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地图看元代普陀接待寺位置

时间:2018年10月22日 00:00  作者:  点击:

关于元朝接待寺的位置,史书上记载为“沈家门之侧”,这一位置似乎显得有一些模糊,到底是沈家门西侧的接待寺,还是沈家门北侧的接待寺,文史人员各有说辞,似乎难以厘清。笔者从元朝、明朝的舟山古地图所标绘的“接待寺”位置看,认为元朝高僧如智所捐建的接待寺,应该位于今里山一带。

今普陀区境内,自古有两座接待寺,一座位于沈家门墩头,另一座位于东港街道的里山。元朝时候,普陀山宝陀寺住持僧如智法师曾经建接待寺,以迎接朝山礼佛的香客。此事记载于元朝大德年间的《昌国州图志》,其云:归附后,至元十四年(1277年),住持僧如智捐衣砵之馀,建接待寺一所于沈家门之侧,以便往来者之宿顿。

一、元代普陀山地图里的接待寺

在日本长野定胜寺里珍藏着一幅《补怛洛迦山观音现灵圣境》图,从图左侧标注的“西至庆元路昌国州沈家门”这一排字看,这是一幅元朝地图。元朝至元14年(1277年)以后,古代宁波被称作“庆元路”,次年“庆元路”管辖的“昌国县”升为“昌国州”,在明代洪武2年(1369年)又改为“昌国县”,由此可判断这幅古地图所描绘的普陀山,为明代洪武2年(1369年)以前的景观,地图所记载的内容与元《大德昌国州图志》《补陀洛迦山传》所记载的普陀山基本一致。故可以判断,此图极可能是元代地图,至少是在元代普陀山地图的基础上改版描绘的。

地图的左下角,明确标绘了接待寺位置,位于下塘头、簄岙、沈家门三个地名之间,即沈家门北侧、簄岙西侧、下塘头南侧,这一位置大致可以确认元代古接待寺在今里山一带。

簄岙,地图上似乎把“簄”字偏旁“竹”写成“宀”,在《大德昌国州图志》中记载为“王大簄”岙。其卷二之《乡村》记载富都乡有“沈家门、田公岙、大翦、下塘头、王大簄、南岙……”这些古地名都在今普陀区境内,大翦即今大展,下塘头即今塘头一带,“王大簄”岙即今东港街道黄大岙(又名黄舵岙),南岙亦位于今东港街道。

在地图上“簄岙”东侧,还画有一艘船,这里可能就是前往普陀山的古代埠头之所在,香客从里山接待寺沿着古香道,翻山越岭,然后由此乘船前往普陀山。

从地图上看,古接待寺红色的山门,似乎规模比较大。当地有一个传说,为建造此寺,山上无路且无搬运工具,曾由千僧排成长队从陈家后船上将建筑材料用手传递至里山。又相传,接待寺修建以后,曾经住有千僧,有一千和尚在此休息,这一说法显得比较夸张,但是可见当时的寺院规模确实比较大。而山上古香道的遗址至今犹在,鹅卵石点缀的“石弹”山路见证了元代往普陀朝山进香的历史。

二、明代舟山古地图里的接待寺地名

明代的舟山古地图,虽然没有直接绘出“接待寺”寺院,但是绘出了“接待烽堠”或“接待堠”这个地名。烽堠,简称“堠”,即烽火台,这是古代舟山的海防设施。明代为防倭寇,于交通要道、高山之顶,遍设烽燧,遇敌入侵,则点燃烟火以报警。

明朝天启年间的《舟山志》,有《舟山境全图》,其中在今舟山本岛东侧,自北向南依次绘有塘头堠、接待堠、沈家门堠、沈家门寨等地名,而接待堠的位置则在塘头堠左下方,显然就位于今里山这一位置。可见,“接待堠”地名是源于古接待寺。且在地图中,“接待堠”往东正对着普陀山,相距甚近,可谓“一渡之隔”。

从《舟山境全图》,看,其所记载的沈家门是一个大地名,包括了沈家门寨、沈家门堠等地名,而沈家门堠的大约位置在今青龙山北侧,由此可见元代里山接待寺在沈家门之侧,也完全合理。

无独有偶,明代海防名著《筹海图编》中收录浙江沿海的海防设施地图,其中也绘有“接待烽堠”,位于沈家门寨的北侧,与普陀山相对,其位置也应该是在今东港街道一带,即里山之所在。烽堠之名冠以“接待”之称,可见接待寺在当时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清康熙《定海县志》中,也有明代接待寺的相关记载:“(明)成化元年 (1465年) 僧德慧建于沈家门深岙。”这个深岙可能指的也是里山,待考。或许明朝初年由于海禁,普陀山荒废多年,接待寺亦随之颓废,至成化年间,普陀山渐有起色,故接待寺重新修建。

三、大德《昌国州图志》所记载的接待寺

大德《昌国州图志》所记载的接待寺,是放在宝陀寺条目之下的。细读“宝陀山”这一节内容,可以判定,高僧如智所捐建的接待寺就位于里山。

《昌国州图志》卷七之《叙祠•寺院》云:“宝陀寺,在州之东海梅岑山。佛书所谓东大洋海西紫竹旃檀林者是也,两潮可至。繇陆则七十里,至沈家门止一渡之隔。”又云:“归附后,至元十四年(1277年),住持僧如智捐衣砵之馀,建接待寺一所于沈家门之侧,以便往来者之宿顿。”把这两段话联想起来,可以更好地了解元代古接待寺的位置。

从昌国州府所在地——昌国古城的舟山渡出发,沿着海路,两潮可至普陀山,这一条路径一般是不会在接待寺休息的,如果要休息,一般也是在船上解决了。古代水路“一潮”约六十里,从昌国州城到普陀山约120里。

除了这一条水路的进香航线,还有一条路径,是从定海出发,沿着陆路,经过翁山、芦花浦,到古接待寺休息,然后摆渡去普陀山。事实上,陆路上在翁山(今新城地区)还有一个接待之寺院——海岸禅庵。元至正《四明续志》卷第十《释道•庵舍》记载:“海岸禅庵,在翁山之北麓,元统二年文知州增创,以待四方瞻礼宝陀之人。”沿陆路朝山进香,相对比较费力,沿途设立接待寺以备香客“宿顿”,当属情理之中。

“繇陆则七十里”,古汉字中“繇”同“由”,从陆上走,行70里到沈家门,然后再摆渡去普陀山,这个与普陀山“一渡之隔”的渡口,应该就是位于接待寺附近的渡口,专门作为普陀山香客摆渡之备。

从里山古接待寺附近的渡口往普陀山,两岸相对,路程极短,正符合“一渡之隔”的说法,而路上行走需要休息,也符合“以便往来者之宿顿”的需要。

由此可见,大德《昌国州图志》所记载的接待寺,就是位于东港街道的里山古接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