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资讯 -> 海洋旅游 -> 正文

《专业咨讯》(海洋旅游)第七十二期

时间:2018年09月13日 00:00  作者:  点击:

白泉老街的繁华旧梦

嵊泗海岛网红无人村对外开放 “绿野仙踪”寻觅者多了既喜且忧

为你盘点岱山最适合拍照的五个地方

1937年,英兵乘军舰来普陀山游览

百年以来,定海人的英语情结

画家叶浅予与沈家门渔港

定海古戏台

存德堂:悬壶济世 独树一帜

“钟”其一生匠心坚守——走近古董钟表修复师王长安

 

白泉老街的繁华旧梦

每个人,梦里都有一条老街,这老街,一直牢牢记在心里,生根发芽。因为那是故乡的老街,儿时踩过的每一块青石板,抚过的每一片墙瓦,都深深烙在记忆里。时光就是这样的有情有义,当你无法再回到从前时,它便会把过往的点点滴滴,悄悄植入你的梦里,无数次地撩拨你,重回它的怀抱。

  在定海区的中北部,有一个镇,因为清澈纯净的湖水,而得名白泉。白泉的淳厚古韵,还离不开一条古朴悠长的十字路老街。若要追源溯根,这里有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为舟山五千多年文化史翻开了首卷。老街无语,它和那块伫立在街边的十字路遗址石碑一样,静静地轮回了多少个春夏秋冬。

  十字路老街,千年沧桑,源远流长,形成于宋代,鼎盛于清末民初,由直横两条街,交叉成“十”字形状,故名十字街。河街相临,水陆平行,横街紧靠万金河,从金林水库下,一直延伸到白泉浣青溪;直街一路通往白泉岭水库下,大约千米,长龙般静卧着。记得儿时去学校读书,每天步行必往返于这条直街,记忆中的直街,似乎很长很长,沿路细数着踏过的青石板,总感觉走不到尽头。十字街交叉位置,即是老街中心,也是目前保存下来较为完整的古街区。街两边为青砖灰瓦、两层或单层的木结构老房子,一楼商铺,二楼住人;有些老房子为前店后院式,临街一面开设店铺,内有堂前、作坊、院落。直街实际并不是完全笔直,期间延伸出众多巷陌里弄,宽窄相间、错落有致。曾经的老街,市井喧嚣早已褪尽,沿着寂寥的巷弄,随意便可拐进一座老宅,四合小院,多为一进,由台门、正厅和两侧厢房组成,正厅与厢房以回廊贯通。高耸的台门、微翘的檐角、雕花的廊柱、镂空的窗棂,像是被时光封存的味道,处处透着古色古香。

  如果时光可以回转倒流,穿越历史,再现往夕,十字路老街的热闹与繁盛,亦似一卷流动着的“清明上河图”。光绪年间,白泉以十字路为中心,形成规模集市,商贸兴旺,是定海东乡诸庄主要贸易区。那时,街头巷尾,人来车往,络绎不绝;若是遇上集会或是庙会,街市更是热闹非凡,熙熙攘攘。据定海名儒乡贤王亨彦所著《定海乡土教科书》载:“白泉土广流长,夙推沃壤,十字路街市廛错杂,贸易颇盛……居民以殷富闻。遇歉岁,邻庄之乞籴者,络绎于途。”民国时,白泉亦成为东乡闹市,商贸要地,商贾云集,物流通达。十字路街市曾云集了粮油加工、南北杂货、食品糕饼、烟酒糖果、印染纺织、布行百货、中西药铺、咸鲜水产、饭馆茶楼等特色商铺。据资料载: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白泉境内有各类店铺作坊65家,而一半以上集中于十字路街市,如当时有名的协成酒坊、源春和油坊、树德堂中药铺、泰昌南货店等。

若闲步于十字路老街,你会发现,每一座老房子都雕刻着时光遗落的痕迹。不经意间,推开一扇虚掩的木门,斑驳的灰墙上爬满了青藤枝蔓,墙垣檐角虽老旧剥落,但屋内中堂屏风上却残留着一些文字:“凉秋月夕,桂子婆娑,吾族老稚谈桑麻,讲诗礼,风流遗韵,历千百年来如旧……”字里行间浸透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如果说,商铺林立、庭院深深,曾是十字路老街的精华所在,那么万金湖水就是十字路老街的灵气所聚。十字路老街旁,曾有一条溪流,清澈见底,名万金湖。唐时,白泉属富都乡,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丰富。宋《乾道四明图经》载:“富都湖,在县东北八十里,旧名万金湖,周迥三十里,溉田二百顷……”《宝庆四明志》载:“富都湖……潴水之所狭甚,而泉涌其间,旱车辐凑,未当减少。”至元大德《昌国州图志》,虽将万金湖改作白泉湖,但万金湖地名却一直沿用至今,如万金湖路、万金湖庙、万金湖庵……万金湖畔有一口深水井,唤作万金湖井潭,四季清泉喷涌,长年不枯,且水质甘甜,夏如冰水,冬如温泉。万金湖井潭,今尚存,附近的居民仍把井水当作饮用水,在井四周常年围满了洗衣、洗菜之人。曾经,我和母亲也常常到万金湖井潭打水洗衣,我一直诧异于这井水缘何如此清澈?虽紧临一条已染尘埃的河流,且周边时有生活垃圾,唯独这万金湖井水,却仍然澄澈如净;也许,这正是生生不息、绵延流长的源头活水,千百年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乡民们沿水而聚,缘井而居,井宅相依,井坊相应,这也是民间最朴实自然的风景。如此好水,使得白泉出产优质酒水,在宋宝庆《昌国县志》就载:“昌国有酒坊12所,白泉坊居其一”,足见,民间酿酒习俗早有渊源,每逢岁末,家家都自酿“白米酒”,用糯米作原料,蓼草作发酵剂,取万金湖井潭水,混合发酵酿造而成。品一杯“白米酒”,口感醇和、馥郁芬芳,即源于天然的馈赠,又弥散着岁月的醇香。

  许多年后,十字路老街,依稀旧模样,老街石凳上坐着的阿太、阿公们,仍是这般惬意地晒着太阳,悠闲地聊着天,亦不会惊讶于时光的流逝。此刻,细碎的阳光,透过瓦当,落在檐下,在青石的缝隙里,长出青翠的野草。循着老街的呼唤,缓缓而来,有一个声音告诉你,这不仅是千年的老街,也是你的故乡,此后灵魂在这里留宿,再也不会因你曾是过客而迷惘。记住那些怀旧的片断,还有那遗留在青石板上的淡淡乡愁吧!

 

嵊泗海岛网红无人村对外开放

“绿野仙踪”寻觅者多了既喜且忧

“古藤、老树、绿野,小桥、流水、人家,这正是我梦境中的诗和远方。 ”6月23日上午,离开了嵊泗县嵊山镇后头湾,来自河北的游客张萌在留言簿中留下了自己的感受。

  今年6月起,在网络上走红多年,被网友称为“绿野仙踪”的嵊山镇后头湾无人村正式对外开放。古老、神秘、幽静的小渔村很快吸引各地游人,在给大家一饱眼福的同时,也给村民们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但随着游客的增加,有人担心,这种开放会不会破坏无人村的静谧与安宁,会不会给生态环境带来损害?

后头湾位于嵊山岛东北面,原本是嵊山镇居民居住的主要区域之一,最多时住有400多户村民。上世纪90年代起,村民们陆续搬离,2002年,后头湾整村搬迁,撤销建制归并至附近的民富村。废弃的老屋任由爬山虎等植物慢慢将其“吞噬”。2015年,一名摄影爱好者拍摄的一组绿藤遍野、静谧荒芜的后头湾荒村美景照片在网上流传,这个静寂了多年的小渔村瞬间变成了网红村,吸引了大量关注和好奇的目光。

由于老屋年久失修,山道险象环生,为了安全,前几年,后头湾始终处于封闭状态,游客只可在山坡上远观,无法近距离深入其中。这些废弃的老房子也成了村民们的心病。 57岁的村民邓青海说,这些房子,大多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每一幢房子,都饱含着渔民的辛苦。这么多房子闲置,实在是一件令人心疼的事。“当年后头湾渔民造房子很不容易,水泥、砖头全部是从外面用船装来,不知道有多辛苦,造价比城里的要高多了。”

为满足游客观光体验需求,去年嵊泗县旅游投资公司在村口修建了观光平台。今年初起,村经济合作社又对后头湾无人村的部分危房进行了加固,主村道进行了修缮,在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论证后,于6月1日起正式对外开放。

“老房子如果一直空置,会加速它的倒塌,而如果进行保护和利用,则能延长它的寿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嵊山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袅袅炊烟,化作了茫茫海雾;曾经还算热闹的悬水山村,变成人去楼空的荒村。来自上海的游客胡女士说,2015年在网上看到后头湾村后,就一直想亲身感受一下,但来了两次,都只是远远眺望,这次终于如愿。

20多名当年后头湾村民,如今成为了村落的管理人员,相关收入,除一部分用于村落维护外,其余都用于原后头湾村村民的分红。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就有近3000名游客来到这里游览。原后头湾的村民们还在一些设施比较完备的房子里开起了饭店、小卖部等,为游客提供方便,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收入来源。

面对逐渐增多的客源,网上也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有人认为游客一多会破坏无人村的宁静,失去它原有的韵味;也有人担心,大量的游客会给村子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破坏。而当地政府也有着他们的担心,嵊山镇政府负责人称,嵊山岛接待能力有限,游人一多,船票、食宿均会成为问题。如果无人村太热闹,缺了一种原始味,它的价值也会降低,所以对于这个村,不能像别的景区一样进行过度开发,要在不破坏现状的前提下,进行一些保护性的开发,在旅游旺季则要对游客量进行限制,而在目前,他们不希望有很多游客走进村落里面。

为你盘点岱山最适合拍照的五个地方

  鹿栏晴沙位于岱山本岛北部的鹿栏山下,为“蓬莱十景”之一。是江浙沿海最 长一条沙滩,沙滩坡平,纵宽大,凡百米外才及胸,涨潮时浪大,回声响彻,气势宏伟,退潮时潮水平静、安宁。蔚蓝的海水和明媚的阳光,微风吹拂下的海面波光粼粼,一个浪拍过来,美得忘乎所以,甚至沉浸其中忘了按快门。不仅能拍照,还能玩耍,无论是拍人还是拍景,都是最合适不过啦。

  以自然风光为主体,由海边嶙峋的礁石、海蚀岩、彩色鹅卵石滩和拷门的惊涛骇浪等组成。还有那浪激海岸而泄放出来的大量负离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天然氧吧,自然、粗犷、空灵和博大。这样的大自然奇观,放入朋友圈一定会被朋友问个遍。

风车之岛——衢山岛

在上海芦潮港以东60余公里的汪洋大海上,隐藏着一个绝世海岛——衢山岛。正因为这里交通不便,养在深闺人未识,游客少,尚未商业化。所以成为了衢山岛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衢山岛远离大陆,远离尘埃和喧嚣,遗世而独立。这里有蔚蓝大海,有细软沙滩,有肥美海鲜,有旖旎海岸线,在山顶有迷人的风车,有海边风情渔村,有淳朴自然的渔家……

  双合石壁景区有雄伟挺拔的石峰,有形如刀削的石壁,有清晰见底的石潭。进入类似欧式城堡的大门,沿塘口下窥,洞深幽静,碧水挽天;沿塘上望,峭壁戴云。因为为人工打磨,所以雄浑之中仍透着工匠们的用心,此处石板质细而坚韧,经当地人民五六百年世世代代的艰辛取石开凿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至今留有石景旧迹50多处,奇石怪洞,形各有状。

  谈到古镇,我们想到的都是白墙黑瓦,小巷幽深……而东沙,坐落在岱山岛之上,有着浓郁古朴的渔村风格,弥漫着海水的气息。悠悠的古巷,古色古香的民宅,留着旧商号印迹的店铺,还有渔厂、盐坨、货栈处处皆是,带有浓浓的“海味”。东沙集古宅、沙滩、青山于一体,既与自然为邻,又拥有悠久的历史、保存相对完整的唯一海岛古渔镇。近年来,相继成为《徐福东渡传奇》、《地下秘密战》、《东海客栈》、《千山暮雪》等多部影视剧外景拍摄地,被国内影视界人士称为一座天然的“海上影视城”。东沙最美的时候在傍晚,随手一拍就是一个历史的剪影。

  其实,岱山的美景不止这些,只要你用心发现,一花一草,都是风景!

如果你来了岱山,一定要细心感受它的美!

1937年,英兵乘军舰来普陀山游览

普陀山这山水兼具的名胜之地,在十七八世纪就在世上传颂了。

  1793年英使团抵达舟山后,普陀山声名就远播至南洋,英国人早就知道了。在马戛尔尼使团副使乔治·斯当东所写的官方报告《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一书中就指出:“群岛之中有些引人入胜的地方,尤其是其中的普陀,被形容为人间天堂。这个地方是一个风景区,以后一些宗教信徒又去加以修饰。”

  到19世纪后半叶,被后人誉为摄影界“马可·波罗”的英国人约翰·汤姆逊来中国摄影。1871年11月左右,他从上海坐船到宁波,并来到普陀山。1898年,他出版了《透过镜头看中国》(今译《中国与中国人影像》,对普陀山表达出深刻美好的印象,描绘前寺是“神圣的建筑掩映在繁茂的树丛中,背靠着花岗岩堆叠而成的山冈,房顶和墙壁都有着明亮的色彩,荷花池上横跨着一座大理石砌成的拱桥。所有这些聚集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世间罕有的美丽图画”。从这个角度来看,英国对普陀山名胜的了解和传播有点领先。英国人是喜欢在假期尽情享受一番,放松情绪的。他们喜欢外出旅游,喜欢聚会等等,所以他们也常常会去国外游玩各地的名胜古迹。

  到了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来中国(特别是在上海的)外国人到普陀山旅游、避暑、游泳是很普遍的现象。但是军队进行集体旅游,却是很少见的。而这方面,英国海军却以其特殊因缘,进行得很随意自在。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英国,拥有世界第一的海军。当年英国皇家海军能够远航四大洋,可以从马来西亚驻扎到北海,再到南美洲,东印度公司获取利益不断,不论是世界上哪个国家,有谁敢跟皇家海军支撑的英国对抗。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尽管中英关系复杂,但其主体还是邦交国的关系。所以他们的舰艇常来中国,再加上当时的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舰艇很多就驻在香港,从香港来内地也就更便利。英国的官兵也喜欢在紧张之隙放松,也喜欢山水优美的景色。对于普陀山的山水胜景他们也很向往,所以常常会在行驶途中找机会前往观赏游乐。

  1937年4月17日上午,一艘小型英舰格林士比(音译)号驶向普陀山短姑道头停泊。这是特地从上海来普陀山游览的。据说这艘舰艇载重为990吨,船上共有官兵96名。

  官兵上岸,有组织地到普陀山各处旅游,晚上返回舰艇。普陀的自然风光和寺院人文景观美不胜收,但又不同于英国那种风光,很是吸引官兵的眼球,他们在普陀山游玩得十分开心。到第3天下午,才离开普陀开回上海去。

看来这应该不是英兵乘军舰游普陀最早的一次。

  他们这么有计划有情趣地游走,一定事先经过充分准备,英舰像这样的旅游很经常。这不,只隔了半个月左右,又有英舰来普陀山了。

  1937年5月3日上午6时左右,正是清晨时光,英国一艘万吨巡洋舰又驶向了普陀山洋面。这艘巡洋舰是从香港开往南京的,路过东海洋面,船上官兵因为仰慕南海普陀的别样胜景,就顺便驶向普陀山。

  这艘巡洋舰舰名“修福号”(当时译音)。舰长名为飞莱士。巡洋舰上有飞机一架,是一艘有950名官兵的轻型巡洋舰。“修福号”巡洋舰在普陀山洋面抛锚停泊后,从舰上放下数条小汽艇,官兵乘坐小汽艇环绕普陀山游玩观赏,也有靠拢道头,登上岸去游览,拍摄各种风景照片。

  下午四五点钟,全体官兵全部归队,“修福号”巡洋舰就起锚离开普陀洋面,开往南京去了。

  当年有海军舰艇前往普陀山,可见普陀旅游在当时世界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百年以来,定海人的英语情结

百年前,上海《申报》的一名特约记者,撰写过一篇题为《滃洲一瞥》的游记,其中介绍定海城里的阅报所。令这位记者惊讶的是,里面有欧文日报。难道英文报纸,对定海人的生活是如此重要?于是,我不禁想起,关于老底子定海人学英语的种种故事。

  一 阅报所里的“欧文日报”

  定海的阅报所里,竟然还有英文报纸!这是1914年11月,一位笔名静眼的《申报》特约“游历员”所发现的新气象,他称之为“县城第一新气象”。在文章中,这位静眼先生如此描述定海阅报所:“系私人组织,颇整洁,且僻岛中居然有欧文日报,亦可珍用。”据地方史志记载:宣统二年(1910年),社会人士发起,在旧镇署(今昌国路、总府路交界处)旁孙宅组建阅报社,由社员捐资买书报,任人阅览。

  静眼先生是省城杭州的一位文教工作者,游历过的地方蛮多,见多识广,他对每一个地方的学校、图书馆、阅报所之类,是非常感兴趣的。在他眼里,孤悬海岛的定海县城,居然有“欧文日报”,觉得有一点点奇怪。

  其实一点也不怪。打开民国《定海县志》读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个时期的定海古城,一些市民对于英语学习的热情,是非常高涨的。文人陈训正、马瀛将定海人之好学英语作为社会风俗,载入“风俗篇”。

  光绪末年,科举废而学校兴,舟山人“间有留学欧美日本者,然其志则多在通晓英算”,这里的“英”,指的就是“英语”,“算”是算术,也可泛指理工学科。出国学外语的目的,“为他日可得商界高尚之位置”。当时的定海市民,从商的意愿很强烈。“其望入仕途者,固千人中无一二,即愿拥皋皮者亦百之一二”。“拥皋皮者”,就是“担任教师”。定海人愿意从商者多,从政、从教者少。“故高小毕业以后,有力者大抵入教会设立或偏重英文之中学,无力者皆改而就商”,定海人读书“偏重英文”,已经成为近代舟山的一种风俗,“此实环境使然也”。因此,在定海的阅报社里,发现有英文日报,那也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

  定海人读书“偏重英文”,只为从商。这个“从商”,可不同于旧时期的日常买卖活动,定海人是要和老外们进行贸易交往,而语言是交往的工具。追溯定海人学外语的历史,可谓久矣!

  二 最早的“洋泾浜”英语读本诞生于定海太保庙

  在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有一本在定海出版的古籍,书名叫《英华仙尼华四杂字文》。这本书的主要编著者,是一个名叫“仙尼华四”的印度人。

  杂字文,是一种识字教材。旧时期,通常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读物,作为识字的正规教材。而因地制宜、因事制宜,以其他不同方式编排的各种识字教材,则被称之为“杂字文”。

  这本“仙尼华四”所主编的《英华杂字文》内容非常丰富,词汇共分72门,按照天文、说亲、交友、生产、官员、店铺、庙宇、城垣、孩童戏耍、节气等分门别类,涵盖风俗民情、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总计3193个单词,相当可观。

  《英华杂字文》,是中英文对照,甚至还夹杂了印度文。更重要的是,书里的中英文对照,还加注了舟山方言读音,是用舟山方言读音来读记英文字母和单词。如:

  o,书里标注发音为“倭”,显然这是按照舟山话来发音的;X,发音标注为舟山话“约克西”。字母组合ox,发音标注为“袄克四”,is则被标注发音为“一字”。单词方面,水手,the crew,发音被标注为“地哭路”,等等。

  这本书编于鸦片战争时期。《英华杂字文》封面上印有“大清道光二十六年仲夏,大英一千八百四十六年五月”,“定海舟山南门外太保庙内刊,宁郡东壁斋刻”字样。1846年,当时的舟山岛还控制在英国侵略军手里。

  处于东海前哨的定海,是鸦片战争的重要战场。道光二十年(1840年)6月,英军进攻定海,知县姚怀祥、总兵张朝发以身殉国。同年11月英军撤出。1841年9月26日,英军三个团再犯定海。镇守定海的三位总兵葛云飞、王锡朋和郑国鸿奋起抵抗,浴血奋战整整六昼夜,三总兵血染沙场,定海陷落。这是鸦片战争中清军抵抗最激烈的一仗。第二次占领舟山后,英军就设立军政府,以求长期统治。这本《英华仙尼华四杂字文》,是英军占领舟山的书证。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西方列强用炮火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灾难。在经济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当然,也要看到,它打破了闭关自守的沉闷局面,瓦解了牢固的、落后的经济体系,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比如说,舟山火鸡,就是在鸦片战争期间由国外引进的火鸡,经过长期自然环境的驯养和当地居民的培育,演变成舟山群岛的著名特产,曾经一度成为出口大宗商品,每年行销上海数万只,出口至欧美各国。

  在英军统治下的定海城,商人们也不得不和英军进行贸易往来。于是乎,学英语,编印一本中英对照的《英华杂字文》,就显得非常重要。

  当时驻扎在定海的英国军队,除了英国人,还有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的雇佣军。数千人的军队,要吃要喝,他们务必要和定海街头的商人进行交往,以获得补给。而定海商人要维持生计,面对这些不速之客,要招徕生意,至于讨价还价,更要学一点英文。印度人、英国人、定海人,于是坐到一起,要合力编一本《英华杂字文》。因此这本书的作者除了印度人“仙尼华四”,还有英国军人James Jackson,以及两位定海人Shonge Shing和Chew Haikoo。书中的序言,可能出自这两位定海人之手,说:“若贸易之中货物相交,非言语精通不可得而致也……其意至浅易明,彼可教我,我亦可教彼,彼此皆可以相通教也”。他们还在书中鼓励更多的定海人去学习英语:“惟智者不肯坐失其时,苟能争先学成英语,早登利路,陶朱可致,猗顿能期。”

  英军统治下的定海城,也出现了一些充满洋气的英文招牌。一位叫福琼的英国植物学家,写过一本《两访中国茶乡》的书,其中介绍他在定海的所见所闻:

  走在街道上,看着那些不同的店招,实在让人忍俊不禁。这些店招都出自士兵和水手们给店主的建议,诸如“STULTZ,裁缝,来自伦敦”,“BUCKMASTER,海、陆军指定裁缝”,“DOMINIE DOBBS,杂货店”,很多店招都写明店主是“女王”陛下御用的,其中一个店招上写道“至高至上维多利亚女王陛下、阿尔伯特亲王殿下御用裁缝”,店招下面是一行笔划相连的字“定做各式制服”。

  从这些莫名其妙、噱头百出的英文招牌看,定海商人是善于变通的,他们对这些外来语并不感冒,甚至开始逐渐接受。利益之所趋,生意肯定还是要做的,慢慢就有人学会了蹩脚的英语。

  这种“蹩脚”的英语,用舟山(宁波)方言来标注英文单词发音,对没受过多少教育的小老百姓来说,那是最方便的、没有门槛的外语学习方式,后来推广传到上海,就被称为“洋泾浜英语”。所谓“洋泾浜英语”,旧时是指上海滩那些没有受过正规英语教育的人所说的蹩脚英语。它的特点一是不讲语法,二是读音不准,按宁波腔“字对字”地转成英语。“洋泾浜”英语的源头在定海,最早的“洋泾浜”英语书,就是这本《英华仙尼华四杂字文》。

  定海人不仅参与编写了“洋泾浜英语”书,而且还将“洋泾浜英语”传到了上海滩。

  三 洋行买办的鼻祖,从定海到上海

  将“洋泾浜英语”传到上海滩,有据可查的,是一位叫穆炳元的宁波人,也有说是定海人。因为当时定海县属于宁波府,而穆炳元又是在鸦片战争时,在定海被英国人所俘,故多猜测其是定海人。

  穆炳元颇有语言天赋,也善于交际,在定海和英国人一交往,连猜带蒙,就把“宁波方言”式英语学来了。不断地接触老外,穆炳元逐渐通过自己的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并由此懂得了一些生意经。穆炳元乘坐英国舰船,后来到了上海。当时上海的外国商人急需一个懂英语的中国人,于是找到了穆炳元,让穆炳元担任中介,也就是后来的买办。

  晚清举人徐珂在《清稗类钞》中是这样介绍穆炳元的:洎上海开埠,外人麕集,彼时中西隔绝,风气锢蔽,洋商感于种种之不便,动受人欺。时则有宁波人穆炳元者,颇得外人之信用,无论何人,接有大宗交易,必央穆为之居间。而穆又别收学徒,授以英语,教以与外人贸易之手续。及外人商业日繁,穆不能兼顾,乃使其学徒出任介绍,此为上海洋商雇用买办之始。

  在上海滩,穆炳元做了两件与“洋泾浜英语”有关的事情。一是成为上海“宁波帮”中的第一个买办。穆颇得英国人信任,他与宁波、定海商人往来甚密,时常接洽定海和宁波同乡,向英商介绍大宗生意。穆炳元做了“买办”,从替外商采买物料、食品、管理杂务转变为洋行的买卖经纪人。或受雇于出口洋行,为茶叶、丝绸批发商提供必需的货源;或受雇于进口洋行,帮助外国行商向中国市场推销洋纱和洋布,在十里洋场,穆炳元这样的“外语人才”非常吃香。第二件事情,就是招收学徒,传播“洋泾浜英语”,讲授生意经,培养更多的买办。在他之后有相当数量的宁波人、舟山人在外国商行中谋职。“买办”作为一种新式商人的角色,集代理人、翻译、掮客和顾问于一身,推进着中国商业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可以这样说,“洋泾浜英语”,培育了上海滩的中国买办,而买办则架起了“中西方交流的桥梁”。美籍华裔郝延平教授,是专门从事中国近代经济史和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者,他有一本关于中国买办的著作,书名就是《十九世纪的中国买办——东西间桥梁》,对买办的作用概括得非常深刻。

  穆炳元从定海北上,“洋泾浜英语”风靡上海滩。更多的定海人,步其后尘,走上买办的成长道路,而苦学英语是他们的必修课。

  四 旅沪巨商朱葆三,也有一段学英语的励志故事

  朱葆三到某洋货店做学徒,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但是他明白,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学好英语。可是他一个月的零花钱实在太少,根本没有拜师学艺的学费。有一天,他找到一个机会,在这家洋货店里另有一个学徒,是一个“小开”,家底比较殷实,家里人出钱让“小开”去夜校补习英语。朱葆三于是想方设法和这个“小开”套近乎,把自己积攒不多的零用钱都拿出来进行交际,趁机从他那里“贩卖”来不少英语会话,当然还有“洋泾浜英语”,同时他也留心聆听店里掌柜与洋人之间的对话,暗自揣摩,反复练习,终于有了最基本的英语能力,逐步能与洋人交流,后来就当上了账房先生。再后来,这个当初付不起学费的定海小后生,成了上海滩“买办中的买办”。

  朱葆三还有一个优良作风,就是培养舟山老乡做买办,他介绍亲朋好友到上海滩学做生意,并要求这些亲朋好友以后做大事业,再把更多的定海老乡带出来。据定海周震康老先生介绍,他爷爷曾经在武汉太古公司做大写,他“阿娘”经常说起,朱葆三是恩人,他爷爷这个“大写”工作就是朱葆三介绍的。大写,是洋行里的高级职员。

  从商之风愈盛,学英语之风愈烈。据民国《定海县志》说:“今述旅外之侨商,侨商以上海、汉口二处为最多,当不下二万人。充任各洋行之买办,所谓康白度者,当以邑人为首屈一指。其余各洋行及西人机关中之充任大写、小写、翻译(昔曰通事)、跑街(曰煞老夫)亦实繁有徒。曩年充任诸职者,薪资即丰,获利亦厚,故常有赤手起家至数百数十万金者。今则人即拥挤,利亦菲薄然,犹弹冠相庆,趋之若鹜”。两万多人,奔波在上海、武汉等地,从事着买办职业,或希望能够从事买办,而学好英语是这些侨商的基本功,英语学习于是乎自然成为当时定海的一种社会风气。在定海古城的阅报所里,发现有英文日报,就一点也不难理解了。

近代定海商帮,是最早睁眼看世界,并跃然而起的民间群体,是中国架起中西方交流桥梁的一股主要力量。这些最早闯荡于上海滩的定海人,大多是年轻人,因为年轻,故较少受到旧思维、旧观念的束缚,善于学习,勇于接受。他们出身往往贫寒,他们刻苦学习英语的故事,反映出定海先辈“敢为人先,海纳百川,崇文重商,诚信务实”的创业精神。今天,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在自贸区建设的大环境下,这种创业精神更需要放大,需要弘扬。

画家叶浅予与沈家门渔港

  著名美术家叶浅予(1907-1995年),浙江桐庐人,曾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他最擅长漫画、速写、舞蹈人物画,被称为中国人物画大师。他对舟山群岛的渔港、渔事非常感兴趣,留下了不少速写和彩墨画作。在上世纪60年代,叶浅予先生曾经数次来海岛采风,创作不断。

  《沈家门即景》最有代表性

  在叶浅予创作的舟山题材作品中,其中有一幅《沈家门即景》(又名《沈家门渔港即景》)最有代表性,曾被选登于《普陀县地名志》《沈家门镇志》等地方史志中。这幅作品,画面色彩鲜艳而不失质朴,以大片空白来表现大海,颇见气魄。从画面人物看,身着黑色笼裤、酱红色上衣的海岛渔民,人物形象十分生动,这是非常典型的舟山渔民服饰。渔民身姿低沉,摇橹的动势跃然而出,抓住了渔民劳作最为典型的瞬间。近处船舱内跳动的鱼,与远处背景的点点渔帆、连绵岸崖互相呼应,描绘出了东海渔场的壮阔场面。

  普陀山佛教博物馆收藏有《沈家门渔港即景》,画面与《沈家门即景》相似,纵87厘米,横71厘米,右侧题款“沈家门渔港即景,一九六一年,浅予”,下钤一枚长方形印“浅予速写”,2010年5月此画被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在叶浅予的故乡桐庐,叶浅予纪念馆亦收藏有一幅《沈家门即景》,纵145厘米,横95.5厘米,右侧题款“沈家门即景,一九六二年,叶浅予”。这幅作品却给叶浅予带来了麻烦。

  “文革”期间,叶浅予被莫名扣上了“美蒋特务”“历史反革命”等罪名,而这幅画就是其中的一个“证据”。这幅《沈家门即景》画中的渔民,侧身低俯,头发自然分开,这是表现摇橹的动势,而“中分头”在以前电影作品中常常被当作汉奸、特务的经典发型,于是乎这就成了证据。

  而叶浅予在1953年创作的大型国画《中华民族大团结》,这时也被别有用心者翻了出来,被斥为是用一群牛鬼蛇神包围毛泽东主席。还有一幅《秦川麦收》,画里割麦的女主人公被革命小将们指认为是《小二黑结婚》里的“三仙姑”,这可是抹黑丑化劳动人民的“黑画”……如此种种。叶浅予吃了苦头,被红卫兵小将推翻在地,60多岁的老人竟然由此遭受了一顿殴打。不久,叶浅予被送进监狱,一关就是7年。

  在舟山创作了多幅速写作品

  除了《沈家门即景》外,叶浅予还在舟山创作了《沈家门渔家》,此画绘于1960年,描绘的是可爱的渔家儿童,各自提着渔获。另有《船老大》《出海》等数幅彩墨作品。

  叶浅予是我国漫画艺术的先驱者,速写出众、随心、简练,用笔极具表现力。而他的中国画就是建立在出众的速写之上。美术界有评论说,叶浅予的速写,在画界无出其右。他从青年时期起,就速写本子不离身。

  浙籍版画名家周国芳,在以自己人生经历为蓝本的长篇小说《刀笔春秋》中,对叶浅予在舟山群岛的速写活动有过一段描写:“记得那年我在美院时去舟山群岛,正巧遇上了著名的国画家叶浅予,他的速写非常精彩,那些日子我天天跟着看他怎么画速写。当时他已年过六旬,蓄着浓密的八字胡,身板结实,精力旺盛,风趣而健谈,讲起话来,那八字胡翘颤得仿佛是只黑蝴蝶在扇着翅膀。”

  周国芳回校后,还写了一篇短文《叶浅予谈速写》登在黑板报上。周国芳对叶浅予的指导印象深刻,其中有一条特别难忘,就是叶浅予说“每到一个地方画速写,必须抓住那里主要的生活脉搏”。

  向海岛美术爱好者传授经验

  叶浅予每到一个地方,他随时都会掏出铅笔和小本子来,精力异常充沛,犹如勤奋的小蜜蜂寻找花丛。在观察事物或者人说话的时候,总是带着极大的兴趣问这问那,刨根究底,因此他总能抓住那里的“生活脉搏”。叶浅予时常告诫他的学生,画家首先要熟悉、热爱生活。

  1961年12月,他和浙江美术学院倪贻德教授一起在沈家门渔港体验生活,还参加了当时正在召开的舟山县美术作者座谈会,向海岛美术爱好者热情介绍美术创作经验,并当场作画示范。座谈会上,叶浅予用“胸有成竹,意在必克”这句精辟的话告诉美术工作者,要以敏锐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并抓住善于表现的创作素材,捕捉每一个一瞬即逝的动态。在舟山渔区,他曾经告诉一同跟随参加写生的画家吴衍休,画动态,最好不要先画头部,因为起主要作用的不是头,而是肩、腰,譬如画渔民拉绳子就应该先从两手画起。头的作用是次要的,只不过用劲时脖子膨胀些罢了。

叶浅予在舟山留下了不少速写作品,如《沈家门渔港》《沈家门一角》等。《沈家门一角》,是在鲁家峙岛上创作的,描绘的是渔港一侧的半升洞,渔舟林立、扬帆远航的场景。看来,叶浅予对沈家门渔港情有独钟,因此作品亦最多。

定海古戏台

  中国古戏台,是中国古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系指清末民初前修建的以戏曲表演为主要功能的有顶盖建筑。作为传统戏曲的载体,戏台联系着我国古代多种多样的宗教习俗和戏曲民俗。每到新年前后,定海城乡戏台是好戏连台,最是闹猛之处。

  一、舟山有代表性的戏台

  演戏,在定海城乡间是件大事,“镗锣响,脚底痒”,城乡老百姓趋之若鹜。舟山城乡“有村就有庙,有庙必有台”。明天启《舟山志》中记载:“清末,共有殿、庙、宫267处,大都设有戏台。”定海最早在庙宇设戏馆,是1928年开业的定海城内东大街关圣庙。据《定海县志》:“演出场所,旧时,外来戏班多在庙戏台演出。1924年现境内有殿、庙、宫115处(城关17处),大多设土木结构固定戏台。1928年城区关圣庙戏馆、荷花井畔公园影戏馆,首开营业性演出场所。后,都神殿、火神庙亦作为演出或民众救亡活动集会场所。解放后,兴建剧院、书场。1975~1987年,乡镇(村)新建影剧院32座,兼作小型演出。”据《中国戏曲志·浙江卷》记载:全省历代保存至今并具有代表性的戏台47座,其中舟山有5座。包括清康熙年间建的定海上荣庙戏台、定海烟墩花岩庙戏台、清乾隆五十七年建的定海都神殿戏台。

  二、定海戏台

  舟山神庙一般由山门、戏台、南大殿(台)、正殿、配殿和东西廊房等组成,规模不大,大都没有钟鼓楼。如规模较大的都神殿,原在城西晓峰岭,建于1792年。1816年由董事钱启芳迁建于此。1849年董事沈瀛镐重建,清咸丰及同治年间均再次修葺。1929年下半年,都神殿设为戏馆。都神殿的庙台高4米、宽6.4米、深7.6米,四角有四根金刚柱支撑,戏台分前、后台,前台和后台之间设木屏墙,两边有门,分别是“出将”和“入相”。“出将”是演员上场表演的出口,“入相”是演员下场的入口。旧时台上演的都是古人的事,因而也叫“古门”。紧贴门厅的后台即戏房,是演戏时做声音效果的地方,也是演员候场的地方。戏房左边是化妆间,右边是布景、道具、服装间。戏台为歇山式屋顶,飞檐翘角,屋脊上塑有戏剧人物,庄重中透着秀逸。内侧为八角形辐射式藻井,彩绘龙凤藻井重叠多元组合,“穹然高起,如伞如盖”,俗名《鸡笼顶》,梁柱之间的雀替均为精致的木雕,雕工细腻、形象逼真,形成独具特色、直观性强的古戏台文化。寺庙戏台用于娱神祭神,取悦于主神,自然应该面向主神,面对正殿。都神殿戏台前也是天井,面向正殿,左右两侧是看楼。据《定海县志》载:“都神殿。1816年由晓峰岭迁建,占地4566平方米。分前后两院,前院为重楼结构,由门厅、戏台、正殿及左右看楼组成;后院为后殿及左右相连走廊。”五月十五是都神殿菩萨生日,要演庙台戏。

  定海南门水门桥边的火神庙戏楼高达6米,面朝正殿,两旁有观戏的厢房,戏台长6米,宽5米,火神庙在1940年3月改为演艺剧场,1946年改称定海戏院,1956年拆除。六月二十三是火神菩萨生日,庙里要演庙台戏。据民国《定海县志·风俗志》载:“邑中无戏班,皆来自甬郡,戏班有滩簧、昆班、徽班、绍兴班、台州班、温州杂剧等。”过去火神庙演戏大都邀外地来定海演出的戏班子,当然定海集艺越剧团主要花旦魏银凤也在火神庙演过戏,定海人看了她的拿手戏《叶香盗印》,有“看了魏银凤的抖,浑身都发抖”、“听了魏银凤的唱,嗤嗤打瞌冲”之戏言。《定海县志》载:“火神庙戏馆,在旧南城门右脚下(今解放西路)。1941年,在庙戏台与大殿间搭竹篱草篷,置长条竹凳作观众席,1946年称定海戏院。1952年与集艺越剧团联营,称集艺剧场。1956年拆除。”历史悠久的戏台,不仅是一部生动的戏曲发展史,而且也是一部楹联大集。一般戏台台前的两根立柱上都留存着古代文人墨客题写的对联。火神庙台柱上对联为:“火神庙神火舞妙,火神殿外水声流。”

  定海城隍庙始建于宋代,宋宝庆《四明志·昌国县志》记城隍:惠应庙,县南城内。世传庙神茹侯,本邑人。今茹侯村其所居也。侯英烈忠毅,生有殊绩,殁而入祠之。建炎四年,(宋高宗赵构)车驾巡幸,赐今额。绍兴三十年,县令朱恩(二十七年任)重修且记之。淳熙九年,赵善训(九年始任昌国县令)更新焉,乡贡进士薛寘记。今观宝庆昌国县境图,城隍庙近接待院(即今祖印寺),略偏南,其西北为翁山坊,东为西监厅。定海城隍庙是本土邑庙,前有照壁,旁有一旗杆座,门囗有一对抱鼓石,进门两侧是“阴监”,前廊屋上悬名人匾额,再进去是正对广场的戏台,戏台显得古朴典雅,两侧有两座“扮房”(化妆室)和左右观戏楼,广场正北是城隍庙大殿。

  还有干大圣庙占地约400平方米,二月初一是干大圣庙菩萨生日,旧时每年春秋两祭时也演戏。据《定海县志》载:“干大圣庙,在城区人民北路。明永乐年间为纪念元昌国州同知干文传而建。1824年重建。有前殿、戏台正殿及左右庄廓。右廓内竖公议解约碑。”

  清《定海厅志》载:“关山,城南关山上建有东岳宫,因此又被叫做东岳山。”占地面积约一千多平方米的定海衜头东岳山上的东岳宫,始建于1100年,1859年重修,1867年又加以修建。东岳宫每逢东岳大帝泰山神生日(农历三月二十八),定海乡民利用农闲时节,皆有赛会之举,众会社一起迎神,到东岳宫拜叩“东岳宫泰山君”俗称“三月半会”,也叫“三月半迎神赛会”。

  1997年12月被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的定海北门建国路上荣庙,庙里的戏台宽5米,长4米,由4柱支撑,内侧为歇山顶藻井,戏台外部飞檐翘角,四级斗拱,屋脊上还有人物的灰雕,整个戏台造型古朴典雅。观戏楼上曾悬四幅戏文故事描金匾和梅兰竹菊描金匾,笔者记得一幅是诸葛亮唱“空城记”。两幅藏于舟山慱物馆,两幅流失于民间。清光绪《定海厅志》载:“上荣庙,1685年中营游击乐廷柯建,1820年重修,西室附三公祠,有匾记。”上荣庙在九月初九也要演“重阳戏”。

  三、定海四乡戏台

  定海烟墩的花岩庙戏台,花岩庙供奉的夏言明朝时当过宰相,三座呈“品”型戏台面对大殿,取“一品当朝”之意。每座台宽4米,深5米,台基高1.5米,台顶斗拱结构,梁柱彩绘人物花卉,庙门入口一排9开间3大门楼房,连接东西厢房看台,围3座戏台于其中,形成一院落,可容上千观众,九月初九要演“重阳戏”,连演三日,第一天在西戏台演,第二天在中戏台演,第三天在东戏台演。1974年花岩庙被拆毁,花岩庙和品字形庙台如今已不复存在。

  定海干 南洞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有一系自马岙入东流至隆兴桥会南洞岙水后入海的主水系,时有山洪泛滥。为此,定海地方官员和乡人于1846年,在南洞凤鸣桥旁新建了它山庙,奉祀能治水的“水神”王元暐,以镇水患。戏台筑于正门厅后,面对大殿,两侧有围廊。据民国《定海县志》载:“它山庙,城东,祀唐鄮县令王元暐,1849年重修,王冶鄮有功水利,历朝有封号祀祈甚灵。”“它山庙,凤鸣桥上,1846年建。”

  定海宗祠里一般在四合院內设戏台,供演戏用,正房、厢房和庭院两侧作观看场所。祠堂的戏台一般安排在纵轴线上,置戏台于主要位置,从前到后依次是门厅、戏台、正大殿、后大殿,左右为厢房,以戏台为中心,构建四合院式的建筑群。戏台的朝向与其他建筑相反,面向正大殿,对准神位和祖宗灵位。一般戏台距5~10米设大殿。后台与山门相连。

存德堂:悬壶济世 独树一帜

老字号拥有世代传承的独特产品、精湛技艺和服务理念。定海的一家老字号———存德堂医药店,就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品牌内涵独树一帜,悬壶济世150余年。

  存德堂总店位于人民中路1号,既销售传统的中药膏方、滋补品、西药等,也有医生坐堂问诊、中药熬制等医疗服务,每天都有许多市民前来问诊、配药。“我居住在存德堂附近60多年了,还记得年幼时经常口腔溃疡,长辈都会带我去存德堂,那里的医生会耐心地帮我医治,而且经常免费。”家住昌国街道翁山社区的73岁老人徐秀芳告诉记者,存德堂曾是定海城区最大的医药店,店铺坐南朝北,为木结构小楼,店内有一排配中药的柜台,老中医会坐在柜台前给病人搭脉、开药。

  根据史料记载,存德堂创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最早位于东大街竺家弄口,直至1978年旧城改造、老房拆建才移至现址。“存德堂从创立至今,经历过外姓传承、公私合营、店铺改名等历史变迁,部分故事还是20多年前存德堂老掌柜虞鹤瑞亲口告诉我的。”从事定海老字号研究的赵翔说,存德堂的创立者是王德馨,宁波镇海人。王德馨白手起家,年少时在药行做学徒,天生乖巧聪慧,手脚勤快,几年后就能看方抓药,独当一面,后与人合资在宁波开起万瑞药行,并任掌柜。之后,王德馨又在汉口开设阜丰成药行,在定海开设存德堂药店。后来,王德馨将存德堂及其他药行都传于汉口阜丰成药行大伙计孙均升。王德馨去世后,孙均升就接掌了存德堂。

  “再后来,清政府垮台、军阀混战、八年抗战……时局动荡不平,但存德堂历经战火和硝烟,挺了过来。”赵翔说,解放后,定海百废待兴,城内共有十余家药铺,但业务普遍萧条,经营困难。1953年,由存德堂为龙头的8家私营药店联合经营,经过数年内部整改,逐步走出困境。1956年,存德堂实行公私合营,董事长为孙均升之子孙亦芳。1958年,鹤龄堂药店、元昌参店、兆昌参店、何大全膏药店四家药店并入存德堂。1965年,存德堂药店改名为浙江省药材公司舟山分公司,成为全民企业单位,“文革”期间还曾更名为立新药店,直至1983年恢复存德堂原名,并沿用至今。

2008年,存德堂被评为舟山第一批“百年老店”,并取得“浙江老字号”称号,又于2012年获评浙江省著名商标。目前,存德堂在定海共有4家坐堂诊所和2家同时经销中、西药的药店。其中,在东河北路的分店还留有存德堂最初的店招牌匾。多家分店还留有金属捣臼、药碾船等老器具,以及存放名贵中药材的锡瓶、瓷罐等。“存德堂这个百年老字号是一块金字招牌,如何把它更好地传承下去,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舟山市存德堂医疗有限公司总经理史晓龙说,近年来,存德堂不断扩大诊所规模,与上海等地大型医院合作,积极引进中医人才,开创经营新途径,并将进一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老字号品牌增光添彩。

“钟”其一生匠心坚守

——走近古董钟表修复师王长安

“滴答、滴答……”走进总府路独人弄2号中美利钟表馆,里面安静得只听到钟摆的声音,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古钟前,专心地修理着钟表。他叫王长安,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接触钟表维修,五十余年的光阴就在摆弄钟表中缓缓流过。

  择一事,终一生

  “我小时候就爱看爷爷修理钟表,15岁开始跟着爷爷学修理……”可能是平时安静惯了,王长安说话的声音很轻。

  王长安的爷爷王定增,曾拜上海钟表行业名师董子星为师。回到家乡后,在沈家门开办了舟山首家钟表店———中美利。王长安的童年几乎都在“中美利”度过,爷爷精湛的手艺渐渐在他心中播下学艺的种子。

  1961年,“中美利”并入沈家门钟表修配生产合作社,王长安成为合作社一名学徒,由爷爷教学。在王定增8位徒弟中,王长安虽然年龄最小,但热情最高。很快,他灵活掌握了钟表维修实操三大技能及锉工、钻铆、整理游丝等传统技艺,学会了制作模具、盘游丝、补齿、做把轴、做钻头、做齿轮及1毫米的丝锥和板牙。作为一个行业新人,他不时与前辈们切磋技艺,修理技艺随之突飞猛进,这让他更加钟爱这门手艺。

  然而,随着岁月变迁,钟表维修业务逐渐减少,钟表维修师们陆续改行,修表这一手艺日渐式微。“很多人改行了,但我没想过。我真的喜欢这份工作,它是一门艺术。”尽管同门师兄弟和自己的徒弟接二连三地转行了,但王长安却坚持了下来。

  时光流转,匠心不改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王长安转到单位行政岗位,出差的机会多了起来。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他接触到古董钟表修复,随即产生浓厚的兴趣。1997年,王长安开始着手古董钟表收集与修复,他的步伐从国内一直延伸到国外。

  “我去过瑞士、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一去就要住个把月。”王长安说,他不仅会去参观钟表博物馆,还跑到跳蚤市场和古玩市场淘了很多缺件、损坏的钟表,并想方设法背回家。

  退休后,他没停止逐梦的脚步,开始在家里收集、维修古董钟表。2012年,他到定海中大街开办了属于自己的中美利钟表馆,经营目的并非盈利而是免费提供维修和参观。2014年,店铺搬迁至总府路。

  去过中美利钟表馆的人,无一不被馆内各年代的古董钟表所吸引。“年代最久远的可追溯到乾隆年间,我能判定钟表的年代,是不断看书积累的经验。在大英博物馆参观时,我还发现了《大英博物馆珍藏鉴赏》中文版,就多方努力购置到了。”王长安细心地为每个钟表标注了“身份证”,让钟表的品牌、年代和产地一目了然。

  “这些残损的钟表大都来自国外,而且都是手工制造,每一件钟表的形状、构造都不同,出现的问题也不同。很多我以前没修过,我就看书学习,不断拆装和研究。”为了把这些古董钟表修复得更好,木工、漆工的活王长安也亲力亲为,手艺因此越来越精湛。

  想开博物馆,急盼接班人

  2014年,古董钟表修复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王长安的古董钟表修复技艺被列入第八批定海区非遗保护名录传统手工技艺,这更坚定了他传承这门技艺的决心。

  “做好这份工作需要耐心,坚守很难。我的两个女儿都有自己的工作,两个外甥也不会这门手艺,真的不舍得这门手艺断掉。”王长安说,只要还拿得动镊子,眼睛还看得清楚,他就会坚持下去。如今,自己最期盼的是能招收一些喜欢这门技艺的学徒,将它传承下去。

  “舟山从事这个工作的人确实蛮少,一般的钟表店师傅都吃不消。在香港、台湾,从事这行的都是边经营边展览,是要盈利的,没有像他这种纯展览的店。”聊起王长安,好友吴先生言语间流露着敬佩。

开办一家民间钟表博物馆是王长安一生的梦想,随着慕名来店里参观者的增多,这个念头也越来越强烈。他想找间面积大一点的房子,将家里的钟表都展陈出来,供大家参观,让更多市民了解、重视钟表修理这门技艺,让这门技艺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