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铜匾见证“金塘—镇海”间海上交通史

时间:2019年06月04日 09:11  作者:  点击:
李荣镐摄

  笔者曾在定海一位收藏爱好者家里发现一块铜匾,这块铜匾宽61厘米,高23厘米,是上海和泰煤号的老板史学孚送给一家叫中孚公司的航运企业,祝贺“大利”轮开航之喜。由于铜匾原藏于定海石灰道头一户人家,因此大家都觉得这块铜匾应该与定海航运业有关。

 

  “大利”轮,曾行驶“镇海—金塘”航线

 

  笔者查找相关资料发现,这艘“大利”轮是民国时期曾经行驶于镇海与金塘间的一艘客货轮。这块铜匾应该是为祝贺该航线开通而制作。铜匾上雕刻的这艘“大利”号客轮,烟囱上吐着串串烟雾,劈波斩浪,行驶于海山之间。

 

  史学孚是宁波镇海籍旅沪企业家。笔者在《甬商办医———宁波帮与近代宁波慈善医院史料集》中发现,史学孚曾经向镇海同义医院捐款。在镇海同义医院《民国二十二年份常捐报告》中记载,史学孚捐洋五元。这也可以说明这条“大利”号轮船可能与镇海商人有关。

 

  笔者查阅宁波镇海的交通史料发现,中孚公司所属的“大利”轮载重55吨,系木质小客轮,1936年前作为内河运输船,行驶于镇海、余姚、奉化等地。1936年起,开始营运于“镇海—金塘”航线。

 

  “大利”轮的营运也和一位叫朱葆懋的金塘乡绅有关。1928年,时任金塘沥穆乡乡长的朱葆懋集资购买“沥平”号客货轮,投入沥港—大浦口—镇海—宁波之间运行。1936年,“沥平”轮不幸沉没,朱葆懋等人又购置“大利”轮继续投入这条航线营运。朱葆懋是民国时期金塘的航运企业家,1946年还创建金塘轮船局,置“利宝”轮航行于沥港—宁波间。朱葆懋还在金塘办过教育,1921年创办“定海县第五区区立义立小学”,校址就在平倭村朱葆懋家,朱葆懋自任校长,有4个班级,70余个学生。

 

  “大利”轮船型较小,且时有故障,这也说明旧中国民营航运企业经营的窘迫。据宁波出版的《时事公报》曾经记载一起“大利”轮故障事件。1936年6月9日,行驶于甬埠与定海沥港间的“大利”轮准备起航,但是突发机器障碍,不得不临时宣告停运。后船主连夜组织抢修,排除故障,“大利”轮于6月11日得以恢复航行。

 

  历史上,镇海—金塘间的繁忙航运

 

  金塘岛距镇海约十海里,是舟山群岛中的第四大岛,附近海域出产大量的海产品,宁波、舟山等地渔民常在此打鱼为生,岛上还盛产有名的金塘李。金塘与镇海,一衣带水,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自南宋宝庆元年(1225)起设立金塘渡,金塘就与明州(宁波)、定海(今镇海)等地通航。元代至明代中期继续通航,明天启年间始废。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舟山展复,镇海一带的很多百姓来到金塘垦荒创业。清时,镇海至金塘线始由帆船行驶,称“金塘航船”。民国时,有众多小客轮营运。金塘的渔船也常停泊镇海的金塘道头,渔民们在进行水产交易的同时买些生活用品回金塘。

 

  镇海有很长的甬江岸线,自唐宋始,沿甬江北岸自东至西(从招宝山麓至白家浦),有十余个道头,其中金塘道头历史悠久。金塘道头,又名邵家道头,明尚书邵辅忠建。邵辅忠,字广益,号上葵,浙江镇海人,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进士及第,明天启五年(1625),出任兵部尚书,封大司马,赠太子太保,曾经参与编校天启《舟山志》这本明代舟山史志。

 

  至今镇海城区依旧还保留金塘道头的相关地名,如金塘道头弄等。据史料记载,镇海与金塘间“金塘航船”往来两地,靠泊的就是镇海港的金塘道头。民国时期,先后有“姚北”“镇宁”“大浦”等多艘小客轮,行驶过这条“镇海—金塘”间客班航线,这是金塘岛民进出之主要航线。金塘道头,见证镇海—金塘间的繁忙航运。

 

  1912年,金塘沥港创设航船2艘,每日一来一往驶行于镇海与宁波。

 

  1916年6月,虞洽卿创办的宁波三北轮埠公司“姚北”轮行驶于宁波、镇海、穿山、沥港等地。

 

  1923年,宁波“镇宁”轮开辟镇海途经沥港驶往岱山的航线。

 

  1927年,金塘富绅余蓉生、陈文生(武汉亨达利钟表创始人)暨旅甬商人刘成福组织金塘汽船股份有限公司,购置机帆式汽油船,行驶于宁波、镇海、沥港航线……

 

  这一面铜匾,见证解放前“镇海—金塘”间小客轮的红火时代。解放以后,海岛交通事业蓬勃发展,“镇海—金塘”间航船也越来越大。1992年,新“天宁”轮投入运营,该轮的客位达到309个。2009年底,舟山跨海大桥全线通车试运行,高速公路代替了舟楫往来,如今金塘、镇海间每天至少有十余个班次的汽车在发送运客,大大方便了百姓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