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城区的北部,有义桥新村、义桥路等地名,其起源于原来的城东街道义桥村,而义桥其实是“二(贰)桥”的谐音,舟山话中“贰”和“义”的读音是差不多的,都念作“ni”。原先定海的北郊,有“头桥”,也有“贰桥”。
义桥实为“贰桥”的谐音
据《定海区地名志》记载,头桥位于牛角湾东南侧,东为文化路,西南为擂鼓山,是城北通往义页河、皋泄的第一座桥,故称“头桥”。头桥的大约位置,应在今天文化路北端靠近原舟山石化学校的文化桥一带,头桥往西以前有小路可到东湾,沿着鸭蛋岭或东皋岭的山路即可分别达白泉、皋泄。而头桥往北,则可通到义页河、马岙。
头桥往北过去就是“贰桥”,清光绪《定海厅志》中的《甬东庄图》记载为“永安二桥”,永安是旧时定海北郊的代名词,其得名出自“永安门”。光绪《定海厅志》中“城池”记载:明代“指挥许友展跨鳌山恢旧制,辟门四:东曰丰阜,南曰文明,西曰太和,北曰永安”,北门外一带也就因此叫永安,早期刚建成义桥新村时还设立过永安社区。“贰桥”为出城往北郊的第二桥,后谐称为“义桥”。那么“贰桥”的具体位置在哪儿呢?
“贰桥”一侧曾有“义桥墩”
据笔者询问定海城北村的村民所知,“贰桥”,为石板小桥,约三、四米宽,有两个桥洞,为上游义页河岭的溪水流经之处,光绪《定海厅志》中“水利”记载:“义页河岭下有水,屈曲东南流,东会叠石、东皋二岭水。”此桥为义页河一带村民来往定海城区的必经之路,村民每天就是经此桥挑柴担菜到定海城区做营生。其大约位置在今天城北水库中间偏北一侧。“贰桥”现已淹没于城北水库之中。城北水库于1959年5月建成,“贰桥”消失的时间也应在1959年。
在城北水库淹没地带,以前有村民居住点称“义桥墩”,就位于“贰桥”一侧,后因造城北水库,附近村民才迁往今天的城北水库大坝下的大地畈等地带。以前的义桥,也包括今天城北水库边的白露岙(位于城北水库东侧)等村民居住点。
“头桥”“贰桥”一带都称义桥
解放前,城北“贰桥”附近的白露岙有一户村民,其外甥女名方培茵,为上海女作家、教育家,方培茵的丈夫为民国著名作家胡山渊,胡山渊夫妇1946年秋天到定海义桥扫墓探亲,看望住在白露岙的舅舅,因见农村儿童苦无书读,心系桑梓,创办了“义桥小学”,招收义桥村民实行免费教育。
“义桥小学”的选址就位于今天的定海城北水库北侧。
因此,从义桥的地名渊源看,其起源于“贰桥”,其原先的地理范围所指应为“头桥”、“贰桥”一带的城北水库淹没地及周围,其地域范围没有现在的义桥村那样宽泛。
今天的义桥路、义桥新村位于文化路的西南侧,俨然已经成为义桥的核心地带了。而原先最早的“义桥”、老底子的“贰桥”,则只存在于一些老人的记忆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