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展茅张氏宗祠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重建。张氏宗谱修撰于1996年,2005年重修。宗祠重建与宗谱修撰虽然时间相隔半个多世纪,然观祠堂读谱牒,处处透露出淳淳乡亲、切切宗情。
一
展茅张氏宗祠位于展茅街道沙井社区张家村,建筑面积609平方米,坐东朝西偏南,现有前厅、后厅等主要建筑,前厅通面阔六间,后厅通面阔五间。宗祠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由张氏第六世高道地志明公,七份头志峨公二人发起筹资所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被日军焚毁殆尽,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重建。
1948年重建的张氏宗祠宽敞亮堂,前后厅之间天井面积十分宽广,能够满足族里各类活动,宗祠的春祀秋尝文化也更为彰显。
张氏宗祠还作为学堂使用,承担了教化的功能。清光绪年间开办过私塾,民国时期,宗祠“地租田租颇有生”,“将祠宇内外修葺完竣又有余款”,于是宗祠就兴办学校,让子孙能够接受教育,开智明慧。为维持学校正常开支,族人纷纷尽己所能,据原永思堂中石碑记载,“族孙友杰愿助洋三百元,因是就东廊改建校舍,延聘教员,俾閤族子弟咸来就学。”上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宗祠一直作为展茅中心小学所在地,不少展茅人在这里求知问学,宗祠成为展茅的一个主要文化教育基地。展茅张氏宗祠的祭祀功能、教育功能,让多少张家人受益匪浅,记忆犹新,宗祠已成为一种乡亲宗情的文化记忆。
二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能够起到尊祖敬宗收族之目的,谱牒之中有着许多非常宝贵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不管古代还是当代,家谱编修都是老百姓非常重视的大事。
张氏宗谱修撰是基于第六世志显、第七世守逵两公抄本之上,所以展茅张氏的世系还是比较清晰。始祖右才公生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其孙君利公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因避乱由河南徙迁而来,是展茅张氏第一世,迄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张氏后裔除了世居展茅张家村以外,在勾山南岙村、芦花邵岙、小沙沙峧等地都有分支。
翻开2005年重修的清河百忍堂展茅《张氏宗谱》,附录中就有一篇文字写到了当时修编的艰辛过程,“在既乏遗谱凭籍,又在经济拮据之境况下,自发整理族谱,采挨家逐户走访之措,途遥者以书信、电话联系,似剥茧抽丝般征集到我族自始祖迁定以来较有系统的首批珍贵之基本资料,并粗略整理定稿付之刊印。”
首本宗谱刊印以后,仅仅过了五年时间,为何又重新进行编修?据了解,这次重修主要是因居住在临安的一个分支的强烈要求而编修。原来展茅张家村七份头第五世“廷”字辈廷晏公的第四个儿子张志昆,清时移居临安沙溪镇闽坞村,几百年来,丁繁户衍,至今临安那边已传至第十三世“家”字辈。相传,当年第六世志昆公得知临安由于瘟疫导致大批田地无人耕种,于是独自一人挑着两只小葛篓,随身抄了一份张家排行,到临安那边去谋生。
这些年,临安闽坞村的张氏族人一直在寻找宗亲,追思先祖之情十分迫切。2012年11月24日,临安第十一世张孝忠、张孝方等人来展茅寻亲,在看了1995年编修的那本宗谱后,终于接上了世系的来龙去脉,认宗归祖。于是希望能重修家谱,把临安的张氏这一支也列入宗谱之中,以明本源,接世系,以了却先祖未遂之愿,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
展茅张氏二次修谱,牵动了不少张氏子孙的情怀,远在海外异乡的张家后代纷纷捐资出力,以表思乡之情。中国科学院院士、展茅张氏第十二世张东辉在《张氏宗谱》再版成册之际,专门为宗谱写了篇序文,序中写到:“吾虽远涉异国,然桑梓之情常魂梦萦绕,莼鲈之思更望风依依。”对张氏宗谱修撰给予了高度评价,“整饬族谱,弘树族帜。敦睦族谊,融洽乡情,功莫大焉”。
建宗祠、修宗谱都是为了昭显祖德,光照后人,这与敬老、爱老、养老的传统美德是殊途同归。如今,每年的春节或者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佳节,展茅张家村都会给老人们准备一份礼物,祝愿老人们健康长寿。恪守礼法,尊老爱幼,赡养睦族,已然是展茅张家村的一种美好习俗,一种特别的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