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山古香道
古时,普陀区芦花里山的狭窄山路是朝拜普陀山的一条主要通道。
据俞保根先生《普陀山的古香道与接待寺》介绍,在元代,去普陀山进香的通道主要有四条,其中国内外香客有从宁波的镇海、郭巨、穿山等直接乘船到普陀芦花浦(现孟嘉庙)处下船,翻山越岭,穿越里山到塘头陈家后,再坐船去普陀山。也有自四明(今宁波)陆行九十里,过穿山渡至大榭,再经嵩子渡至昌国州(今定海),先在定海千年古禅林祖印寺沐浴洗礼,感受佛法无边,然后陆行六十里至陈家后过渡去普陀山;而昌国(今定海)本地东南的马岙、干石览、白泉、北蝉、大展、小展等地香客大都经大展田公岙,过风山岭,翻越里山到陈家后过渡前往普陀山。路途尽是盘山羊肠小道,天寒地冻,刮风下雨,一路行来,极为辛苦,而芦花岙里山是不少香客至普陀山朝拜的必经之路,为了能让佛教信众香客有个暂时休整之处,于是就有了里山的古接待寺。
据相关文献资料记载,里山的古接待寺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由元世祖忽必烈赐封的普陀山住持如智和尚开山而建的。当年,如智和尚率普陀山千余僧众以及信众,排成队手传手,把建寺的一砖一瓦从陈家后船上传递至里山,想象那阵势真会让人激动不已。
里山的“三宝”
里山,地处群山褶里,开门见山,出门爬山,这样的生活环境,能够绵延不绝,而且三十多年前竟有二三百户人家,上千村民,这让现在人甚觉惊奇。
大自然的无私厚爱,里山人的坚硬肩膀,是里山人生生不息的根本。里山有“三宝”,山茶、番薯、柴火,这是大自然给予这片土地最好的馈赠。
一、茶叶
里山的茶叶,是里山一大宝。里山茶色泽嫩黄,清香扑鼻,曾经是普陀山寺院的专供之地,倍受众僧香客青睐。里山群山环绕,一年四季气候润泽,以前漫山遍野都是茶树,里山的老人徐文取告诉我,里山徐氏是从里石门搬过来的,至今已有九代,180多年了。里石门是一个自然村,全部姓徐,过去族里有十来亩族田,收入用以清明祭祖。茶叶是里山村民生活的主要来源。
解放前这里叫里山第六保,1950年农村集体化以后,里山成立了生产大队,下面有若干个生产小队,当时条件很艰苦,全里山大队只有一辆自行车。大队依托山地资源优势,大量种植茶树,茶叶收入成为里山经济收入的主要部分,村民生活发生了不少变化。
里山生产大队有一个茶叶加工厂,各生产小队把采摘上来的茶叶交到大队,一天最多时,采摘来的茶叶有二三千公斤。这些采摘下来的茶叶由大队集中加工,统一卖给芦花供销社。里山的茶叶一直能采到9月份。里山人几乎个个会制茶,家家有茶叶灶,上世纪八十年代山地承包到户。
二、番薯
番薯是里山的第二宝,当年里山番薯在整个普陀区很有名气。里山山地多为沙壤,疏松干爽,有利于番薯根系发育和养分积蓄,里山的番薯甜分足,淀粉含量高。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农村集体按国家规定的收购粮种、收购价格和计划收购量将生产余粮售给国家,城镇居民凭票购粮,每家每户除了户口薄,还有购粮本,凭购粮本领取粮票,然后向粮管所购买粮食。所购买的粮食中除定额大米外,还按一定比例搭购番薯干等杂粮。现家住芦东水库上方的82岁的张翠娣告诉我,里山主要靠茶叶、番薯、松毛收入生活,里山人吃不用愁,番薯干除完成国家统购任务外,剩下的番薯干足够家里吃用,还可以用番薯干到沈家门半升洞去换鱼。
对于番薯干换鱼,张翠娣记忆犹新,笑逐颜开。她说,当年她们经常挑着50多公斤重的番薯干,六七个妇女结伴到半升洞向福建渔船换鱼。她们翻山越岭,穿过陈家后,如果靠岸的渔船多,50公斤番薯干可以调换10公斤带鱼。
三、柴火
里山的第三宝是柴火。四五十年以前,农村生产生活用火主要还是靠山上的树枝、地里的秸秆等,海岛人俗称柴火。里山到处是山,山上到处是松树及各种杂树,里山人就把这些树枝砍下来,卖给需要柴火的地方。在那个以传统农耕生产方式的年代,除了依赖大自然的恩赐以外,深山僻壤之地几乎没其他途径来改善生活,里山人也是如此。
那个年代,里山每年有将近几十万公斤柴火卖到外地去。
里山,绵延几百年的古村,古村的代代生发,聚集延展,也许与历史上的古接待寺兴建有一定的关联。如今,里山古村已渐渐失去当年的风貌,人去楼空。走在里山古村,那残存的老石蛋路,潺潺的溪流声,漫山的山茶树,是里山古村独特岁月的见证,是里山人当年埋头苦干精神的象征。里山古村,让人惦念,让人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