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记乡贤周公

时间:2018年09月11日 00:00  作者:  点击:

2018年8月21日,应本土文史作家孙和军先生的邀约,我有幸见证了这场周锦水先生个人档案捐赠仪式。在定海区档案局的会议室里,周锦水的两位孙女千里迢迢又一次来到定海,把这几年来收集的珍贵资料作了捐赠。周锦水的两个儿子周耐德(90岁)与周月德(86岁)因年事已高且腿脚不便不能亲到现场,但通过提前录制的视频向区档案局表达了捐赠意愿。此次捐赠无疑补充了定海历史人文资料,对丰富馆藏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定海乡贤周锦水先生,再作一次简要的普及:周锦水(1890~1972),浙江定海人,著名民族企业家。自小家境贫寒。13岁到上海,在六合路升大马车行学打铁。17岁到湖北汉口德商瑞生洋行机器部做工。民国3年离开洋行,自筹60块银元,在汉口河街满家巷开办锦记电料行,自任经理。民国19年,与叶友才各出资75000银元,在南翔镇北市梢开办华成电器制造厂,自任厂长。解放后,作为上海市工商界代表,随市人民政府组织的代表团赴苏联参观访问。

周锦水不仅是一位实业家,他尤被家乡人记住的是他情系家乡,乐善好施,为家乡的各项事业慷慨解囊。他为家乡办学筑塘修路开挖水库,资助乡里孤寡贫寒……类似的事情太多了,家乡人都亲切地叫他“锦水老板”。

我从小也听闻一些关于周锦水的传奇,只是一直未曾走进这个叫黄沙周的村落去细细打听,近距离地接触到周锦水的墓地,也正是源于2014年元月与孙和军等人的一次踏足。那一次,我们在当地村民的陪同下,来到了位于青岭坑的周锦水墓地,我回来便写了一个短文《林中访墓》。

大概是2014年的初夏时节,有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上海来的电话,对方表明了身份与事情的原委,他是周锦水的外孙褚先生,他说看到了我发表在《今日定海》上的这篇文字,后辗转通过报社得到我的联系方式。他简单问了一些事情,我也将所知如实转告并向他推荐了孙和军。

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周锦水的后辈们(有些在国外)通过与孙和军的不断接触,前后四次来到定海,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周锦水的相关资料,表达了要把档案资料捐赠给定海区档案局的想法,请他帮忙联系商量捐赠事宜。

很显然,这件事最终成了,所以也就有了这一场特殊的捐赠仪式。在这些捐赠的珍贵资料里,其中还有许多周锦水当年为家乡各项事业捐款的原始票据,我认为家乡的为政者很有必要认真的去查阅一番,以充实这位乡贤的相关档案。正如孙和军在捐赠仪式上所说:“我觉得这件事非常值得做,而且后人应该铭记这位著名的民族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