在抗日烽火燃至舟山群岛的时候,不仅有无数优秀的舟山儿女,为拯救处于日寇铁蹄下的父老兄弟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且有许多非舟山籍同胞来到海岛,与舟山人民并肩战斗,最后捐躯于海山。楼童生烈士就是他们中的一个。
一
楼童生(1915~1941),原名楼彭年,又名明山。1915年出生在余姚县梨州乡苏楼村一户手工业家庭。父亲是个漆工,母亲操持家务,兄弟四人,童生居长。
童生9岁入学,学名明山。小学毕业后入余姚城内和书店当学徒。书店中的书籍,给童生广泛接触各种知识的条件,读书成了他的特殊爱好,日夜遨游在书海。三年的学徒生活,增长了他的知识和才干。满师后,经族叔楼炜春担保,去上海儿童书局先后担任营业员和编辑校对工作。
1932年10月,童生的另一位族叔楼适夷又将他调入自己创办的天马书店负责业务兼校对。从此,童生有幸得到“左联”作家楼适夷等进步人士的指导和帮助,不但学识上大有长进,思想上也得到了革命理论的启蒙。经常与一些志趣相投的青年作家和读者一起研读进步书籍,探求强国之道,并一改以往沉默寡言、闭门读书的做法,积极投身于革命洪流之中。当时,蒋介石统治集团不但调集重兵“围剿”革命根据地,而且对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也不断进行“围剿”。 1934年童生的族叔楼适夷不幸被捕。消息传至家乡,童生父母怕儿子也坐牢,急急忙忙为童生找了个对象,要他当年10月回家成婚,同时又为童生在家乡谋到一个教书的职位。然而童生离不开共同战斗的同志们,虽然他听从父母之命回家成婚,但不久,又说服父母和新婚的妻子,毅然返回上海,投入到了火热的斗争生活中。
二
1935年8月某晚,童生和战友们一起在新闸路张贴革命标语时突然被捕,当晚,天马书店也遭洗劫。童生被捕的消息传至家中,父母、妻子与亲友们商议后,将家中仅有的3亩多田产作抵押,凑齐部分经费,赶往上海营救。同时中共地下组织和童生在上海的战友,也积极设法营救。
童生被捕后,敌人对他多次审讯,使用过软硬兼施的花招。用硬的,童生强忍酷刑之苦,正气凛然,坚不吐实;来软的,童生以软制软,针锋相对,直至在敌人的法庭上仍义正辞严地声明:“停止内战,全民抗日,是我们青年爱国的热心,抗日救国,是我们青年的神圣职责,”“爱国抗日无罪! ”国民党法院无可奈何,只得来个莫须有的办法,以“共产党嫌疑犯”罪名,判处童生有期徒刑3年,被监禁于提篮桥监狱。
漫长的铁窗生活,更磨炼了童生的革命意志。1937年6月,在全国一片团结抗日声中,楼童生获释。童生出狱后,回家只住了4天,又赶回上海,寻找共同斗争过的战友,继续进行革命斗争。不久,经楼适夷介绍,和敦杏生等同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1938年夏,楼童生提前结业,回余姚参加抗日斗争,任政工队第四区队队长,多次带领队员深入与鄞县接壤的四明山区大岚乡进行抗日救亡活动。大岚乡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后来成为浙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地区。同年10月,童生由熊达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三
1939年到1940年上半年,楼童生除继续在政工队任职外,还担任新汇乡乡长。
1940年秋,国民党顽固派掀起全国性的反共高潮,到处搞摩擦,迫害共产党人。余姚党组织根据上级指示,决定将知名度高的党员干部撤离余姚,其中决定楼童生和陈子方(原名陈萧,楼童生的名字也是这时改的)转至定海敌后工作。宁特委书记王平(王文祥)亲自向他们布置了去定海的具体任务、行动路线和联络地点,还向他们介绍了定海的抗日斗争形势。
楼、陈按照王平布置的路线,至镇海柴桥后,由地下交通员李志松用渔船护送至定海惠民桥,再通过联络人李正兴找到了定海党的负责人王起,听取王起介绍定海的形势和任务。当时,定海东区一带的抗日斗争已有一定基础,中共定海工委领导下的政工队已在东区各乡开展广泛的宣传工作;县工委领导的抗日武装——东区警察队已有十余支枪;党还用改造原有政权的方式控制、掌握了东区的区政权和大部分乡政权。正因为如此,侵占定海城和沈家门的千余名日伪军也以东区为“清剿”重点,对东区各乡不断进行“清乡”,斗争十分艰苦、残酷。而国民党县长苏本善,早已逃至穿山,国民党委派的东区区长吕道英见苏本善不来定海,也借故避至峙头一带。定海敌后的抗日重担,落在了共产党人身上。
四
王起向楼、陈介绍情况后宣布:两人的公开身份都是东区区署指导员,在党内,楼童生负责统战工作和东区政权工作,代行东区区长职务;陈子方任东区警察队支部书记,侧重抓武装斗争。
这样,楼童生顾不上旅途劳累,便挑起了东区代理区长的重担,领导东区抗日力量,组织群众同日伪军进行了反“清乡”、反“扫荡”的斗争。
楼童生上任后,首先抓了对东区16个乡镇原有乡保长的教育和政权的改造工作。要求乡长保长“爱国抗日,不做亡国奴”,并以交朋友、结拜兄弟等方式联络感情,与东区一些上层人士结拜为“同抗日,共患难”的兄弟。在工作中,楼童生按照实际情况,打击顽固分子,团结进步人士,争取中间分子,允许敌我交叉地带的乡保长应付日、伪、顽方。经过教育,多数乡长接受共产党政工队员去担任乡事务员,他们实际掌握了乡政权。老碶乡乡长梅燕翼,北蝉乡乡长陈仁彩等都坚决抗日,使这两个乡成为中共舟山地下党坚持斗争的安全地带。
其后,在各乡镇建立农会、渔会、轿子工会、竹篾工会以及“十姐妹”、“十兄弟”等群众组织,并创办“夜校”等,向群众进行抗日教育,组织群众站岗放哨,收集敌情、缴粮纳税、减租减息,以及动员群众参加抗日武装,使警察队迅速扩展为中队、大队。楼童生还多次去沈家门敌占区召集商界人士座谈会,教育他们向东区政权纳税,保证了东区区署和警察队在国民党定海县政府不给一分钱的情况下,维持日常开支还有结余。
在抓政权建设的同时,楼童生还配合陈子方搞武装斗争。 1941年5月的一天,楼童生获悉伪军郑留忠部百余人要来勾山蒲岙“扫荡”,便和陈子方在敌人必经的道口设下埋伏,当伪军进入伏击圈时,仇恨的子弹一齐射向敌人,打得敌人抱头鼠窜,狼狈逃回沈家门据点。同年9月28日,楼童生带着佯攻大展的部队在北蝉汤岙休整,至30日下午,岗哨发现东面山岭上有敌人,接着,又发现西面也有敌人。楼童生发觉部队已被敌人包围,情况危急。汤岙是个山谷盆地,三面环山,北靠大海,如与敌人正面接触,地形对我军不利。当时,楼童生想到的是一定要保住用生命和心血建立起来的抗日武装,便果断命令部队向北部沿海突围,自己则带着4位区署工作人员向南面的黄杨尖转移,以吸引敌人,掩护部队撤离。
敌人发现楼童生等向南转移后,立即野兽般嚎叫着从正面围追过来,将楼童生等人围困在黄杨尖山腰,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楼童生等同敌人英勇战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部队安全转移后,战士们焦急地盼望着楼区长回来,望眼欲穿,不见影子。第二天,派人去侦察找寻,才发现楼童生和三位战友——翁世俊、陈庆恒、董千里的遗体。战士们全部赶到烈士牺牲的地方——重洋寺附近含泪掩埋了烈士遗体,悼念楼童生等烈士为创建定海东区抗日游击根据地所建立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