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当了26年生产大队书记的难忘岁月

时间:2018年10月15日 00:00  作者:  点击:

毛庆财,定海紫微毛家人,1940年9月出生,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年79岁。1959年,18岁的毛庆财开始担任紫微人民公社碶头大队书记,一直到1984年改革开放初期,毛庆财才卸任大队书记,前后共26年。毛庆财亲历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集体化进程至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定海农村政治、经济变革的几个重要历史阶段,是定海农村发展的历史见证者,也是上世纪农村基层干部形象的缩影。

从一个“看牛歪”变成大队书记

毛庆财出生于一个非常贫穷的农民家庭。他从没上过学,后来的进步完全是靠党的培养以及自己在不断学习生产实践中锻炼成长起来的。

解放前,毛庆财可以说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从7岁开始,年幼的他就给当地富裕人家看牛,一直到13岁解放初期。他还记得,7岁至9岁给人看牛,没工钿,只是白吃饭。后来几年,一年365天给人看牛,到头来才有50公斤谷的工钿。1950年国民党兵从定海退到台湾时,到处抓人,毛庆财看牛的那大户人家住满了抓来的壮丁,当时毛庆财10岁,才没被国民党兵看上。

1959年,18岁的毛庆财被紫微公社任命为碶头大队书记。1984年乡村机制改革,紫微公社改为紫微乡,乡党委把毛庆财调到乡政府担任工办副主任,一直到51岁,并任石料厂厂长。

毛庆财在碶头大队当书记26年,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碶头大队生产一直走在全公社前列,1980年定海县委送他到宁波党校学习培训,半年学习回来后,上级领导准备调他到外地担任干部,毛庆财老父亲得知后,死活不答应,一定要他回家,于是毛庆财又回到家乡继续当他的大队书记。

海涂地里种出高产大麦棉花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驻队驻乡干部很少,一个乡大概有七八个干部,碶头大队干部只有三个半,书记、大队长、会计,妇女主任是半脱产。当年生产大队干部也是按工分来定收入的。

毛庆财老婆黄阿二说,那些年毛庆财家里事一点也不管,一年到头扑在工作上,经常是背着饭桶,天还没亮就出门,带着社员造水库、筑海塘、挖河道、种大麦、种棉花。说起这段艰苦卓绝的经历,毛庆财是一脸自豪。

碶头大队田多人少,上世纪六十年代,碶头总人口600多人,正劳力不到200人,下面有毛湾、溪头、鲍家等6个生产队,平均每人有6亩左右土地。大队干部除了搞路线教育外,基本上都是在生产队与社员一起干农活,以及兴修水利等农业生产一线上。

1966年下半年,定海重大水利工程联勤海塘建成,联勤海塘西起紫微老塘山嘴,东至盐仓黄沙山嘴,总长7060米,收益农田1.7万亩,并围垦造地6885亩,其中紫微段3542米。

联勤海塘围成后,成立了东升农场,碶头大队也有大批新围垦的海涂地,如何在新围海涂地上种出粮食、棉花、油菜等农作物,并逐年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这是当时一个重大的农业创新事项。在地区、公社技术人员的大力指导下,毛庆财带领社员们在海涂地上开展了科学实验,克服了重重困难,针对海涂地“地咸、土瘦、风大、土结”等客观条件,采取了不同措施,如通过精选耐盐、耐瘠又能够高产的大麦、棉花、油菜品种,组织社员开沟排水翻耕种植,来降低土壤盐分。还实行麦草套种,多用有机质肥料,绿肥夏季以田背,冬季以草子(黄花苜蓿)为好。

在科技人员指导下,通过多年实践琢磨,他们还总结出了海涂地大麦施肥的诀窍,“麦施年里,稻施月里”。重施苗肥,冬施腊肥,开春巧施春肥。几年的辛苦耕种,海涂地上的大麦、棉花、油菜等农作物产量逐年上升。

毛庆财告诉我,海涂地含有盐分,特别适合棉花种植,当年东升农场以及碶头大队在涂地上大批量种植棉花,县商业局专门在野鸭山旁边开办了棉花加工厂,工人主要是当地农民,10月份开始采摘棉花,棉花籽轧出,进行加工打包,运到余姚那边,现在厂房还在。

毛庆财说,海涂地上种大麦亩产达到200公斤,棉花亩产有400公斤。村民收入也年年提高,年终分红时,一个正劳力基本有1元多一工,一年有1000元左右收入,这在当时农村里已经是很高了,有一年达到1元2角一工,浙江日报、舟山日报都报道过。

对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紫微公社兴修水利工程,毛庆财历历在目。1964年造狭门水库,建野鸭山碶,以及疏通紫微大浦等,当年这些水利工程建设,十分辛苦,手挖肩挑,每个大队都要派出劳动力,除记基本工分外,好多是义务劳动,乡村经济财力有限,能在短短几年内兴建这么多水利工程,如果没有全民动员,没有无私奉献,是无法完成的。

心系知青情义深

上世纪七十年代,紫微公社是定海各乡镇中知青人数比较多的一个知青点,单单紫微知青农场里就有知青三四百人。现在,在紫微毛湾增产碶附近还保留着当年知青的宿舍以及礼堂等建筑。

说起当年知青故事,毛庆财如数家珍,“当年来碶头大队插队的知青有200人,第一批50名知青是他到县里带来的,都是年轻小伙子小姑娘,不少是初中刚刚毕业,第二批150名知青是公社直接分配下来的。这些知青到大队后,先安排到各生产小队参加劳动,然后再挑选部分抽到农场里。在队里的知青就在村里租房子,抽到农场里的就住在农场。”

“这些知青都没离开过城里的父母亲,农村生活不熟悉,有些对农村艰苦的生活条件不是很适应,开始心里有些波动。我就经常到知青生活点去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困难,问寒问暖,和他们交朋友。”

毛庆财说,当年紫微知青农场有土地500多亩,农场里安排了六七十个经验丰富的老农民,手把手教知青进行生产劳动,这些小青年基本上都很能吃苦,他们有知识,接受农业生产新技术,成为农场生产的主力军。农场里为了满足知青们的精神生活,专门建造了礼堂,每逢节假日,搞些文艺汇演,农场生活十分火热。在碶头大队插队的知青中,溪头2队的李永跃和溪头3队的李佩兰曾被评为省级知青先进工作者,也有大概20个知青在这里结婚安家。

毛庆财,这个有着63年党龄的老党员,26年基层生产大队的老书记,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片广阔的田野上,带领着乡亲们一起改天换地,大干苦干。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当年农村基层乡村干部的一种无畏无私的奋斗精神,一种不怕艰险永不退缩的革命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