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灌门龙王,在元大德《昌国州图志》中,灌门是作为“蛟龙之窟”,还未涉及龙王。《昌国州图志》中曰:“灌门去州两潮屹乎中流有一砥柱,望之如人拱手而立,水汇於此旋涌若沸,舟行者必浮以物杀其势而后过焉。风雨将作,有声如雷震惊百里,岁旱有所祷则持铁篆以投之,水辄腾起雨随应,或者以为蛟龙之窟宅云。 ”到了清康熙年间,定海县知县缪燧编纂的《定海县志》中,灌门的记载大致维持元代的原貌,但在行文中略有变化。如“灌门,在县东北,下有龙窟,土人名为干石览潭。有大石悬峙中流屹然砥柱,望之如人拱立状,潮水回旋冲激若鼎沸,可畏。舟人俟晴日潮平,投物以杀其怒,方敢过此。风雨将发,涛鸣如雷,声闻百里,旱时具铁篆投之,雨随至。 ”另在“潭”篇中有则异文:“灌门龙潭,县北四十五里北,海中一石高倍寻,屹峙中流,而神物窟焉,危险。不可目视。 ”与元代《昌国州图志》相比较,灌门龙潭的方位在清朝得到了明确的定位,即在今定海干,又名干石览潭。但此两文中,仍以灌门为龙窟。然而,在此志的“祠庙”篇中,出现了“灌门龙王、桃花龙王、岑港龙王,每年六月初一日祭”的记载。这是迄今所有舟山志书中,第一次出现灌门龙王的称谓。到了清光绪年间编纂的《定海厅志》,灌门龙潭的记载则原文抄录于康熙志。在“祠庙”篇中有“龙王祠”。其文曰:“在天后宫东,每年六月初一日致祭,春秋二仲又合祭灌门、桃花、岑港龙神於祠内。 ”文中还记录了当时祭龙王的祭文,一并抄录如下:
钦颁祭文:“维神德洋寰海,泽润苍生。允襄水土之平,经流顺轨;广济泉源之用,膏雨及时。绩奏安澜,占大川之利涉;功资育物,欣庶类之蕃昌。仰藉神庥,宜隆报享。谨尊祀典,式协良长。敬布几筵,肃陈牲币。 ”
从上述祭文和春秋二仲合祭中观照,清光绪年间对灌门龙王的祭典要比康熙时隆重多了,并且是三大龙王相提并论同时共祭,即为一大特点。而在《光绪志》中,首次把灌门龙王、桃花龙王和岑港龙王单独列篇,题为“灌门龙神”。其条文综合元《大德志》和清《康熙志》。增写的内容为:“同治十一年夏旱,署厅事陈乃瀚祈祷获应,详请封号,浙抚杨昌浚奏蒙,敕封昭应每年六月初一日致祭。 ”云云。参看民国时期编纂的《定海县志》,仅廖廖一语:“龙王祠在南门外天后宫东,并合祀灌门、桃花、岑港龙神。 ”
综观从元至清直至民国的方志记载,灌门龙王的信仰始于元之龙与龙窟。清康熙年间,转化为龙王或灌门龙神。灌门龙王信仰的形成,有其特殊的险恶地域和海潮急流的特征,即“两潮屹乎中流有砥柱”、“水汇於此旋涌若沸”、“风雨将作,声如雷霆惊百里”,故而令人们“可畏”,以为“蛟龙三窟”,并由此形成了古人独特的崇龙风俗:旱天求雨时,“具铁篆投之,雨随至。 ”船过灌门,行舟者必“浮以物杀其势”,或等待晴日潮平。
这灌门龙王似乎还有预报风暴的功能。说“风雨将发,涛鸣如雷,声闻百里。 ”数年前,市政协文史委组织文史委员及笔者前去定海白泉采风,就灌门龙王,请教了“舟山锣鼓”创始人之一高如兴先生。高老先生说:“灌门是白泉干石览海峡中的一道峡门,十分险要,俗呼灌门。灌门的潮水是盘水有旋涡,船过灌门十分危险,弄得不好要翻船。古人以为投铁篆可镇龙,这是民间传说龙是怕金属的缘故。这灌门老龙在台风来时会叫,声音巨大,百里之外都听得到。 ”这倒与方志的记载相吻合。
高老先生还说,古代的灌门龙王,在干石览有个龙王宫。这宫是个小宫,规模并不大,但当时的定海县令为了向上骗取皇粮,在呈报时说灌门龙王宫是“千柱落地龙王宫,金毯银毯马岙桥”。这个传说,同我们在岑港听到的一样,都是当时官吏编造的谎言。但在清朝时,六月初一祭灌门龙神的信仰习俗,在干石览一带一直沿袭到民国后期。据传,定海东乡片出庙会,一定要灌门老龙到会时才能出会。出龙会时,有青龙、黄龙、乌龙、白龙。群龙飞舞,十分壮观。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迄今白泉的庙会文化和广场龙文化十分火红。如成立于1992年的定海白泉女子舞龙队,在舟山就很出名。白泉皮件厂的男子舞龙队,亦是实力雄厚,常常去市里参加舞龙表演或比赛。高老先生说,舞龙时敲打的龙灯锣鼓,虽从浙东传承而来,但有定海本地的特色。
迄今,灌门龙王宫已在干石览镇的原址上复建,又称“东海龙宫”。这是灌门龙王信仰在新的形势下之传承和发展,也是定海海洋龙文化的又一本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