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资讯 -> 海洋旅游 -> 正文

《专业咨讯》(海洋旅游)第五十六期

时间:2015年10月19日 00:00  作者:  点击:

 

中西结合,轻松度过感冒流行期

少去旅游,多去旅行

低热量高营养的6种蔬菜

李先生与他的十里红妆

最早在嵊泗海域追剿倭寇的官员

62岁那年,他成了抗日政工队联络员

孔氏南宗与舟山教育的两次亲密接触

舟山僧人中有个抗日英雄——高僧广照

1936:中国大实业家中舟山人占了总数的六分之一

夏赛丽 以美之名

同归域:游牧文明与海岛文明的撞击之痛

风浪中的祭祀文化

田公岙 大气山谷中的历史疑云

岱山沙洋晒生:老字号的新思路

 

 

 

旅游专业资讯

 

 

中西结合,轻松度过感冒流行期

作者:钱莞 文章来源:中国水运报 更新时间:2013-11-7

秋季是一个容易感冒的季节,感冒的症状非常令人难受,还可能酿成并发症,轻则引起中耳炎、鼻窦炎,中泽引发肺炎、脑膜炎甚至败血症等致命疾病。中医认为感冒是万病之源,更不敢等闲视之。中西医各有一套预防及治疗感冒的方式,我们经过请教专家,为读者提供最新且全方位的保健方式,让你轻松健康度过感冒流行期。

预防篇

西医:流感疫苗最强武器

为了减轻流感的威胁,许多国家提供流感疫苗作为防护。流感疫苗对健康年轻人有7090%的保护效果,对老年人则可减少5060%的并发症,是目前最快且最有效的预防方式。

国内的感冒疫苗为非活性疫苗,因此没有副作用。所以,孕妇和孩子都能打,并且,打了流感疫苗的孕妇生出来的小孩免疫力较好,比较少得感冒。8岁以下初次注射的小朋友需打两剂,让身体对病毒有记忆。第二剂最好间隔一个月接种;健康的老人打疫苗可达到5-7成保护力,有慢性病或长期卧床的长辈可能降低到3成的防护力,但总比没有好。

需要注意的是感冒发烧时不适宜打流感疫苗,其他如对鸡蛋过敏、过去接种流感疫苗曾休克者也不宜打。同时,即使注射了流感疫苗仍然可能患感冒:因为,一般人说的感冒,其实分为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两类,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超过两百中,而流感是由A型或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因此打了疫苗仍可染上一般感冒。

勤洗手也能避免病毒上身。感冒病毒无所不在,埋伏在呼吸的空气中、公车的拉环、厕所的门把……因此少碰你的脸,并请经常使用肥皂、洗手乳洗手,每次洗手至少维持20秒,洗手完请记得使用擦手纸,或者包包里放小瓶酒精干洗手,随身带着。

此外,健康的生活型态,如饮食均衡、睡眠充足、适度运动,能助你增强免疫力,制伏感冒。

听起来是老生常谈,却很关键。因为这可能是你常感冒或感冒总是很久才好的原因。

治疗篇 依据症状选感冒药

其实,好好休息,多补充水分和注意营养均衡,让身体保持对付病毒的最佳作战状况,是最适当的疗法。多数人7天内就会痊愈。

如果鼻涕或痰呈浓稠黄绿色时,建议你去看医生。而鼻涕只是清水,不妨买成药缓和不适。

药店的感冒药有很多,人们可以依自己的症状选择。例如有些主要成分是乙醯胺酚类止痛剂,及少量的鼻粘膜充血抑制剂,其实只有止痛药发挥镇痛解热的功效。而有些针对早晚不同需求推出的日夜冲泡热饮,小心别误用了。适合晚上服用的散剂大多加了抗组织胺,有嗜睡的副作用,吃错了白天会昏昏沉沉想睡觉。老人家尤其需要注意,避免跌倒意外。此外,可待因止咳的效果虽然不错,但有成瘾性,因此建议服用不要超过三天。

不论感冒热饮或一般成药,都要先请教药师关于药品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并且遵守说明书的使用建议。

如果你不喜欢吃药,有些民间流传的老祖母食疗法也能帮你缓解不适。食疗效果或许比较慢,但好处是没有西药的副作用。

不过,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感冒分风热及风寒型,如果得了热性感冒又吃温热性食物情况会更糟。

以下提供你适切的吃法,避免弄巧成拙。

风热感冒:凉性清热食物

◎症状:喉咙肿痛、鼻涕或痰液黄稠、身体发热、高烧等发炎征兆。

■番茄:番茄有消炎、清热、生津的效果,可缓解发烧、口干舌燥。但番茄性偏凉,身体胃寒容易拉肚子者不宜多吃。

■杨桃:解喉咙痛杨桃性寒,能去风热、利尿,也能化痰、缓解咽喉胀痛。沾盐吃加强退火功效。

其他如梨子、西瓜、甘蔗、竹笋、冬瓜、黄瓜、丝瓜、牡蛎等,都属凉性食物,有解热作用。

■热水加盐退火中医认为盐能退火,热水(不烫口即可)有缓和咳嗽及喉咙不适,也能补充水分。

不过肾脏功能不好的不宜使用,避免造成肾脏负担。

◎症状:因吹风受寒发冷、头痛、咳嗽、痰清而稀

■姜:中医认为姜能散寒止咳、帮助发汗、解呕吐、防晕车的功能。传统中医喜欢用生姜+豆豉+葱白熬成汤来对抗头痛、全身酸痛,并且帮助去寒发汗。

姜汤更是体质虚弱者的养生法宝。建议身体比较虚寒者可以每天早上服用姜汤,做法是取12片生姜加瘦肉、适量水放入电锅煮即可。

其他如洋葱、韭菜、蒜、南瓜、青椒、鸡肉、牛肉、虾、栗子、核桃、莲子都属温热性食物。

■热甘蔗汁:甘蔗味甘性平,有生津、润燥的功效。甘蔗汁加热后,能解寒性感冒的咳嗽症状。

中医:避寒去寒防万病

中医认为感冒是身体因天冷、气温骤降或淋雨而受到风寒引起,寒邪之气若积存在体内,会伤害五脏六腑,进而酿成各种慢性病。

避寒、去寒是中医主要预防之道。时值季节交接之际,切记保暖、避免淋雨,也要少吃冰的食物,以免增加肠胃的寒气,“胆经”和“膀胱经”两条经络主风寒,所在的背部和大腿外侧是身体容易受寒及积寒之处,可以刮痧去寒。

也可以汤匙刮背预防感冒,建议家人之间每天睡前使用瓷汤匙,沿脊椎从上往下刮到尾椎,5分钟就能消除疲劳,活络筋骨,增加身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风热风寒都适用的止咳妙方

■烤橘子。烤过的橘子减少了寒性,且能镇咳化痰,尤其果肉与果皮间的橘子丝的功效最好。做法是拔蒂头后撒上少许盐巴,包锡箔纸放入烤箱5分钟,最好连同橘皮一起吃。

梨子炖贝母、陈皮茶也有相同功效。

■蜂蜜。蜂蜜性平味甘,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作用,传统中医常用来治咳嗽。

最近西方医学研究更发现,蜂蜜比咳嗽糖浆有用。这是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医学院让105218岁的患者分别服用蜂蜜、咳嗽药后发现的结果。

研究员也对用量提出建议:25岁半茶匙、6101茶匙,12岁以上2茶匙,一岁以下不建议使用,因为可能导致肉毒杆菌中毒。

无论吃成药或食疗,医生认为未显见效果,流鼻涕超过3天、咳得又急又喘、耳朵痛、发烧不退,可能产生并发症,都需要立即看医生。

根本:养成不会感冒的生活方式

不需花大钱买补品,从日常生活调整,让免疫力达到最佳战斗力。

1.比吃苹果更能远离医生的饮食原则

◎早餐加入燕麦:挪威一项研究发现,燕麦及大麦含β葡聚糖,有抗菌及抗氧化的功能。

◎每天7份蔬果(蔬菜半碗、水果1个拳头大为1份)及2000cc水分,让身体免疫功能正常运作。

◎每天吃23瓣生大蒜:大蒜中的蒜素有预防感染及杀菌的功效。英国研究发现,常吃大蒜的人减少三分之二感冒的机会。对大蒜辛辣味不能接受的人,可先把蒜头拍碎,在炒煮蔬菜或肉类时再加入。

◎每天23杯茶:绿茶的好处说不完:防癌、延缓老化、降血脂、预防感染……红茶也有抗病毒的功效,美国哈佛大学实验发现,每天喝红茶的人抵抗力明显比不喝的人高。

◎每周2份鱼类、海鲜:牡蛎、大龙虾、蟹、蛤蜊等含有矿物质硒,能增强免疫力对抗流感病毒。

鲑鱼、鲭鱼(小型青花鱼)则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减少发炎、预防感冒及呼吸道感染。

◎喝鸡汤: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研究指出,鸡汤中的营养能加强身体的免疫力,也有消炎效果,能缓减感冒时的喉咙发炎、疼痛。

鸡肉、鸡汤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胺基酸,可以有效地增强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力。

2.偷时间运动

每天健走30分钟,向感冒说bye-bye。实验发现,每天健走30分钟,比每周只做45分钟伸展运动的人减少一半机会得到感冒。

3.保持乐观开朗

心理真的会影响生理。研究证实,悲观的人免疫球蛋白A较低,受到感染机会较高,看医生的次数也较多。

4招区别鼻炎和感冒

入秋后,过敏性鼻炎和感冒又开始多发,由于二者症状比较相似,很多患者因为混淆它们以致延误病情。根据以下四点,可以对过敏性鼻炎和感冒做出判断:

是否发热。过敏性鼻炎的症状集中在鼻部,如鼻痒、鼻塞、打喷嚏、流鼻涕,而普通感冒除了上述症状,还会表现出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流行性感冒的发热、肌肉酸痛、四肢无力等全身症状则更为明显。因此,如果发热明显,基本不会是过敏性鼻炎。

周围人是否也得病。流行性感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所以多数为群发,如家庭、学校、工作环境等;过敏性鼻炎不传染,但可以遗传,所以如果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有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哮喘、皮肤过敏、药物过敏等过敏史,发作的可能性更大。

打喷嚏次数。感冒的打喷嚏、流鼻涕等鼻部症状往往是持续性的,会连续几天,随着对感冒病情的控制,症状逐步减轻,最后缓解。而过敏性鼻炎发作则呈阵发性,一天中可能仅发作一次或数次,以清晨或受异味等刺激后更为明显,发作过后如常人。另外,过敏性鼻炎的喷嚏频频、流清水样鼻涕,而感冒时喷嚏较少,鼻痒不明显,鼻塞明显而且持续,鼻分泌物可由清涕或黏性转为脓性。

患病时间长短。感冒病程较短,通常12周就能痊愈。而过敏性鼻炎则病程较长,常年反复发作,如果你通过上述差异仍然不能区别时,就应该及时去变态反应科就诊,让医生通过检查来帮你确诊。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感冒时体温超过38.5度,全身酸痛,疲乏无力等症状明显,出现严重咳嗽、甚至引起胸痛,或者自己服药3天仍效果不佳,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甚至引起其他疾病。(申时)

吃感冒药后最好别开车

资深药剂师提醒:吃感冒药后至少休息46小时才能开车上路。

1、多数感冒药吃了都会犯困

现在市面上许多感冒药都加入了抗组胺药,因为它可以有效改善打喷嚏、流鼻涕、头痛、咳嗽等过敏症状。抗组胺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抗过敏药,根据副作用和应用时间分为两代。

第一代药物多数具有中枢抑制作用,服用后会出现镇静、嗜睡、乏力、反应迟钝等症状。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苯海拉明和异丙嗪都是第一代抗组胺药。第二代多数无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阿司咪唑等属二代。

至于吃了之后是否有副作用,和反应的强弱程度,则和个人体质有关。

由于价格便宜,现在市面上在售的感冒药大多是第一代的,像泰诺、快克、 新康泰克、999感冒灵颗粒都含有马来酸氯苯那敏。机器操作者、驾驶员、高空作业者及精密仪器操纵人员工作时,千万不能吃。

2、副作用一般持续4-6小时

吃感冒药时,一定要依据说明书上的量和时间来吃,像白加黑,白片中是不含抗过敏成分的,白天可以放心吃,晚上临睡前吃一片含抗过敏成分的黑片,这样也能踏实地睡。

比如999感冒灵颗粒,一天早中晚各一次,一次一袋,最好不要自己随便加量食用。

要提醒大家的是,除了感冒药,像其他针对过敏性疾病的药物,比如治疗鼻炎的、荨麻疹的、皮肤过敏的等等,多采用抗组胺药治疗,服用后也可能出现嗜睡等不良反应。

这些副作用一般持续4~6小时。吃完感冒药,最好别开车,真的要开车的话,至少要休息4~6小时,等困倦、乏力感消失。

 

少去旅游,多去旅行

作者:zhuqin 文章来源:大舟山 更新时间:2013-10-28

旅游是一种消遣和消费的过程,花钱享受异地的风光、风情、美食和服务。有人说旅游就是从你活腻味的地方到别人活腻味的地方去。讲究什么呢?讲究走的顺利,住得舒适,玩得开心,食得美味,购得称心如意。讲究这些时,一遇到飞机误点,旅馆脏乱,景区拥挤或者是刮风下雨,购物挨宰等等,便会怒气冲冲,怨天尤人,觉得十分扫兴倒霉。

旅行则是一种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体验自然,感悟人生,不惧怕遭遇雨雪风霜和艰难险阻,把一切都视为人生的一种经历,一种体验,随遇而安,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心态,沉着应对,这就是旅行。

旅游就像快餐一样,将景区、景点作为集中目标,恨不得省略一切过程快速到达,以了却此生到此一游的心愿。所以我们国家才出现了什么NN国游,只有在浮华的社会,这样的项目才会大受欢迎。

旅行如品美酒,要调整心态,放慢脚步,更注重的是漫漫旅途中的细细品位和观察,以获取新知。所以也可以说旅行没有终点,行者永远在路上,正因为如此有别于旅游者酷爱的高档、奢华、星级标准、服务设施和世界知名人头攒动的旅游胜地。旅行者钟情于人迹罕至的荒野荒原,深山大川,天涯海角。尽管旅游者和旅行者也常常狭路相逢,但从外表、装束、音容相貌到精神气质,心理心态都差别甚大。

旅游之所以是从你自己活腻味的跑到别人活腻味的地方,那是因为心被功利和物欲所束缚,所以不管跑到哪儿终究是一个腻味,高兴不起来。只有当心是自由的,才能走到哪儿都有美的发现,都有行者的快乐。有一个旅行者,写了一本书,书名叫做《中国人你为什么不快乐》说的是心被欲望禁锢就不会有快乐,心永远在探索新知,生活才会充满奇趣与快乐。

旅行在一个人独行的时候,会有独特的眼光和思索。相伴而行时,可以彼此分享与交流,而令人身心愉悦的自然风光和异域环境,又使行者容易敞开被城市禁闭的心扉,彼此深入沟通了解。因此,伴旅往往能够成为长久的知音、知己。这和旅游中的所谓一夜情和艳遇也是完全不同的。

旅游者选择的旅伴常是昙花一现,游过之后各奔东西,彼此忘却。古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说,认为把读书和旅行结合起来可谓理想和完美的人生,实际上旅行如人生,人生也是一次长途旅行,有一位叫马赛渠坦斯特的学者说: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发现新的领域,而在于拥有新的目光。我们也可以说真正有价值的人生之旅不在于拥有权势或金钱,而在于拥有精神、智慧和道德的力量,让我们少去旅游,多去旅行。

 

 

低热量高营养的6种蔬菜

作者:gcl 文章来源:舟山美食网 更新时间:2015-9-25

青菜

从菠菜到芥蓝,从甜菜到菊苣,从芥菜到生菜……我们知道,青菜都是体内摄取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重要来源之一,同时其富含维生素B、叶酸、少量钙元素和铁元素。此外,青菜还富含抗氧化成分,能帮助保护体内细胞免受侵害,其中包括心脏病和老年黄斑变性病的预防。

选购及储存小贴士:应选购没有麻点的亮绿色菜叶,而非黄色或褐色的。存储在一个没有洗过的塑料袋内,可以放在冰箱中长达一个星期。而比较耐寒的青菜如芥蓝和甜菜头,经过烫和冰冻后,可以放入密闭的容器内继续储藏。

烹饪:喜欢沙拉吗?一份青菜沙拉,淋上罐装豆类、金枪鱼或鸡丁,一顿完美的午餐就出现啦。倒半汤匙的橄榄油柠檬汁或任何一种你喜欢的酱料,然后再将青菜搅拌。油有助于你的身体吸收青菜中的营养物质。而煮熟后的青菜放在煎蛋卷、乳蛋饼、砂锅以及面食中,也是相当美味的。你还可以将所有食材放入三明治中一起享用。

芦笋

这款经典的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以及钾和锌。一杯芦笋就可以提供67%每天所需的叶酸。它还有益于心脏健康,预防先天缺陷。

选购和储藏小贴士:在农贸市场、杂货店或者路边摊找到当地芦笋,它会比进口的芦笋更新鲜、更嫩、更甜。 在家里,可冷藏芦笋,或者将它直立地泡在一个装有一英寸水的容器里,又或者用湿布将其包裹。芦笋能在冰箱放置2-3天,不过想要吃最新鲜的话,还是越快吃完越好。

烹饪:去除芦笋的茎端部分,先稍微蒸一下,约510分钟,或小煨38分钟。接着放少量的橄榄油开始炒,或者在芦笋上刷一点橄榄油和酱料。

青豆

青豆除了含有蛋白质和纤维,它也是人体摄取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K,以及维生素B的重要来源食物之一。青豆还能提供少量钙,磷,钾,铁,硫胺素和核黄素。从5月份丰收至9月份,新鲜的青豆都被罐装或冷冻起来:不硬也不糊。美味可口。

选购和储藏小贴士:请选购外表大而亮绿的豆荚。豆荚在一个扎紧的塑料袋里,可以放置冰箱五天左右。你也可以去壳后冷藏,但是豆子可能就不会那么脆了。

烹饪:洗净去壳,可以放一些生青豆在沙拉上或晚餐的蔬菜托盘上。烹饪青豆可用煮、蒸、炒这些方法。

荷兰豆及蜜豆

酥脆、多汁,这两种豆类在吃的时候是不需要去壳的。尽管荷兰豆扁小,而蜜豆饱满,但是它们都能供给人体所需维生素A和维生素C,还有部分铁和钾。

选购和储藏小贴士:购买光滑,薄,扁平,未成熟的荷兰豆,豆子坚硬而有光泽。避免选购有腐烂的小圈的荷兰豆,这种迹象表明豆子变得恶化。蜜豆则应选择无残缺的豆皮,小心发霉的蜜豆,避免选购枯萎的蜜豆。这样你可以放心的将它们放在冰箱里存储长达两个星期。

烹饪:将鲜嫩的豆子洗净,可当作一种餐中松脆的小吃,或者当作素食主义者的餐点。如果要烹饪荷兰豆和蜜豆,去除茎和多余纤维,将豆子小炒或蒸。

新鲜土豆

刚刚从地下挖出来的新鲜土豆,比成熟的甘蔗更甜。新鲜土豆含有淀粉糖,它们的表皮都薄如纸。其水分含量高,口感稠滑,而且土豆也易于烹调。

选购与储藏小贴士:有时,成熟的小土豆会当作新鲜土豆出售。你可以通过检查它们的表皮来区分:真正的新鲜土豆有束状羊皮纸般的表面,你可以用指甲单独剥离。新鲜土豆要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新鲜土豆易腐烂,储存期限只有几天。

烹饪:洗净并将整个土豆烹调。你可以拿去蒸,煮,或烧烤。但新鲜土豆不宜烘培,捣烂,或翻炒,因为成熟的土豆淀粉含量都相对较低。

李先生与他的十里红妆

作者:陈英子 文章来源:舟山日报 更新时间:2015-4-7

  ——2013年的网络热语,出自何晓道的《十里红妆女儿梦》。年轻一代对汉族婚俗“十里红妆”盛况怕是无缘亲睹了,但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中还时有所见:在婚期前一天,除了床上用品、衣裤鞋履、首饰被褥等细软物件在迎亲时随花桥发送外,其余红奁大至床铺,大件家具,各种提桶果桶,小至线板、纺锤,都由挑夫送往男家。一担担、一杠杠,朱漆髹金,流光溢彩。蜿蜒数里的红妆队伍,经常从女家一直延伸到夫家,浩浩荡荡,吉祥喜庆。人们常用“良田千亩,十里红妆”形容嫁妆的丰厚。

  “千工床,万工轿”,旧时大户人家的家具器什之考究,超乎现代人想像。如今工业机械化时代,到处是千篇一律的流水作业,精雕细刻的“十里红妆”早已淡出日常视野。但在舟山,有这么一个人,十多年如一日,以精卫填海的耐力,集腋成裘收藏文物器具,仅“十里红妆”一项,就有两百余件。他,就是临城怡岛路“十里红妆”民俗文化馆主人李国良先生。

  李先生喜欢文物,追根溯源,得从学生时代对历史的喜欢说起。曾在事业单位长期从事宣传工作的他,称得上儒雅文人。每位中国文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怀旧梦,怀念远去的手工作业的精致旧时代,怀念旧物的沧桑感和人文气,但李先生真正付之行动搞收藏,却是十七年前的事。

  那是舟山旧城改造时期,他眼看着民间上百年的旧家具被一卡车一卡车地收走,忍不住心痛,于是动了收藏的念头。李先生的第一件藏品是一对清代早期的柜门,当时用两个月的稿费收入买下,此后一发不可收拾。

  “一入藏界深似海,从此花钱如流水”,微薄的工资和日益高企的鉴赏眼光,永远是工薪阶层收藏爱好者不可调和的矛盾,也是内心难以言说的痛。“有时看中喜欢的物件,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得手,那真是朝思暮想牵肠挂肚。”李先生说。这种心理,想来和热恋的感觉别无二致。“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用《诗经·关雎》之句来形容求而不得的精神困惑也颇为合适。“这十多年,我赚的工资几乎全用在收藏上了。 ”李先生双手一摊,无奈有之,喜悦有之。

  “十里红妆”民俗文化馆,满满当当,地上放的、墙上挂的、梁上悬的,全是朱漆鎏金物件,雕花木床、文房清供,提桶果桶茶盏桶,粗略计算,光是桶类就有十数种之众。封建时代女子,出嫁后是不作兴回娘家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爱情固然难得,婚后即冠以夫姓,连名字都被人忘却。妇女地位之低下,由此可见一斑。新嫁娘思念双亲时,看一看房里满堂红的家具,件件都有心意无限,件件都是殷切嘱咐,思量之下,陌生的家庭和陌生的姻亲,也变得可以忍受了吧。“十里红妆”绝非简单物质馈赠,更是父女一场,最后的宽慰和祝福。

  李先生的“十里红妆”里比较罕见的有朱红镏金全雕历史典故人物大床、茶桶、孕妇专用的奶斗、雕花髹金的衣杵,更有女红线板、针夹、提灯笼。小舟看得晕头转向,一件都猜不出来。靠在墙角的几根长木条,经主人指点,才知道是床柱。从上面雕刻的字联,大致可以推测新嫁娘出自怎样家庭,比如“恒久得天长,咸亨娶女吉”,“百年歌好合,五世卜其昌”,就是泛泛的吉祥语,大概是以前木匠做红妆雕刻时的常用联句,就像如今的书法家提笔就写“天道酬勤”、“紫气东来”一样。再来看这一副:“苏池投石月三更,御水显诗红一叶”。乖乖!这等清新雅致,绝对书香门第。

  民间收藏都是“以藏养藏”,既是钟爱之物,千辛万苦得之,自然舍不得出手。“十里红妆”与其说是民俗文化馆,不如说是收藏爱好者交流、品鉴的相聚场所,但“酒香不怕巷子深”,也常有业外人士慕名来参观。“就是地方小了点,这些好物件只好挤在一起。如果能有个三百平方米的展馆,每一件配上文字说明,展览效果会更好些。 ”李先生不无遗憾。

  “十里红妆”馆的藏品,大多来自舟山民间。最古老的一件藏品,是清朝早期之物。近代史上的两次海禁使得舟山民俗文化产生断层,加上“文革”时期的破坏损毁,文物本来就少,“如果不想办法收藏点,不是流落他乡,就是在民间消失。经济条件有限,力所能及吧。 ”李先生说。

  诚哉斯言。旧物器皿,本身就是一部城市近代史的活档案,正是因为民间有李先生这样的收藏家,以一己之力,为舟山后人留下行将消失的民俗文化,善莫大焉。

 

 

最早在嵊泗海域追剿倭寇的官员

作者:郭振民 文章来源:舟山晚报 点击数:45 更新时间:2015-4-13

  乌哲勒图·都尔伯特氏,世居燕山(今河北省东部),元仁宗延祐七年(1320年)钦受符命,授德远大将军鄞县(今宁波市)翼上万户府达噜噶斋(即称为达鲁花赤、监临官、总辖官的官职名称)。乌哲勒图·都尔伯特氏是最早在嵊泗海域追剿入侵倭寇,救回被倭寇所掳掠嵊泗渔民及其子女和船舶财物的抗倭官员。

  据张宗祥《四明丛书》中《乌哲勒图公祠》文载:

  元程端礼《畏斋集·故中奉大夫浙东道宣慰都元帅兼鄞县翼上万户府乌哲勒图公行状》云:公讳乌哲勒图·都尔伯特氏……初,倭寇东鄞,防御之官控御无度,且啟肆慝,焚屋庐,剽玉帛,民甚患之。公镇遏,严师控制,贸易持平,表之以廉价,怀之以恩威,乃俛首讋服,恭效贡输之礼。

  尝中夜,倭奴四十余人,擐甲操兵乘汐入港,公丞讯之,得变状,政所赂上官全还之。倭旋及昌国北界,掳商货十有四舟,摈民财百三十家,渡其子女,拘能舟者役之,余氓奔窜。公丞驾巨舟追之,进其酋长谕之曰:“曩不轨,在律无赦。圣王仁慈,不思殄歼。汝敢怙终,复肆虿毒汝。丞用吾命,幸宽贷之。稍予迟违则汝无遗类矣。 ”皆股栗战恐,愿尽还所掠以赎罪。公从之,遂招来其民,给衣食,使之保聚。皆两手环公拜且泣曰:“吾父母也。”

  其州牧徐敬,率民立祠,铭其德於石。

  绪曾按:《舟山志》元昌国州知州徐敬,奉政大夫,至元二年十月到任。蓬莱乡北界村故实可考者,仅有此一祠。宜补入志乘,以见昌国元时能弭倭患也。

  此外,张宗祥《四明丛书》中又录诗曰:文衣金织大将军,海口高牙旧有勋。谁向荒祠寻北界,蓬莱山杳万重云。

  从张宗祥之《四明丛书》引文、引诗及其自作诗文可见以下几点史实。

  其一,是在乌哲勒图赴鄞县上任之前,即“初”,倭寇侵犯浙东沿海,由于担防御之职责的官员抗御无度,倭寇且啟肆慝即恶念,烧杀抢掠,民众深受灾难。

  其二,是乌哲勒图到任后,对倭患在以“严师控制”实行“镇遏”的同时,恩威并施,乃至“贸易持平”,倭人也“俛首詟服,恭效贡输之礼”。

  其三,然而倭寇为“寇”之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就在乌哲勒图积极部署镇遏倭寇之际,40个倭寇在月黑风高之夜乘汐入港,遭到阻制后又窜至时属昌国县蓬莱乡即今岱山县的北界村,此“北界”乃为今之嵊泗县境。

  其四,乌哲勒图忧民之所忧,解民之所危,在听到有关倭寇劫北界村的奏报后,亲驾水师巨舟追击倭船,救回了被劫北界村百姓及船舶财物。此乃发生在北界村即今嵊泗县境内第一起倭寇入境劫掠和官军第一次救护百姓生命财产并获成功之例。

  其五,在乌哲勒图逝世后,民感其恩,由昌国州知州徐敬,率民立祠,将其功德镌刻于石碑,以志永颂。

  同时,张宗祥《四明丛书》中《乌哲勒图公祠》文中还注明,《舟山志》中载徐敬于至元二年(1336年)十月,即距乌哲勒图于泰定三年(1326年)加封定远侯不久病故10年后,到昌国州知州任上,并官至奉政大夫。徐敬亲率民建乌哲勒图公祠,时间吻合,真实可信。故曰“蓬莱乡北界村故实可考者,仅有此一祠。 ”并有诗曰:“谁向荒祠寻北界,蓬莱山杳万重云。

  乌哲勒图虽为元代一位蒙古族官员,但其抗倭御敌、卫国爱民之心却同样为后人传颂。当年昌国州知州徐敬率民所建乌哲勒图公祠,就是建在北界即今嵊泗列岛上,成为嵊泗百姓心目中之瑰宝。

62岁那年,他成了抗日政工队联络员

作者:谢国强 李荣镐 文章来源:舟山晚报 更新时间:2015-4-21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有千千万万个爱国青年为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而献出了宝贵生命。也有许许多多中华儿女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过贡献,我爷爷就是其中一个。

  爷爷叫谢德富(18801952年),年轻时曾是海员,后因双腿患有风湿病只得上岸做起了小贩。他靠两条腿走街串巷,平时卖些食品和日用百货,农忙时卖一些土制低毒农药,以此小本生意养家糊口。后来他开始从城郊走到盐仓、石礁、紫微、岑港、小沙、大沙、烟墩等地。

  1939623日定海沦陷,日本鬼子侵略舟山本岛后就以搜查中国军人为由,疯狂地在舟山各地烧杀抢掠。我家念亩墩东头的丁大爷就是被日本鬼子用刺刀活活捅死,我大伯也是在运输船上被日寇炮艇击中而死,我父亲在上海闸北的工厂遭日寇飞机炸毁,从而失业,因此爷爷对日本鬼子深恶痛绝。

  当时舟山敌后活跃着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战时抗日政治工作队”(简称“抗日政工队”),他们宣传党的联合抗日主张,动员青年参军、参干,并采用多种形式宣传抗日。政工队分散在紫微、干石览一带活动,大本营在紫微。

  爷爷的货郎担多在紫微的墩头、天童等村出现。爷爷认识了当时的政工队队长郑建华,这成了爷爷的人生转折点。郑建华经过对爷爷几个月的考察,认为我爷爷对日本鬼子有深仇大恨,是一位靠得住的联络员人选,于是让他临时为政工队送发一些信件,捎带一些政工队员的生活必需品。

  爷爷还为政工队员打探城里的敌情,他发现城道的鬼子主要是盘查码头上的来往人群,对进城买菜、走亲访友的人盘查。城关道头虽有警察和鬼子,但有你推我不管现象,而东门、北门对行人入城盘查却十分严。因此政工队员有要事进城,先到城郊念亩墩的我家休息一下,由爷爷打探情况后,再带他们进城,这样一路畅通无阻。

  政工队队长郑建华经过一段时间对我爷爷的考察,不久就宣布他为政工队的正式联络员,并发放相应的补贴。爷爷开始坚决不肯收补贴,为了打败日本鬼子,就是没有收入也是应该的。就这样,62岁的爷爷成了当时的一名抗日政工队联络员,利用他小贩职业的方便来传递情报和文件、信件。

  1942222日傍晚,抗日政工队队长郑建华带领6个队员到紫微最偏僻的狭门村进行抗日宣传,因伪保长(地主)派人告密,遭到在那里扫荡的日军围捕,政工队受到严重损失。

  郑建华牺牲后,副队长王起接任队长。此后,这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政工队从公开活动转入地下活动。我家就成为抗日政工队的联络站,爷爷成为该联络站负责人。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他们决定抗日政工队就地解散,除少数有公开正当职业人员坚持就地隐蔽斗争外,极大部分政工队员撤往四明山根据地,经培训后参加了新四军,成为抗日的有生力量。

  爷爷晚年双腿风湿病越来越严重,最终瘫痪在床。他虽然长期卧床,但他还是听到了抗战胜利的鞭炮声。他活到了新中国成立,土改时分到了土地,成了新中国主人。

孔氏南宗与舟山教育的两次亲密接触

作者:翁源昌 文章来源:舟山晚报 更新时间:2015-5-5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板荡。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孔子第四十八世孙衍圣公孔端友奉先圣夫妇楷木遗像,扈跸南渡,辗转赐家于衢州。

  在前代已袭封为衍圣公的孔端友之后,孔子第四十九世孙至第五十三世孙孔玠、孔搢、孔文远、孔万春、孔洙先后被南宋朝廷封为衍圣公,史称南宗。

  孔氏南宗传承“洙泗遗风”,促进了儒学在浙江的进一步传播。舟山虽处偏远海岛,然历来重庠序之教,崇孝悌之义。元代,海岛舟山士民曾有两次与“圣裔”亲密接触,近距离地闻其教诲、瞻其风范。

  孔子第五十三世孙孔瀛曾任定海学官

  孔瀛,字世表,孔子第五十三世孙,元代人。其父孔昭孙,字明远,曾任庆元儒学正、蕲阳教授、江浙省掾史等职。

  孔昭孙与戴表元(庆元奉化榆林人,有“东南文章大家”之美誉)、袁桷(庆元鄞县人,曾任元代学官、书院山长等)等元代著名学者交游甚密,孔昭孙严于自修,精强嗜学,涵养深厚,有抗直之风。

  在担任学官期间,以其所作所为,有效促进了当地社会风气的改善,正如袁桷在《袁州知事孔君墓志铭》所说:“蕲阳旧为边障地,君能化其俗,使稍就学,久之丕变为儒士。

  孔瀛,深受其父孔昭孙的影响,为人正直,年轻有为,曾先后在浙江定海、湖南岳阳等地担任学官。

  “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著名思想家宋濂在《故检校孔君权厝志》一文中对孔瀛的为官品行给予了高度评价。孔瀛,“年二十,有司以名上。署昌国州学正,教授岳州,湖北廉访使者辟为书吏,除江浙等处儒学副提举,阶将仕郎。 ”学正,为国子监所属学官,掌教育所属生员。元时,昌国州设学正、学录学官二员。

  《昌国州图志》(元代冯福京等撰)卷二“叙州·学校”载:“至元十七年(1280年),各道设提学司,实五品官,遂借拟教授,董学事。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省府例以下州不设教授,止存正、录。“后朝廷根据孔瀛为官行经,擢升为奉议大夫、湖广等处行中书省检校官,不久,以使事入蜀。因兵荒马乱,辗转途中,妻张氏、子思樵皆溺死。后自豫章转徙金陵,因疾而亡,卒年六十三。

  孔瀛为人刚正不阿,宋濂称他“生平侠气,时时见眉宇间”。

  据载,有次乘马出,道上刚碰上宣政使带着一群骑马侍从路过,孔瀛直前不避,说:“我真圣人之裔,官乃伪浮屠,岂应相避耶? ”对于孔氏家族文化保护传承,孔瀛更是耿耿于心。从豫章下九江避乱途中,虽“百具咸没”,一无所有,身披“垢衣”伥然而行,但“持孔氏《南北谱》惟恐失之”。转徙来到金陵(今南京)后,闻知衢州家庙荒芜不治,孔瀛心中更是郁郁无语。

  孔瀛一生,流挫飘零,可谓困踣之极,然以其正直的人格魅力以及侠肝义胆对当地士民产生了一定的感化作用。

  孔子第五十五世孙孔森曾任定海翁洲书院山长

  孔森,字英夫,孔子第五十五世孙,元代人。世籍温州平阳,平阳孔氏属于孔氏南宗之一,始祖为孔子四十二世孙孔桧。孔森其父孔文振,元至元初年,任建德路桐庐县、徽州路歙县县学教谕。

  据元末明初天台耆儒徐一夔(曾任杭州府学教授,著有《大明集礼》等)《始丰稿》“卷十三”《故元松江府儒学教授孔君墓志铭》(以下简称《墓志铭》)一文所记载,元至正初年,大约1341年至1345年前后,孔森担任定海翁洲书院山长之职,时间为三年。

  山长,或称洞主、堂长等,是古代书院一个重要的职位,负责管理书院的教学、祭祀、钱粮、兴建、修缮等事务。只有具备良好品行与杰出学识的知名人士才有资格担当山长,元明清时期,山长主要由地方政府聘任。

  翁洲书院,是由南宋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应彳繇告老还乡后而创建。翁洲书院其名是由南宋理宗皇帝钦赐,前后历经宋、元、明三代,百余年沧桑历史,是浙东地区有一定影响的书院之一,元代应奎翁、冯福京以及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先后作《翁洲书院记》。

  孔森,自幼读书习儒,“出游四方,学日益广”。据《墓志铭》所载,孔森五岁时,父亲去世,其大姐嫁平阳叶氏,于是,其母章氏携家依叶氏。《墓志铭》中对于孔森任定海翁洲书院之事有这样一段记述:

  君讳森,字英夫……元制,凡孔氏后,得从其族长推举,移衍圣公府送所隶类选,注学校官出身,视庶姓优一等。至正初,族长元祐举孔氏子孙之在江南者,以君为首选,衍圣公府移江浙行省,注充庆元之翁洲书院山长。翁洲在海上,去城府远。有司不暇顾,殿宇颓圮,米廪弗给,释奠不备。君走谒于郡守,以修葺废坠为请,郡守是之。书院遂得一新。为山长三年,禄米仰于郡庠,俸钱给于府库。无所自遂,齑盐之况,处之裕如。人曰:“孔氏之为学校官者盖如此。”

  此段史料告诉我们孔森任翁洲书院山长的大概时间,比较明确地说明了孔森任翁洲书院山长之职,是由族长推举,衍圣公府核准,由江浙行省任命;同时,还说到了孔森担任翁洲书院山长期间,为修葺书院,奔走呼吁,得到了郡守大力支持。“为山长三年,禄米仰于郡庠,俸钱给于府库。”是一个恪尽其职,清廉奉公的官员,得到了舟山士民的高度肯定。

  孔森在翁洲书院担任山长期满之后,升松江府儒学教授,因张士诚(元末农民起义军头领之一)据苏松,未上,于是“退处荒间寂寞之野,以教子授徒为事属”。明初受命主持杭州西湖书院。

  《墓志铭》有云:按察司“谋所以摄书院(西湖书院)事者,咸言孔先生德尊望重,其摄为宜。乃檄君来摄书院事。”西湖书院,元大德间由浙西肃政廉访使徐琰在宋太学旧址改建。

  孔氏南宗家学兴盛,代有英杰,通过担任学官、创办书院与学校等途径,对推动浙江各地教育和文化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海岛舟山历史上贤才辈出,历来为浙东众多名儒所看重。元时,“圣裔”与舟山的两次亲密接触,无疑对舟山的文化教育活动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舟山僧人中有个抗日英雄——高僧广照

作者:周永章 文章来源:舟山日报 更新时间:2015-5-13

  编者按:临城的高云寺是舟山抗日武装的重要根据地,有关当年寺内住持、抗日英雄广照高僧的生卒年份、人生经历及刀砍日军数量有不同版本。为此,我们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其中民间版本既是对主流版本的补充,也提供了新的线索。以期引起作者、读者关注,在比较阅读后对事实真相加以探索、甄别,并提供新的佐证,以还历史真相。

  318日上午,细雨蒙蒙,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组织部分会员冒雨考察位于舟山本岛腹部临城街道中湾村高道山顶的高云寺时,高云寺现任住持安慧讲述了76年前时任住持广照和尚奋不顾身掩护抗日游击队员的传奇故事,愤怒控诉了日军纵火烧毁千年古寺的滔天罪行。

  广照,原名倪正四,1898年出生于江苏泰兴县过船石桥乡张园村(今泰兴市滨江镇石桥村)一个贫苦家庭,兄弟5人,排行老四。幼年读过几年私塾,放过牛,爱打抱不平。18岁时,迫于生计,外出打工,在上海等地当泥水匠学徒,常感世事无常且不公。经朋友介绍,21岁到普陀山,随后在紫竹林禅寺出家。

  广照聪明好学,苦志修行,几年后渐通佛经。20世纪30年代初,广照出任高云寺住持后,广结佛缘,德行远闻。他带领僧人利用礼佛诵经的间隙垒起挡风墙,开荒种地种菜,引山泉种水稻。他还和寺内高僧真悟(原少林三十二代武僧,后任伏龙庵住持)结成莫逆之交,并在其指导下练习武功。抗日战争爆发后,广照带领僧人捐助急赈,救济饥贫,接待灾民。他说:“国难当头,百姓遭殃,我们出家人当以民族大义为重,为抗战尽绵薄之力。

  1939623日,日军侵占定海,四处抓捕抗日志士,枪杀平民,强奸妇女,无恶不作,犯下滔天罪行。高云寺所在高道山,紧挨着抗日根据地——舟山本岛最高峰黄杨尖,加上这里山高林密,成为王起等中共定海工委领导及定海吴榭乡(今定海区临城街道)自卫队等抗日武装的活动地点和藏身之处。广照多次安排右腿有点跛的徒弟、亲侄瑞参(原名倪泽明)等僧人望风放哨、照料食宿;支持堂侄孙倪思金(后参加游击队被日军杀害)利用裁缝身份作掩护,为游击队传送情报。驻舟日军疑高云寺与游击队有联系,视其为眼中钉,限期广照带全部僧人下山。广照愤怒地说:“日本鬼子是强盗,禽兽不如。”为防不测,广照动员说服疏散了大部分僧人。

  19391020日,游击队与日军突发遭遇战,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几名游击队员向高云寺方向撤退。日军紧追不放,随后包围了高云寺。广照等僧人面对敌人明晃晃的刺刀,宁死不屈,没有说出游击队员的藏身地点。日军用喷火器纵火烧寺,广照手执大刀冲出来大声吼道:“小鬼子,贫僧跟你们拼了!”(当地百姓至今流传:广照杀死两名纵火日军)日军开枪射击,广照不停地纵身跳跃,躲过枪弹,很快消失在丛林中。

  史料记载:日军当日纵火烧掉高云寺27间房屋,大火烧红了高道山的天空,千年古寺毁于一旦。

  瑞参在扑火时身受重伤,一周后不治而亡。

  日军搜捕不到游击队员和广照,进行了疯狂的报复:

  1940年农历正月,日军烧毁六横岛老太平庙房屋3间;

  19405月,日军烧毁定海北门外普慈寺房屋26间;

  194010月,日军烧毁普陀茅洋都神殿房屋25间;

  1940年,日军烧毁岱山岛湖中庙房屋10间……

  据统计,日军在舟山共烧毁庙宇431间(处)、烧毁船只505艘(只)、民房4502间,杀害了数千平民百姓。

  19429月,日军把普陀山172名无辜长工、僧人和香客抓到定海审讯拷打,后来虽然160多名长工、僧人和香客被普陀山慧济寺方丈善余保释出来,但仍有1名和尚和8名长工被日军枪杀……

  为了不让日军在佛门圣地滥杀无故,躲在山上的广照几次想下山公开站出来,都被徒弟们拦住。这时,他生了重病,便叫来几名徒弟耳语一番。第二天,徒弟们放出话来:“广照死了! ”并连夜在高道山紧挨其亲侄瑞参坟新修了一座坟墓(实为一墓两穴),墓碑上写着:广照和尚寿域。

  日军头目闻讯后将信将疑,下令“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这天,3名日伪军来到高道山,寻了半天,找到广照的坟墓,随即砸了墓碑,正要挖坟开馆验尸,突然天昏地暗,狂风大作,继而电闪雷鸣,吓得丢下铁锹等工具,连滚带爬逃下山去。

  194210月,广照的徒弟宏良、厚乘等,请匠人重刻并在坟前立了墓碑。自此,广照隐姓埋名。

  抗战胜利后,广照得佛门信徒帮助,在废墟上重建了高云寺。

  解放战争中,高云寺又成为我东海游击总队部分指战员的活动和藏身之地。今年88岁的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潘忠相,是当年东海游击总队的老战士。不久前他到高道山考察高云寺时动情地说:“这里的情况我熟悉,19485月间,油岭战斗中,我和战友在这里隐蔽,住过一夜再撤退的,我忘不了当年高云寺僧人对我和战友们的热情照顾。”

  全国解放后,高云寺仍香火缭绕。“文革”期间,高云寺一度被暂作生产队的仓库和看管山林人员避雨之场所,寺庙失修,多处倒塌。广照虽老弱多病,仍坚持素食与修持,每天用毛笔抄写经文。

  1970年农历二月初六,抗日英雄、爱国高僧广照圆寂于高道山山腰的伏龙庵,享年73岁。根据其生前遗愿,在定海临城的亲属后代将他葬在当年徒弟们为其修的坟墓中。墓碑经过70多年的风吹雨打,如今碑上的字仍清晰可辨。

  今年清明节期间,原中共浙江省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舟山地委常委、舟山行署副专员,舟山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第一会长王家恒,高度赞扬了当年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作出过贡献的高云寺僧人,并挥毫题词:爱国高僧广照。

1936:中国大实业家中舟山人占了总数的六分之一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舟山日报 更新时间:2015-5-13

  提示:中国儒商血脉源远流长,儒商文化已经证明了其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中的积极意义。舟山儒商把儒者的“道德文章”与“商人”的讲求实效、精打细算相辅相成,形成以血缘姻亲和地缘乡谊为纽带联结而成的商业群体。用功加勤奋,苦也向前,累也向前,不屈不挠,奋发图强,这便是舟山儒商坦然的追求,欣然的使命,从而形成具有舟山儒商特色的企业文化,并运用于工商业实践。审时度势,灵活善变,大胆开拓新领域,经营新兴行业,机敏善变的舟山儒商在激烈的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他乡开拓出一方方属于自己的天地,其中不少人成为工商界或金融界的巨子。

  壹 我国近代工商和外贸史上的生力军“舟山儒商”

  舟山,是商贾辈出之地,在我国近代工商和外贸史上,这里曾经出现过一支极为重要的生力军——宁波商帮中的主力。他们活跃于上海、北京、天津、香港等通商大埠的工商界,大都积聚了巨额财富,且与政界、军界乃至文化界交往密切,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而舟山则是“宁波商帮”的发祥地。其祖上的文化遗产构成了他们成功的基础和出发点,其中以朱葆三、刘鸿生、董浩云、安子介、刘显哉、周祥生、王启宇、厉树雄、方新道等人最为著名。他们具备中华民族爱国爱乡、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一同开创了“宁波帮”诚信、敬业、进取、开拓、创新、公益为核心的企业精神、企业文化。

  清光绪元年(1875年)7月,美籍旗昌轮船公司和上海招商局开辟普陀山至上海的旅游航线,一般是在普陀山观音大士香会期开通直达。清光绪三年,英国太古轮船公司又开辟了上海至定海的客班航线。海通以后,舟山人纷纷赴沪做生意和到洋行做买办,也就是时人所说的“康白度”者。清末民国初,舟山(定海)居民纷纷外迁从事商业、航海业等,其中到沪、津谋生就有2万余人。

  舟山儒商生性聪颖,好学上进,又兼千年古城定海形成的传统文化底蕴,特别是在清末沪津开埠后,外商来沪日渐增多,因而“宁波帮”在上海的第一个买办定海人穆炳元广收学徒,教习他们英语及有关外贸交易的手续和事项。舟山人生性聪颖,特别是对新文化新知识的吸收力较强,学英语成了旅沪“宁波帮”中舟山籍“康白度”的爱好和时髦。舟山儒商对外来的新文化新知识的吸收力较强,速成的“洋泾浜英语”使舟山儒商似虎添翼,读报也成了旅沪舟山籍生意人的爱好和时髦,他们大多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因而在与外商竞争中显示了高超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舟山人中涌现了穆炳元、朱葆三、刘鸿生等名闻中外的买办。

  民国十年(1921),由朱葆三等人发起,以“敦厚乡谊、图谋公益”为宗旨,在劳合路宁波里4号发起成立定海旅沪同乡会。在民国17年(1928),又有14825人外迁谋生,多数迁沪、甬两地,少数去香港和东南亚等地。民国20年(1931),陈舜五等人在上海四川路487号创建定海金塘旅沪同乡会。这些人大多在“开放的外埠”淘来了“第一桶金”,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商贾大家。 1936年编的《中华大实业家》(存浙江图书馆古籍部),其中有60位大实业家的事迹介绍,舟山籍大实业家占了总数的六分之一(不包括朱葆三)。

  贰 舟山儒商善“四海为家,冒险犯难”

  舟山儒商大多是白手起家的,但正是因为他们具有的舟山人特有的人文内涵和潜质,仁者爱人,见利思义,自强不息,且话说出口,必须做到,才成就事功。印证了“君子未必固穷,商人首先要是君子”之言。

  “四海为家,冒险犯难”的海洋秉性和冒险精神,是舟山儒商区别于大陆商帮商人,乃至其他“宁波帮”商人的特性。当初舟山先辈们果敢地冒险来到孤悬海中的舟山,在大风大浪中,筚路蓝缕,艰辛垦复,征服海洋,造就了舟山人爱好“游走”和“闯荡”的性格。因而舟山人具有岛民所特具的漂洋过海、择岛而居和四海为家的习性,“航海梯山,视若户庭”,没有大陆人那么多的家园意识和守成享福思想。舟山人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取则行远的远见和胸怀,能广泛接受一切有利于自己生存发展的各种资源,没有帮系和地域界限,宁愿背井离乡,到外面的世界拼搏创业,也不愿守着狭小舒适的家园而碌碌无为。

  凭借坚毅的冒险精神和开拓精神,风雨同舟、守信如潮、机敏善变、临危不惧、敢于冒险犯难的品性,舟山儒商有了一定资本后,不是买田置地或存放到银行以求保险,而是把商业资本利润投资于产业,把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结合起来。如朱葆山以诚信为本,提倡双赢,利人又利己,靠几千两银子的股本,一年中做出了几十万两的买卖,这在上海滩成了新闻,朱葆三由此掘得了“第一桶金”,引起了上海中外客商的注目,后经济实力日益雄厚,成了上海五金界之“领袖”。“奉帮裁缝”许达昌凭着自己的精明和能干使“培罗蒙”脱颖而出,以一把裁缝剪刀打天下,成为沪上“红帮裁缝”中的“西装王子”。

  祖籍“儒商摇篮”关西的杨良鋆,带着“居安思危”的家训和诚、信、义儒商之道,在1948年只身去香港创业,他经历很多困难挫折,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宋王安石有《和圣谕农具诗》:“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至有千箱实。”这就是杨先生作为实干家的品格,包含他无是非心,专心苦干,不搬他事;无得失心,埋头苦干,不遑他顾;无功利心,始终苦干,不复他求的境界,从他的身上看到了舟山儒商典型的拼搏精神。

  舟山儒商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既秉承中国传统人文美德,又融会世界上一切精华。由于历史的原因,上海开埠初期的买办以广东籍居多数,随后,江浙籍买办也悄然兴起,而宁波帮买办是江浙籍买办的中坚。早期的宁波帮著名买办有穆炳元、杨坊、方氏兄弟、叶澄衷等人。19世纪80年代以后,上海的宁波帮买办已超过广东帮而居于买办集团的首位。这一时期,宁波帮买办中的朱葆三、虞洽卿、徐懋棠、刘鸿生、周宗良等著名代表人物皆以买办兼营进出口贸易,成为中国著名的经营巨子。据民国《定海县志》载:“充任各洋行之买办所谓康白度者,当以邑人为首屈一指。其余各洋行及西人机关之中充行大写、小写、翻译、跑街亦实繁有徒。 ”舟山人中涌现了穆炳元、朱葆三、刘鸿生等名闻中外的买办。其中穆炳元是上海的第一个买办,也是“宁波帮”中的第一个买办。但上海最有名的买办是定海人朱葆三。朱曾任英平和洋行的买办,从进出口贸易起家,直至中国通商银行总董,上海总商会会长,朱的后代也多是买办。

  舟山儒商具有矢志不移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真正成功的商人都知道义之所贵,他们的所作所为中体现了一个民族所坚持的信仰追求、文明准则、价值尺度,包括高尚道德、优秀品质等男子汉血性。如朱葆三平时生活、工作极中国化,总是蓝帽黑褂布鞋一身中装。一次,朱来到黄浦滩英国领事馆,为南京路等处摊贩反对租界苛捐杂税之事去交涉,英领事急步到大门迎候:“Please ”朱面无表情,领事改用中文说:“请! ”朱才步入。朱葆三还介入政治,参与推翻满清政府的革命。 1912年初,朱为革命新政权筹款,急从8家外国银行和90家华商银行钱庄筹款200多万元。当时上海流行这么一句话:“上海道(市长)一颗印,不及朱葆三一封信。

  民国36年(1947)出版的《国营招商局创立七十五周年纪念》专刊,刊登了“世界船王”董浩云的长篇论文《世界航业鸟瞰》。他通过英、美、挪威、瑞典、丹麦、荷兰等国家发达的航运业与中国落后航运业之间的比较,痛心疾首地告诫国民政府:“一民族而成为海洋之主人者,必能获得财富,亦可享受繁荣;一民族而丧失海洋之控制者(鸦片战争后中国海洋权被各国控制),同时亦丧失财富及自由。

  “出租汽车大王”周祥生创业时,祥生汽车的电话号码是4025140253,周祥生总觉得不很理想,为此想方设法把电话改为“40000”。并打出:“四万万同胞,请打4万号电话,中国人坐中国车”口号。广告语一打出后,因时值九一八、一二八等事变后,全国人民掀起抵制日货高潮,立即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中国人坐中国车”使祥生汽车行生意倍增,终于击败了外商车行竞争对手。

  刘鸿生作为宁波商帮的又一代表人物,他在火柴和水泥行业打赢两场经典商战。民国十九年(1930)七月,当国产火柴面临瑞典火柴倾销竞争的时候,为抵制瑞典火柴公司掠夺,他将创办的鸿生火柴公司与国内主要的火柴厂荧昌、中华两家火柴公司联合起来,合并为大中华火柴公司。民国二十三年,又有杭州光华火柴厂并入,使大中华火柴公司拥有七家火柴制造厂和一家梗片厂,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火柴公司,一致对外,结果取得了胜利。 1937年,“八一三”淞沪之战后,日军占领上海,租界成了“孤岛”。刘鸿生曾提供汽车、物资等,为煤业系统职工组织的救护队用于救护伤员和为新四军装运军需物资。 1939年,沿海地区沦陷后,刘鸿生由香港飞往陪都重庆。在这民族危难关头,刘鸿生得知“大后方”经济异常落后,物资匮乏,急需工业生产。他满怀抗日救国热情,立刻行动起来,首先在重庆和长寿两地筹建了中国毛纺织厂和中国火柴原料厂、水泥厂等一批企业,为稳定抗日军民的生活做出了贡献。

  1950年,香港纺织业由于资金、原料的困难,曾一片萧条。以厉树雄等为代表的一批赴港企业家,大力发展香港地区的本土纺织品生产,以廉价的纺织品投入国际市场,通过直接出口,以求生存。团结纺织同业,组织14家棉纺枳厂联营企业,贷款购买进口原料,从事纺织品印染和整理的业务,产品出口投入国际市场,从而为香港纺织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勃兴奠定了基础。

  舟山儒商具有“文武兼备”的內涵素质。商文结合、文化兴商的经营思想指导下,儒与商相结合,不但使中华文化发扬光大,而且还让商业经济焕发勃勃生机。1931年,定海旅沪同乡会在平济利路(今济南路)111号创办定海旅沪小学(后并为复兴中路第二小学)。民国初年定海籍京津名商刘显哉,活跃在京津一带,与政、商、学界名流交谊甚笃,成为津门宁波商帮的代表人物之一。儒商安子介博学多才,从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他是香港行政、立法两局议员,香港工业总会主席,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他集社会活动家、实业家、经济学家、语言学家为一身,精通英语、日语、西班牙语、德语等多国语言,为香港的繁荣和对外贸易立下了卓越的功绩。他还出版、翻译了《国际贸易实务》、《学习汉语》、《安子介汉字电脑编码法》和《陆沉》、《间接成本研究》等书籍,成为了全球华商的博学儒商典范。又如大实业家厉树雄,在1951年至1960年,曾侨居旧金山,是第一个在美国白宫工作的亚洲人。

  舟山儒商有讲诚实、重信用、求质量的经营原则。“培罗蒙”成功的诀窍是把产品质量作为企业之本,许达昌以装潢考究、质量上乘、服务热诚、价格昂贵为四大经营要素,凭借一流的技术力量、高质量的原辅料和上乘的服务,使“培罗蒙”名声大振,与亨生、启发、德昌并称为当时西服业“四大名旦”之一。“皮草专家”方新道在经营西伯利亚皮草行中,形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经营特点——以精取胜。他在经营中从各个方面为他的皮草行树立起“高贵优质”的形象,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较强的专有技术、丰富的业务经验、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以精取胜是方氏家族企业的成功之道,是战胜竞争对手的“制胜法则”。

  定海人士王光祖在20多年间,靠打拼在全国的各省会城市和商业重镇开设了60多家“亨得利”。亨得利要求店堂必须整洁、店员要容貌端庄。所有员工受过严格的训练,与商店经营的商品相匹配,以精取胜,以儒商经营之道,靠精尖的产品引领时尚,而不用抛售甩卖等价格手段来挤压对手,他完成了从文人到儒商的成功转型,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良好儒商典范。

夏赛丽 以美之名

作者:陈佳雨 文章来源:《舟商》杂志 更新时间:2015-6-5

1982 年的秋天,15 岁的夏赛丽站在离家的船头,心情忐忑。海的那一边,少不更事的岁月逐渐模糊,而前方,她想象不到的另一种人生如华美的水袖逶迤展开。

这是一出比戏文更精彩的现实剧:年少成名、众星拱月,在各种场合的觥筹交错里,她永远是最惹眼的焦点。“从国家元首到富豪大腕,我在最好的年纪见过这个社会的顶端。”直到现在,夏赛丽从不讳谈那段越剧名角的生涯如何冲击她对财富和权力的朴素认识。

  也许正是经历繁华,如今在杭州西湖文化广场环球中心的办公室里,她展示给人的永远是从容的应答和妥帖的笑容。“我现在活得很舒服,因为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从房地产到新能源,已是商界木兰的夏赛丽如同20 年前在舞台上一样游刃有余,原因这些事都有相似的内核:她创造美,并以顺应时代的方式传承下去。

越女芳华

对于家乡岱山,夏赛丽在很多场合都表现出怀念和眷恋。“自家房子后面就是一片海,冬瓜藤漂浮在海面上,晚上能听到海浪打在石壁上的声音。”这个印象深刻的画面,至今保存在她的儿时记忆里。

事实上,这样无忧的童年并不持久。10 岁时,夏赛丽的母亲不慎被门槛绊倒,中枢神经损伤,此后常年卧床不起。由于父母已经离异,夏赛丽被托付给外婆抚养,而家里的生计此时逐渐成为难题。

上世纪80 年代初,中国文艺在经过十年浩劫的断层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复苏。戏曲、电影、音乐……都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局面。1980 年,适逢舟山越剧团艺训班到岱山各中学挑选演员,夏赛丽就读的商宁中学也是被选的学校之一。她没想到的是,这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她一生的方向。

因为甜美的长相和伶俐的身段,毫无越剧基础的夏赛丽凭着一曲“东方红”被选入艺训班。经过严格的入选、初试、复试,她从1000 名考生中脱颖而出,进入越剧团。1982 年,在舟山小百花汇演中,夏赛丽和何赛飞双双获得优秀小百花奖。在得知两人亲姐妹的关系后,团长让她们搭档排演了折子戏《送花楼会》,参加当时的浙江省戏曲小百花汇演。一个是雍容端庄的小姐霍定金,一个是俊雅秀逸的书生文必正,这对姐妹花组合在舞台上反响热烈。此后,无论是观摩演出、公演还是组台演出,这出剧都是保留的压台节目。

  此时的舟山越剧团知道自己已留不住人,由文化局局长陪同,15 岁的夏赛丽离开舟山,进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夏赛丽红了,从香港、北京到新加坡、法国,她在舞台上唱着世人想象中的故事,也在舞台下见识权力与财富。最初的青涩逐渐历练成从容,夏赛丽在浮华的物质背后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

舞袖商界

  90 年代中期,文艺演出的形式进一步丰富。受到港台流行文化和卡拉OK 的影响,曾经火爆无比的越剧市场不可避免地遭受冷遇。“事实上,1992 年的时候演出机会就已经不多了,小百花里,大批新生力量涌入,人才济济,每个演员的戏份都吃不饱。”在走过一段辉煌之路后,夏赛丽陷入了无戏可演的困境,现实让她在固守本业和顺应潮流做出抉择。

在朋友的推荐下,她选择了经商,从事当时还是冷门的房地产。

   “投身房地产,并不是冲着钱。我从十几岁开始就没穷过。除了津贴,那时候出盒带也有收入,早就是万元户了。”十年风云看尽,夏赛丽认为自己过了追名逐利的阶段,在她看来,做房地产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也是对自己新的挑战。

“其实艺术都是相通的,建筑和戏曲一样,也是一门艺术,做房地产不仅仅是用钢筋水泥搭建一个立体空间,也包括了社会学、美学等很多学问。以前我一直在全世界各地跑,对各国的建筑美学也有一定的理解,也很自然地想把这些想法表达出来。”1994 年,夏赛丽在创办了美达房地产公司之初就提出了“文化房产”这个理念。

90 年代峥嵘初具的商品房热潮中,杭州的房地产市场竞争激烈。夏赛丽又仿佛回到当年的艺训班,一切从头开始,一张房地产经纪人证书,她考了94 分。

第一个项目是如今杭州艮山路上的京惠花园,“现在想想也蛮可怕的,我刚下海,在市场的低谷时期就做了一个8 6 千平方米的楼盘。”为了设计一套好的方案,无论是户型、外立面、景观,夏赛丽亲自把关,常常跟设计师探讨到深夜,有时候连设计院的大门都关了,她就仗着自己练过十年功,翻墙出来。

学苑春晓、丽阳国际、五月香山、天成嘉苑……随着这些房产的开发,夏赛丽在杭城的房地产市场站稳脚跟,而她鲜明的个人特色在建筑气质上得以体现。

  “有人说一看我的房子就知道是女人做的。也许是因为搞过艺术,比较敏感,我对一个地块价值的感性认识总是比较准确。”在偏远的杭州小和山,夏赛丽拿了一块别人都不看好的地块,做成“九月森林”别墅园,只是因为那里树木繁茂,让她想起了回家的路。

“以前的房子仅仅追求居住功能,后来开始追求服务、物业的功能,到现在,房子应该是追求文化功能,体现业主的个人品味和精神需求。”

  夏赛丽这么解释她的“文化房产”概念,在如今新开盘的楼房里,夏赛丽会举办茶道、花道、香道等各种文化表演,“想让业主一进来就感受到和别处不一样的气氛。”

  由于理念相近,夏赛丽和前绿城房地产集团董事长宋卫平私交甚笃。“我们都是完美主义者,不满意就要自己拿榔头敲掉。”2008 年,夏赛丽与绿城合作开发了丽园项目。当时,宏观调控已行至深水区,夏赛丽经过九十几轮的投标,毅然拿下该地块,因为它“位于南宋遗址之上”,浓厚的历史积淀让她觉得“有故事可写。”她甚至专门请人为丽园写了一本追古溯今的传记,书中插图上,她和姐姐何赛飞穿上戏服顾盼生姿,仿佛时光流转,历史和现实重叠在一起。

  “我不觉得这些是很辛苦的事,做房子和越剧一样,都是艺术创作,是我喜欢做的事。”一瞬间,夏赛丽仿佛重新回到灯光下的舞台。

能源新梦

在房地产持续宏观调控之下,赛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巩固地产业务的同时,也开始有策略地调整资金使用投向。

  2005 年,赛丽集团投资的岱山县美达衢山风电场开始兴建,这是浙江省发改委批复的第一个风力发电项目、当年的浙江省重点工程之一,也是浙江省发改委第一个立项的低碳经济项目。2008 年,这个总投资4.5 亿元、总装机容量5 万千瓦的风力发电场在衢山岛启用。

“三四岁时就跟着外婆信佛教、拜菩萨,以前看新闻说有矿难,死了多少煤矿工人就很难过。”夏赛丽自认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和环保主义者,风力发电的低碳节能理念令她心生向往。“我一直在做一些调研,已经跑过浙江的不少地方。我了解到,10 兆瓦的火力发电量,会产生8 万吨废弃物,但省内目前只有长兴有一家生物质发电厂,是远远不够的。”夏赛丽感觉到,浙江省越来越注重生态质量,而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则是浙江省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合作发展的重要领域。

2005 2 月国家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对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风电是社会成本最低的发电方式,但一次性投入非常高,回报又很慢。美达衢山风力发电场项目用了8 年左右才收回投资。这在当年,如不是心中的环保理想,怎么比得上房地产来钱快呢。”夏赛丽说。

2005 年开始,夏赛丽开始了她的第一次海岛开发。

“从西班牙进口的50 多米长风机叶片,一片就能装满一艘小运输船,一片一片地从上海港口运过来,因为岛上的码头比较小,吨位不够,大船靠不了岸。”回忆项目的前期,夏赛丽感慨万千,“幸亏当地政府支持,帮我们又找了两条船包下,才加快了运输速度。”叶片运上来了,还有更大的塔筒、风机都需要装在山顶上。这时问题又来了,由于塔筒太大,山路的转弯半径不够。没办法,只能一边开山,一边一点点往上挪。“海岛开发就是这样,会有很多意料不到的事。”夏赛丽说,“最大的问题是交通和台风。”

2013 年,美达衢山风电场项目一期实现总产值8598.1 万元,在全省风电同行中继续保持总发电量和经济效益名列前茅。目前,夏赛丽已经签订衢山风电场项目二期协议,计划在2014 年底完成所有前期工作。

  同时,夏赛丽还透露,最近她一直奔走在浙江省松阳县和云贵川等地,为生物发电项目选址布点。这是她准备着手进行的新项目,包括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水力发电、海洋能发电等等,一系列的洽谈工作正在进行中。“目前已经和贵州毕节、浙江松阳签订了3 份生物质发电项目协议,未来可能会有进一步合作。”

文化传承

接下来的十年,按夏赛丽的话来说,更想做一些与文化传承、交流有关的事。“我始终认为我是一个文化人,而不是一个生意人。”在杭州的南宋御街,夏赛丽有一个自己的美术馆,已举办了多次艺术展览,“纯公益性质,每次办展都是亏钱的。但是我就是要告诉大家有这样一个载体,让老百姓来观摩艺术。”

如今,她打算将艺术展览带回家乡。

“公司已与舟山港综合保税区达成协议,投资约5 亿元,打造舟山文化保税孵化区。”夏赛丽说,这将是继上海外高桥文化保税区、北京天竺文化保税区之后,国内第三家文化保税区。

她计划在舟山文化保税孵化区成立专业管理公司、贸易公司、拍卖公司进行运营,通过文化保税,举办海内外特别是国外文化艺术品巡展和拍卖,各类文化艺术品的交易商务活动,作为海内外画廊、美术馆、艺术基金、博物馆、私人藏家展示销售窗口,各类海内外文化艺术品销售展示中心,形成海内外文化艺术大卖场。同时,舟山的观音文化、海洋文化、渔民文化,都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走出去,促进跨境文化的交流,提升舟山的文化软实力。

回报家乡,是我们很多舟商的一种共同情结。”夏赛丽曾听南京市舟山商会的一名企业家说,想把自己的产业搬回舟山。他认为舟山适逢前所未有的机遇,以后即便自己退居二线了,产业能在家乡延续,这样才放心。

  去年6 22 日,杭州市舟山商会成立。夏赛丽带着近70 家成员单位负责人,先后回舟山考察过好几次。在外舟商回归,已不仅仅出于对家乡的回报,更多的是一种潜在机会。“2014 年是新区招商引资年,对于舟商来讲,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来了,投资环境肯定比外面要好。”夏赛丽认为。

  事实上,作为“杭漂一族”,夏赛丽自己已经这样在做了。除了目前在舟山投资的4 个项目,今年,她还计划把赛丽大厦(总部)项目搬到舟山来,“说实话,一些外商对舟山新区的需求还不是很了解。”作为舟山籍企业家,夏赛丽希望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通过中欧EMBA、浙商理事会等平台,宣传和推介舟山群岛新区。

记者手记

女神夏赛丽

会有人不喜欢夏赛丽吗?我表示怀疑。

采访前等候在会客室,夏赛丽笑吟吟地跑过来,“你们等下哦,我衣服上有块脏东西,去洗一下,马上。”自然得好像昨天才刚见过面。

跟她谈话更是种享受,那眼神真诚得她说什么你都照单全收。

“我做人很知足了,见过那么多比我有钱的,人家穿着T 恤牛仔,我有什么资格穿得珠光宝气的,我就是群体中的一员而已,就是这么看待我自己的。”——嗯,真有道理。

“其实我是一个环保主义者。”——是吗?女神好棒!

谈话一个小时,其中60 分钟我是夏赛丽脑残粉。

当然了,作为一个龟毛又挑剔的处女座财经记者,我在写稿途中严肃地搁笔了,怎么回事?没有揭短和鞭挞吗?这可不是我的风格……

思考了三秒钟后,我放弃了。谁让她是女神夏赛丽呢?

同归域:游牧文明与海岛文明的撞击之痛

作者:郑永骥 文章来源:舟山日报 更新时间:2015-5-13

  一、南明朝漂在海上,为一场悲壮惨烈的牺牲做了铺垫

  1651年,辛卯年。大清顺治八年,南明永历五年。

  此时,离崇祯皇帝煤山自缢已经过去五年了,大明王朝早已是倾倒之大厦,只有南明的几个小朝廷在风雨飘摇。满人的铁蹄踏破了当年太祖朱元璋征战过的每一寸土地,清军的弓箭将八旗子弟的荣耀射满了每一座城楼。历史的车轮,已经驶入了另一个时期。

  是的,清军的攻势已经难以抵挡,再快的双腿也跑不过他们的战马,再锋利的剑也敌不过他们的弯刀。撤退、撤退、撤退……先祖用汗与血打下来的山河就这么被烽火燃尽,山丘、盆地、平原……

  然而,哪怕是风雨中的小草,也有不屈的脊梁。南明的小朝廷还不放弃,为气节,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凡是日月星辰能照耀的地方,那就是我大明的领土,只要在我大明的领土,作为大明王室后裔,就绝不向外族屈服!既然在陆地上打不过,那就去江河湖泊里打;江河湖泊里打不过,那就去更广阔的海洋里打!

  于是,以鲁王朱以海为代表的一支,坐船漂到海上,逃到舟山。这个场景是否似曾相识?公元1129年,南宋高宗皇帝赵构,为了躲避金人,也是漂泊海上,“海为金汤,舟为龙殿”。历史和人们开了个玩笑,眼前的清兵,不正是当年女真族之后?他们比百年前更剽悍,更智慧,他们的首领也比自己的祖先更懂得治世之道。而风雨飘摇的明朝宗室,不也正如当年的宋朝?

  游牧文明似乎一直跟农耕文明过不去。自秦朝起,这些骑马放牧的人就一直觊觎中原地区。为了抵御这些野心勃勃的马背上的民族,秦始皇将战国时期的长城连接起来。但看似坚不可摧的长城没能抵挡住他们的步伐。除了汉武帝北击匈奴之外,中国历史上再没有像样的胜利了。而到了宋朝,契丹、女真、西夏,哪个不是在马背上以刀舔血?后来,蒙古人更是长驱直入,锐不可当,直接将整个宋王朝送进了坟墓里。手里的刀一挥,就割断了整个民族的文化,也割痛了整个文明的记忆。

  如今,南明所能依附的,也就仅有这一片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大海了。这里曾经是被郑和征服过的区域,是外域的奇珍异宝贡入京城的必经之所,是送上珍馐美食的财富之地,当然,也曾经是倭寇前来骚扰的通道。为了禁止私人海上贸易,明朝曾实施“海禁”,这一纸禁令如同一个枷锁,锁住了大明朝走向世界的脚步。现在,他们不得不走进这里,没有郑和出海的凌云壮志,也没有再去玩乐的心思,只有保住这最后的珠玉,或者说,为后世子孙留下这文化一脉。

  南宋朝漂在海上,不仅躲开了女真人弓箭的威胁,还给了他们最终反扑与议和的机会;南明朝漂在海上,却是为一场悲壮惨烈的牺牲做了铺垫。

  二、屠城,这种最古老、最野蛮的行为,成为文明世界最不耻的兽行

  八月二十二日,海面上大雾弥漫,前方一片模糊,如同南明朝迷茫的前路。而这片雾,也在酝酿着一番雷电风云。

  这个时候,鲁王朱以海早已获悉情报,清军将分三路进攻舟山定海。为保舟山,鲁王协同张名振、张苍水等北上,攻打吴淞以牵制清军。但是,他们小看了清军,没有留下足够的兵力守卫定海。趁着夜色,清军摸上了定海城西的螺头门。等到明军发现,已经为时已晚。明军守将阮进想仿效当年周郎火烧赤壁,以火攻敌。可他没有料到,当年火烧赤壁,刮的是东风,火势正好顺风,才能将曹军烧得片甲不留,可现在,正好是逆风!熊熊大火不仅没有伤到清军分毫,反而将自己人烧得损失惨重。

  这真是天要亡我大明!

  清军一看,乐开了花,如潮水一样登陆。到了陆地上,便如鱼得水、如虎添翼,一路杀来,转眼就逼到了定海城下。

  守城的将士们怎会坐以待毙?拿出全部火药,架上火炮,狠狠地打!可身处孤岛,后继无援,最后,火药也用完。这个时候,就有人在心里嘀咕了,面对凶狠的清军,火药是最厉害的武器,现在这个最厉害的武器都没了,剩下的,就只能白刃战了。可这帮清军把整个大明江山都占领了,刀快箭疾,光凭咱们,怎么可能是对手呢?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赶紧做决断,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产生这种想法的有两个人,一个叫邱元吉,一个叫金允产。“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当年文天祥被俘后坚贞不屈的写照,今人每每念及此诗句,都不禁肃然起敬,感慨不已。但生与死的抉择并非只是写在纸上的,而是透过硝烟弥漫的战场直指人心,如鬼魂一样拷问着,越是关键,越是危险,这种拷问就越有效,越明晰。

  还等什么,开城投敌吧,不就是学学吴三桂么,这有何难?于是乎,在邱、金二人的引导下,清军入城了。时间被定格在九月二日。

  不,还没有结束。只要有一人在,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抵抗就不会停止。激烈的巷战开始了,刀光剑影惊天动地,呐喊声响彻整座定海城。这一仗,直杀得血流成河,悲壮无比。

  但还没完。想那清军,自入关以来,浴血奋战,攻城略地,如今大明江山已尽数归于我手,尔等身处一个小小的孤岛还敢负隅顽抗,简直不识时务,逆天而行,这种行为该怎么办?

  怎么办?在扬州怎么办,在嘉定怎么办,在这里就照办!

  就这样,一万八千余军民被清军屠戮,有的还没等清军的刀砍来,就先自杀殉国了。尸骨相枕,从房屋里延伸到街道上,从街道上堆积到井水中,整座定海几成空巷!大火昼夜不息,整座古城毁于一旦!

  屠城,这种最古老、最野蛮的行为,给征服者心理上带来最优越的征服感,给被压迫者心理上带来最大的威慑力,却将生命的尊严踩在脚下蹂躏,成为文明世界最不耻的兽行!

  潮水拍打着礁石,激起的浪花在残阳下映出血红的黎明。

  三、壮士同归,它不只是地理位置的同归,不只是同归于一处坟冢,更是精神上的同归,同归于“仁”这个原因

  满人毕竟是敬重英雄的。辛卯屠城之后,一万八千具尸骨怎能曝尸荒野?宁波府经历乔钵,将尸骨搜集火化,合葬于龙峰山,竖起一块碑,上书“同归大域”四个字。后来,定海知县缪燧重修同归域。后世几经修筑,祭祀不断。现在的同归域,坐落于龙峰山南麓,海山公园东面。墓坐北朝南,墓丘为半圆形,墓顶砌成六边锥体形。一万八千具尸骨,一万八千个忠魂,在此长眠安息。在抵抗外族入侵的历史上,书写了浓重的一笔。

  说来也巧,就在同归域的不远处,是清朝定海知县姚怀祥殉难处。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军攻陷定海,姚怀祥投入梵宫畔之万公潭殉节。在定海城的另一侧,竹山门,鸦片战争第二次定海保卫战,定海三总兵奋力抵抗侵略者,壮烈牺牲。而同归域的边上,正是烈士陵园,烈士们葬在这里,依旧守护着祖国的海疆。

  忠魂各遂当年志,白骨同垣万古香。历史总是创造巧合。

  我为“同归”两个字而着迷。每次看到这两个字,脑海中总是出现众人前赴后继、携手共死的场景。“同归者,何归哉?归于仁而已矣。 ”这是缪燧在《同归大域碑记》中对二字的注解。孔曰成仁,“仁”字构成了中国传统道德与文化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当年定海军民舍身殉国以成仁,修同归域也是为了仁。它不只是地理位置的同归,不只是同归于一处坟冢,更是精神上的同归,同归于“仁”这个原因。不仅仅是这一万八千个人,还有更多为了“仁”而九死不悔的人。正如孔子周游列国,明知无法说服诸侯却依旧初心不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将自己的殉道精神牢牢植入民族记忆里。一个“仁”字,就是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代表。

  如今,再度漫步至同归域,满园安宁与荒凉,坟冢沧桑,黑白满目,没有当年辛卯之役之惨烈,仿佛一切都在那一个时间点终止,终止于最后一发炮弹,最后一次呐喊,最后一滴鲜血,以及最后一个眼神。时光流转,大明不在,大清不在,但继承文化衣钵的人还在。城可破,国可亡,人可灭,但精神不死,文化长存。

  时间再回到1651年,农历九月二日,定海城陷落的那一天,鲁王朱以海从吴淞回师定海救援。又是在螺头门,潮水如着了魔一般,阻碍着船只靠岸。朱以海仰天悲叹,泪水横流,眼巴巴地看着定海城被大火吞噬。无数星火冲上天空,向死而生。

风浪中的祭祀文化

作者:袁甲 文章来源:舟山晚报 更新时间:2015-5-13

  人类对海洋几乎仍处在“无知”的状态,但舟山人却生在海边、以海为生,海洋给了我们丰厚恩赐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而其中感触最多的应该是舟山渔民了。

  因此,自古以来,在我们舟山的各个小岛渔区都形成了大同而小异的渔业传统“礼”俗,这个礼,主要是指信仰和祭祀,当然也包括一些忌讳。

  当舟山的家家户户在过年时享受丰盛的海鲜大餐时,是否也会想起舟山的一些老传统,想想我们的食物从哪里来,想想我们自己从哪里来?

  走过不少舟山的渔村,粗浅地归纳一些有趣的礼俗,算是一种知晓和传承吧。

  海和龙王第一重要

  最初,舟山渔民祭祀海神,海神是什么?也没有人能说清楚了,渔民就是在汛期来临出海前“任性”地祭拜着——虽然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需要你的保佑。

  久而久之,有了一种对海神的粗犷称谓:老三。舟山人都知道“老三”这个方言背后的复杂含义,这个称谓非常符合舟山渔民的性格。

  那时,“老三”多被认为是海上的游魂,是这些游魂掌控着海洋的丰富和风险,因此祭海就是祭老三,老大在船上烧香拜神烧纸后,还要捧一杯酒撒入海中,割一些肉投到海里。让老三吃饱喝足了,就会帮助这些在风浪中讨生活的子民了。

  后来,祭海活动逐渐从个人行为演变成集体行为,并且日益盛行,每逢开洋,整个渔村的渔船就汇集到村子的港湾中,共同祭海,除了一些传统的礼仪程序,还会有舞龙舞狮踩高跷等各种传统表演,并请来戏班子开大戏,演上三天三夜,其热闹程度毫不逊色于过年和庙会。当然,这种祭祀的高潮出现在解放前,新中国成立后,祭海被视为封建迷信慢慢被取缔了。

  年年祭海,却不知道海神是谁?这不是件很尴尬的事吗?于是,龙王就变成了海神,这是自然的,龙作为华夏的图腾,到处都可以成为神,况且龙王主宰着海洋,一直是传统的传说故事,渔民逐渐认识到,祭了那么多年的海,其实不就是祭龙王嘛!所以如今舟山的祭海活动,主要祭祀的就是龙王。

  每年立夏前夕,渔民会在各自的船上请龙王,打扫船舱,请来龙王,供奉一番后再送走,以求保佑满载而归。

  五花八门的船官菩萨

  舟山有句老话叫:“三寸板内是娘房,三寸板外见阎王。 ”可见船对渔民来说,那是最重要的生活生产场所,既然如此重要,那也得有神祗来保佑一下吧。

  海有海神,船也得有船神,就是船官(关)菩萨。祭祀船官菩萨,一般都是船老大的事儿,旧时,舟山很多渔船的后舱,都设有专供船官菩萨的神龛,美名曰圣堂舱,尤其在新船下海的第一天,隆重地供祭船官菩萨,那是一定不能少的仪式。

  有趣的是,在舟山,船关菩萨还分男女,大对、背对船一般供奉男菩萨,金塘流网船和枸杞小对船习惯供奉女菩萨。

  那么问题又来了,船官菩萨是谁呢?其实,在渔民自己的心里,船官菩萨都是由真实的人化身而来的,因此,船官菩萨就变得五花八门了,各地都可以按自己的想法给出一个合适的答案。

  最普遍的说法是,男菩萨是关云长关老爷,所以叫船“关”老爷,女的是寇珠寇承御。对关云长大家都很熟悉了,寇珠是谁呢?就是那个《狸猫换太子》中,救下宋仁宗的人。在海洋渔业生产中,渔民相互之间需要很多照应和帮助,这让义气和舍己救人的精神成为海上最重要的品德,而关云长和寇珠正是这两种精神的典型人物,理所当然成为船官菩萨。

  也有渔民认为船官菩萨是鲁班师傅和顺风娘娘,他们认为船是鲁班第一个造出来的,并同海龙王斗法,才征服海洋,所以拜他为船神,而顺风娘娘是虚化的人物,保证船只航行的顺风顺水,听起来是不是也很有道理?

  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杨甫老大和妈祖娘娘。妈祖娘娘就不用介绍了,舟山的众多天后宫就说明了妈祖信仰在舟山渔区的流行,而且民间传说妈祖的捕鱼的本事非常高超。杨甫老大又是谁呢?他的原型是个舟山人,是岑港老白龙的化身,曾经帮一个寡妇捕鱼发了财,渔民供奉他以求丰收。

  看出这些船官菩萨的寓意了么?不管是精神、工具还是成果都是渔民们以海为生的最根本要素,哪一种信仰都不能抛弃。

  以前,船官菩萨边通常还会有两尊木雕小神像,分别是顺风耳和千里眼,其意义也不必多说了。不过现在的渔船上装圣堂舱的很少了,但渔船遇险时,渔民向菩萨许愿求救的习俗还是很普遍的。

  谢洋之事不能少

  出海要祭海祈求平安丰收,那么到了鱼虾满舱靠岸的时候,自然也不能忘了是上天给了我们这些恩赐,于是“谢洋”的礼俗由此而来,这个意思和舟山的“谢年”是差不多的,是人敬畏自然并与之和谐相处的一种仪式。

  而事实上,谢洋最初是舟山渔民一个渔汛生产期结束返航回岸的专用词,谢是辞别的意思。谢洋后,需要休憩和娱乐,旧时这些活动通常和祭祀酬神相联系,就像庙会一样,于是“谢洋”,就成了汛期后结束酬神活动的一个代指名词。

  谢洋的对象那可就多了,渔民心中想感谢的那位神祗,就会成为谢洋的对象,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妈祖娘娘、湖里老大、关老爷、太平神、康府侯王……总之,要找一个神明来感谢,并保佑未来的丰收。

  一般,每年夏至是春夏汛谢洋最晚的日期,而秋冬汛谢洋则往往和冬至、春节等大节日的各种礼俗结合在一起了。

  谢洋的形式颇为丰富,也没有一定的定式,可以在家摆桌供奉、可以在庙中演大戏、可以搞庙会,也可以进行各种地方娱乐活动,比如唱渔歌、演翁洲走书、跳传统舞蹈等。

  其实,谢洋看起来就像节日一样,更多体验的是渔民愉悦的心情,其娱乐的功能性往往要超过酬神的礼仪性,而这恰恰是旧时渔民生活的一个缩影。

  在渔区,这些事不能做

  有信仰,心里就会有约束,而在舟山渔区,有些忌讳的事是千万不可做的,虽然看上去很迷信,但时间久了就成俗了,成为舟山渔区礼俗的一部分,现在来看,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不能在船头解小便,渔民认为这样会触犯海神,带来凶险。

  不管是生人还是熟人,都不能叫船上的人为“老板”,而要称“船老大”。

  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能将自家船上的锚链搁到别人船上。

  出海的渔船不能搭载女人,渔民认为女人上船不吉利,会带来灾祸。

  船上渔民吃鱼时,忌讳将盘子里的鱼翻身。

  双脚不能甩在船舱外,避免“水鬼拖脚”。

  忌讳头搁膝盖,手捧双脚的姿势,渔民认为这是哭泣的姿势,不吉利。

  忌吹口哨,避免“招风引浪”。

  忌拍手,意味两手空空,无鱼可得。

  家有红、白事未满月的渔民不能上船。

  忌讳七男一女同船过渡,意味“八仙过海”有难头。

  船靠岸不能说“到了”,讳“船倒了”,也怕水鬼跟上岸。

  筷子不能搁在碗上,讳“船搁浅”。

  不能把酒杯、调羹反扣着放,讳“翻船”。

  吃鱼要先吃鱼头,意为头头顺利、一帆风顺。

  剩饭菜倒入海中不能说“倒掉”,要说“过鲜”。

田公岙 大气山谷中的历史疑云

作者:袁甲 文章来源:舟山晚报 更新时间:2015-5-13

  田公岙绝对是一个会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开阔的山谷中有怡然自得的人家,田园气息很浓,和舟山一般的小山村完全不同。

  对于普陀的百姓来说,这个城市边上的漂亮村子算得上是天然的氧吧,行在其中必定能真实地体会“心旷神怡”的感觉。

  然而,田公岙的来历却少有人知晓,或许它与一个历史公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舟山少有的大气山谷

  田公岙位于展茅的东南侧,从卫星地图上看,普陀的北部,从芦东水库风水岭往北有个巨大的山岙,直通向螺门的海边,而这个山岙的起始点就在田公岙。

  冬天的田公岙相当宁静,清冽的空气和声声鸟鸣仿佛把人带入了世外桃源,过不了多久,田公岙将迎来最热闹美好的春天,到那时漫山遍野都是金黄的油菜花,粉红的桃花点缀其中,小桥流水自不可少,淳朴的农家更添色彩。

  从感官上讲,田公岙也许算得上是舟山最开阔的山谷之一,巨大而平缓的山脉在田公岙两侧舒展开来,把远景分割成蓝天和黛山两部分,大片的田地中和山边缓坡地上聚落着陆家湾、青山、陈家、何家、黄蛇头、外羊岩、里羊岩等小型自然村,小村之间松散而互有照应地联结着,让这个开阔的山谷游离于舟山的那种典型的狭长山岙之外,更像是在大陆的村子。

  田公岙中居住着近两千人,有20多个姓氏的人家以此为故土扎根下来,过去主要从事五匠和种养业,所以这里算不上大富大贵,但宁静而安逸的生活让世代居民都流连于此,不舍离开。

  风景的精华在里羊岩

  田公岙美,最美的地方在里羊岩。里羊岩是一个岙中岙,位于田公岙的岙底东侧,因山中的羊船坑(一个水潭边上有一块很像船的岩石)而得名。

  里羊岩四周的山脉山势奇峻、植被繁茂、奇石裸露,更有水汇聚而下形成小型瀑布和溪流,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森林公园,现在有一个叫金园山庄的休闲农庄坐落其中,而原来这里是张姓人家的聚落点。

  如今住在里羊岩的人家只剩下77岁的张岳信两夫妻,他们守着这块家族的故土,过着自给自足的悠闲生活。张岳信说:“原来里羊岩住着两个生产小队,100多人,现在全都搬出了,来过这里的人都说风景是赞足了,这个大山上有狮子头、叠石岩、猢狲洞等叫得出名字的风景点,往山上爬就能找到。

  尤其是那个猢狲洞,就像一个岩石叠成的天然房子,过去到了夏天的时候,有兴致的村民就会把饭菜搬到洞中去吃,吹吹凉风、喝喝小酒,生活别提有多滋润了。

  现在,里羊岩已经成为舟山人城市周边休闲游的目的地,这里的农庄种植了各色果树,养了绿色原生的家禽家畜,在这里伴着山色泉水幽幽静静地过上一天,会是不错的选择。

  田横五百士的归宿地

  虽然田公岙是舟山排得上号的八十三岙之一,自古在志书中就有记载,但翻遍故纸堆、访遍村中人,仍然无法知晓这个地方地名的由来。只有两点可以确认,一是这里没有田姓人家,二是从人们大量移居此地之前,这里就叫田公岙。

  而令人震惊的是,曾有学者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田公岙就是田横五百士曾经困守的地方,而舟山岛才是真正的“田横岛”。

  这就要先介绍一下田横五百士的历史背景。田横是秦末齐国旧王族,齐王田氏的后裔,是我国古代著名义士。

  陈胜、吴广起义抗秦后,四方豪杰纷纷响应,田横一家也是抗秦的部队之一。汉高祖消灭群雄,统一天下后,田横不顾齐国的灭亡,同他的战友五百人仍困守在一个孤岛上。汉高祖听说田横很得人心,担心日后为患,便下诏令说:如果田横来投降,便可封王或侯;如果不来,便派兵去把岛上的人通通消灭掉。

  田横为了保存岛上五百人的生命,便带了两个部下,离开海岛,向汉高祖的京城进发。但到了离京城三十里的地方,田横便自刎而死,遗嘱同行的两个部下拿他的头去见汉高祖,表示自己不受投降的屈辱,也保存了岛上五百人的生命。

  汉高祖用王礼葬他,并封那两个部下做都尉,但那两个部下在埋葬田横时,也自杀在田横的墓穴中。汉高祖派人去招降岛上的五百人,但他们听到田横自刎,便都蹈海而死。历史上人们就把“高风亮节、铁骨铮铮、不做亡国奴”的最高赞赏送给田横和他的五百士。

  但是,由于《史记》中的记载并不详细,那个“海岛”究竟在哪便成了历史的谜团,而田公岙,可能就是其中一解。

  田公岙可能是历史疑云的正解

  学界一般认为“田横岛”在山东即墨或是江苏连云港,但事实上,田公岙的种种迹象表明田横五百士的最终归宿地就在这里。

  首先,不管是即墨还是连云港的“田横岛”都是弹丸之地,非常小,在古代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时期,没有可能为五百人提供足够多的生产、生活资源和战略据守的要素,但田公岙则不同,它的东面倚靠着海拔四百余米的数座山峦,西面不远处是本岛主峰,这两处山峰都具军事上的重要价值。而山岙之中,则见草木蓊翳,地土肥腴,且水源也甚为丰盈,尤宜耕作樵牧。

  其次,称齐王田横为田公,是春秋以来称呼诸侯大国国君名讳的通例。因为田横身后无谥号,且西汉王朝已经建立,不能再冠以“王”名,所以简捷地以“田公”称之,是合乎当时礼制的。这也能解释田公岙中为何没有田姓人家的疑问。

  而且,田公岙中原有田公庙,可是从地方旧志有记载起,这一座古庙的建造年代、所祀之神均已无考,田公究竟为何方神祗,成为后世难以破解之迷。

  不可思议的是,田公岙有一句世代相传的民谣:“大展田公岙,五百亡汉佬。”民谣的含义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但若对上田横五百士的故事,也就顺理成章了,这里可能是以“亡汉”指称五百壮土追随田横投海的行动。

  虽然,这种说法至今未登历史学界的大雅之堂,但是任何可能性都是存在的,还靠后人的考证和发掘,若田公岙最终能与田横五百士相连结,将会是田公岙的莫大荣幸。

当然,不管这种理解到底是不是史实,在探访田公岙时,也不妨了解一下田横五百士的历史,带着一颗怀古崇敬的心走进这里,让美好的风光和情怀的底蕴相融,这将会带来更好的体验。

岱山沙洋晒生:老字号的新思路

作者:陈佳雨 文章来源:《舟商》杂志 更新时间:2015-6-5

  2007 年前沙洋晒生的市场售价是每斤5元,到2014 年上涨到每斤20元,市场供不应求。

  沙洋晒生身价大涨背后的操作者,是岱山县兴丰沙洋花生专业合作社社长张安芳。就在去年底,合作社使用的商标“沙洋沙珍”通过了浙江省商务厅组织的第四批“浙江老字号”认定,这是同批次中舟山唯一一家获评“老字号”的单位。

  被低估的价值

  所谓“沙洋”其实就是个地名,即岱山县岱东镇旅游景点鹿栏晴沙所在地后沙洋。而晒生就是一种花生的生产工艺——经过晒制后的花生,以其颗粒饱满、鲜美可口、贮藏简单、携带方便成为岱山著名的农特产品。

  沙洋花生是岱东地区尤其是沙洋地区多数农户的主要种植品种,种植面积 2500 余亩,当地有1000 多户农户从事这一行业。这种自给自足的花生种植需求,自古延续至今。到现在,随着花生收购价格不断攀升,加上难得的先天环境优势,逐步演化成一种商业自觉,形成了花生种植产业。

  张安芳捧起一把泥土,扬了扬,泥土纷纷从指缝间漏下 :你看,“这个是沙壤,透气透水,长出的花生籽粒饱满,不易腐烂,而且因为沙土松软,很好采收,去年每亩产量达到 700 斤。 张安芳告诉”《舟商》记者,正因为沙子通透性比较好,花生才能长得比较茂盛,同时沙土里面含有海洋生物所特有的磷、钾等营养元素,所以种出来的花生皮薄,籽粒饱满。更加难得的是海沙种出来的花生水分更加充足,口感也有一种天然的咸鲜味。

  但长期以来农户们习惯于散种、散收、散装、散卖,销售以本地市场为主,受传统的生产与经营方式的局限,生产规模停滞不前,产品销路难以突破。

  产业化契机

  2003 年,张安芳辞去岱东镇北一村银杏厂厂长职务,投入资金 20 余万元,创办了岱东镇兴丰果蔬制品厂,开始尝试沙洋花生产业化经营。

  最初几年,每到收获季节张安芳从各家农户处收得花生,经过加工之后,再销售到定海、沈家门等地,年产值也有30 余万元。然而他觉得沙洋花生的价值依然没有得到提升。“10 3 斤从农户处收购上来,加工之后卖出去的价格是每斤5 元,赚的是辛苦钱。”与此同时,张安芳看到,随着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原先编织袋包装已经跟不上市场需求,不仅如此,没有商标也成为一个致命伤,让沙洋花生的身价始终停滞不前。

  2005 年,张安芳开始对沙洋花生包装进行革新,请来专业包装公司设计了一个2.5 公斤装的纸箱,与原来的编织袋相比,无论外观、携带还是存放等方面都精美了很多。同一时间,张安芳开始向国家商标局申报“沙洋沙珍”牌晒生商标。“‘沙洋沙珍’是沙地里的珍珠的意思,寓意很好。”此时,张安芳对于沙洋花生产业化前景充满信心。

而真正有所改变的是2007 年下半年,岱山县供销社有意在沙洋花生种植户中建立专业合作社,张安芳将自己的果蔬制品厂入股参加了花生专业合作社。2007 12 月,兴丰沙洋花生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张安芳被推选为理事长,专业合作社有了供销社的“娘家”,这让张安芳更有信心,“一方面合作社的成立让花生收购有了稳定的来源,另一方面供销社的平台也有助于拓展花生的市场销售渠道。”

  专业合作社建成后,当地的种植户对花生进行简单粗加工后形成半成品,再由合作社收购后进行成品生产,采用“专业合作社+ 加工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进行统一包装、统一检测,最后进入市场。

  张安芳为此再筹资金翻建了厂房,购置检测设备,实行标准化生产。不仅如此,还在源头上严格控制农户化学制剂和肥料的使用,推行使用生物农药和肥料,实施无公害化生产,聘请专家对合作社社员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引导社员对低产田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这个“东风”在张安芳眼中就是沙洋花生的品牌,经过多方努力,“沙洋沙珍”牌晒生终于获得国家商标局批准,同时取得了省质监局颁发的QS 认证。

  新市场渠道

  品牌有了,生产工艺规范了,关键还要看市场渠道如何拓展。

  张安芳的做法是在不断拓宽市场渠道的同时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因此为沙洋晒生申请了“浙江老字号”。“这块牌子对沙洋花生的作用无异于广告推广,在市场中能很好提高产品的文化内涵,进而提高其附加值。”

  事实确实如此。在有了自己的品牌之后,沙洋花生的产品附加值得到了大幅提升,收购价格一路攀升,去年收购价格达到每斤10 元,与2007 年时的10 3 斤相比,整整提高了3 倍。而加工后的晒生批发价格更是达到每斤18 元,市场销售价格达到每斤20 元。“去年加工量达到10 万斤还供不应求。”

   不仅如此,张安芳还在花生品种、包装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其附加值。“在小包装的基础上看,去年还将新培育出来的品种‘黑珍珠’进行罐装生产,罐装3 斤装批发价可以卖到110 元,市场销售价格达到150 160 元,去年春节一度供不应求。”张安芳告诉《舟商》记者,以前沙洋花生一般作为普通的下酒菜或者休闲食品,在菜场或者小超市论斤散卖,如今经过品牌包装,已经进驻大型超市和农产品商店,成为了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

  即便如此,沙洋花生主要的销售市场依旧是舟山地区,如何将花生卖到周边市场及外省市?张安芳的想法是,除了布局传统销售渠道外,还要重点拓展电子商务渠道。“现在我们的产品在淘宝上也有了自己的店铺,为下一步电商推广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