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植:定海最后一名进士

时间:2018年12月20日 00:00  作者:  点击:

王修植(约1858~1903年),字苑生,号俨庵,白泉毛洋周人。撰写《定海公墙碑记》,曾在家乡协办定海厅立中学堂和申义蒙学堂。著有《行军工程测绘》一书传世。

寻访王家旧宅

拂去岁月的尘埃,轻轻走进位于毛洋周的王修植旧宅,眼前一切景物皆留存着一百多年前的余味,斑驳的石墙,木制的门窗,青砖灰瓦,飞檐翘角;青石板铺就的道地,从墙门口起纵向有一条高出地面约2厘米、宽2米的“躔道”,即所谓的“官道”,通向正堂,正堂即为王氏祖堂,堂匾“树慈堂”,有联“祀曲千秋报本源,家风一脉存忠厚”;“艰难堂构思光泽,师济冠棠启后贤。”整个大宅布局是典型的明清时期建筑风格,是一般官宦人家应有的规格。只是深处大山脚下的王家旧宅,更多了一份田园式的古雅宁静、悠然自得。原来在大宅前是一片青翠竹林,一扇精巧别致的月洞门连接着竹园与院落,月洞门向内延伸着廊房、花厅、官厅,里面十多间房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印现着江南古宅独有的典雅韵味。

来之前,一直寻思着王家先祖为什么要落脚毛洋周红茅岗山脚下?毛洋本是周家族地,而唯独王家一户非姓周,又偏偏在此造起这样一座园林般的大宅?

家谱没有记载,但先人的故事代代相传。今年89岁的周世泽老人,是周家大族的族长,生于斯,长于斯。他说,王家原来也是穷苦人家,靠王修植的父亲贩卖茶叶、苔条等维持生计。早年,王修植学着和父亲一起卖茶叶,因修植幼年时便喜读书,过目成诵,在村里素有“才子”之称,但家境贫寒,无银两上京赶考,闲居寒室多年。光绪十三年(1887年)族长四太公替修植卜了一卦,说其虽无半点财气而大运将临,两年后有功名之缘,必成大器。修植半信半疑,想眼前糊口都难何来此运。因父亲年迈,修植接替父亲贩卖茶叶,在四乡民众中购来零星散装茶叶百余斤,上杭贩销。因不识经商之道,亏本亏力,流落街头。一日路过巡抚学馆,见后门敞开,轻声进内,隔窗望见两学生苦作文章,上前搭话。学生觉修植颇有文采,恳请代作诗文,愿出银两酬谢。修植拒谢,但同意代劳。第二天先生批阅文稿,顿觉大惊,知此文非学生所作,逼问事实后,禀报巡抚。先生知修植非一般人士,认为高师将临,留己何用,决意弃教回乡,先生和修值后来都被巡抚挽留。巡抚希望四人勤奋苦学,遇考试日期将临,上京赴考,一切费用全由其支付。光绪十六年(1890年),唯修植考中庚寅科进士,也便成为定海历史上最后一名进士。

据说,光绪年间,民间为表彰同族人考取举人以上功名,村人会在祠堂前竖起举人旗杆,旗帜上面写有功名人的姓名、名次,以此光宗耀祖。周世泽老人说,原先周家祠堂前竖有一位武举人周凤言的旗杆。因王修植非周氏族人,不能在此竖旗杆,而王家先祖是从白泉田舍王迁移至毛洋周,这一旗杆就竖在了田舍王的王氏宗祠前。所以民间传有“翰林出在皋泄庄,旗杆竖在田舍王”一说。

原来,王家先祖皆以经营农耕商贩为生,生活窘困,迫于无奈,从白泉田舍王迁居,投靠毛洋周亲戚,从此便在毛洋周安定下来。想不到,王修植荣登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任编修(从五品),后调任直隶道员(省级以下辅佐官司),仕图一片光明。之后,自然有了毛洋周的王家大宅了,原第一道墙门挂匾“止至三房”,任何官员到此有“文下轿,武下马”之规,墙门虽已毁,但残垣断壁间却见证着当年王家显赫的门庭。

才华背后的悲凉

王修植所处的时代正是洋务思想与维新变革思想矛盾交融时期,他本身是洋务思想的实践者,同时又积极倡导维新变革。修植入仕不久,受李鸿章器重,在天津办水师学堂,又开设“北洋西学官书局”,传播西学。他深受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维新思想影响,为维新变法奔走呼号,曾为光绪帝草拟变法奏章,开铁路、设邮局、裁绿营、立学堂、废科举、开发经济科技等12条主张。光绪帝如获至宝,顾不得西太后的阻挠即降旨实行,朝中有识之士对“12条”赞叹不已,颂修植为“识时俊杰”。

王修植一生所做的最有影响力、最令人肃然起敬的事就是创办维新派报纸——《国闻报》,当时是洋人办报的天下,而在天津的街头终于首次出现了中国人自己办的报纸,由此产生的深远历史意义不言而喻。修植能成为《国闻报》馆馆主,并非偶然。当时他曾与康有为、严复、夏曾佑、袁世凯等重要人物交往密切。台湾历史学家丁中江在《北洋军阀史话》说,王文辞敏捷,对新政研究有素。又说,袁世凯为笼络人心,与王修植结成盟兄弟,时常到天津王家“彻夜长谈”,王代其拟定小站练兵计划,帮助他完成了一生命运的转折点。足见,王在当时既精通洋务,深谙西学,又才识不凡,思维敏捷,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处身于这样的时代,每个人对于个人和国家前途的变数,都无法掌握。世事弄人,当修植目睹了“百日维新”失败后留下的惨烈代价,经历了顽固派弹劾《国闻报》之风波,又觉悟到了朝廷的腐败无能之后,他明知此前虽逃过一劫,但危险并没有过去,仕途险恶,政治争斗的背后,隐藏着暗流与危机无法预测,他深感前途迷茫,决定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修植借口故乡的母亲病逝,辞官返乡“丁忧”。

对于修植的死因,史书没有确切记载,为此说法不同。一说,戊戌变法失败后,修植奉命捉拿康有为,而他却有意放跑了康有为,后以“查无踪”复命。回家后,修植很是后怕,想到此祸将会诛及九族,于是一病不起,后请来一日本医生,给修植打了一针后不久,便口鼻溢血,气绝身亡。家人曾怀疑是被杀人灭口,中毒而死,但结果被否定;又说是因极度紧张而引发心脏病致死,这点似乎更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另据周世泽老人说,修植回乡后,遭同僚呈报荣禄,说:修植借机回乡,不肯替朝廷出力,国难当头贪生怕死。荣转奏慈禧,火速召其进京,传旨官放天津总兵,出兵抵抗八国联军。修植知确难担此重任,1903年11月在家中吞金自尽。据说,死后葬于大洋岙山上。

可叹,45岁的才子奇人,在动荡的乱世中,连回归乡间,过安宁悠闲的田园生活也是一种奢望,来如流水逝如风,满腹才华的背后,其实早已埋下了悲情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