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作为古城要塞,具有悠久的历史。唐代开元年间,翁山建县,但翁山县只存在了大约二三十年时间。此后的翁山,仍是海防要地,并设有“翁山镇”,此事记载于宁波镇海出土的《唐·会稽郡夏氏夫人墓志铭》碑刻。
唐代翁山县是舟山最早县级行政建制
《历代地理沿革表》卷三十三《县表·翁山》曰:“开元二十六年析鄞之海中洲置,属明州。大历六年,以袁晁之乱,不能讨,弃之。”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七月十三,翁山县正式建立,县令王叔通。县辖富都、蓬莱、安期三乡。
翁山县实际存在的时间太短了,至大历六年(771年)废置。另有一说,北宋王溥所撰《唐会要》之71卷,则载“广德元年(763年)三月四日因袁晁贼废”。
翁山县只存在了大约二三十年时间,离我们的年代太久远了。岱山李国华曾经在《寻找翁山县》一文中感叹说:各地的地方历史文化挖掘中,有诸多舟山元素。通过这些“元素”,能否让我们找到一个形象丰满、充满感性的翁山县?
近日,笔者在宁波镇海《唐·会稽郡夏氏夫人墓志铭并序》碑文中发现一句关于唐代翁山的记述。
该墓志铭全文如下:
夫人本弘农湛氏,周之苗系也,犯穆宗皇帝庙讳,长庆初,准敕改为夏氏,敕词云:‘夏、禹、启子之后也,就会稽郡焉。 ’……笄年归于顺阳范氏,宣节校尉前守翁山镇将,王名行德,风猷擅美……州县耸观,乡闾仰止,褒赐累加,蠲免徭役……乾符己亥岁十一月六日奄终于明州鄮县永安乡梢树里第也,享年七十有五……广明元年岁在庚子十二月庚辰五日甲申,卜窆迁于里东先翁姑之茔侧……永闭幽壤,垂千万年。
仲弟检校国子祭酒前守越州都督府长史殿中侍御史谦撰 并序
该墓志铭是上个世纪70年代在宁波镇海的庄市镇贺驾桥出土的,现藏于镇海区文管会办公室。
墓志铭由碑文中夏氏夫人的二弟前守越州都督府长史、殿中侍御史夏谦撰写的。
夏夫人的丈夫就是“顺阳范氏”“宣节校尉前守翁山镇将,王名行德”,宣节校尉为古代武官散官名,唐始置,正八品上。范行德作为武将镇守翁山,说明翁山县废置后,仍然是海防重镇,驻有军队。
墓志铭中 “前守翁山镇将”出现在何时
该墓志铭的出土地点及碑文所记的故事发生地都在唐代明州,此翁山镇应当就在明州翁山境内。
从墓志铭中所记载的时间考证,“前守翁山镇将”的任期应该是在翁山县废置后。墓志铭中说,夏夫人“乾符己亥岁”即乾符六年(879年)去世,次年即“广明元年岁在庚子”(880年)和其“先翁姑”(即其公婆)的坟墓葬在一起,此时离翁山县被废置已过一百多年。
夏夫人“享年七十有五”,大约出生于805年前后,夫妻年龄应该相似,故其丈夫范行德出生乃至镇守翁山也应该是在翁山县被废置以后,从此推断,唐代翁山县的县级行政建制被废弃,但是仍旧保留驻军,驻军的军官为宣节校尉,正八品上,官阶比唐代知县的正七品小。
唐代后期,翁山的区域性地名犹在,岛名犹在,驻军犹在,当时舟山仍有“翁山镇”的军事设置。
从史书记载来看,唐的戍边军队有一定的编制,大的叫军,小的叫守捉、城、镇,而领于道。
唐代的镇,一般是指军事设防的地方,主要是为了适应军事上的需要。要害的地方,必须设兵的,则建有镇,职官有镇将、镇副,次为戍将、戍副。镇的职能是防务,维护治安和镇压人民的反抗,“盗贼斗竞则属镇将”(见《文献统考》卷六十三,《职官考》十七县尉条)。
唐代有设镇的惯例,明州管辖的区域内就设有鄞塘镇、下庄镇、望海镇。
明州的一些镇还有榷税的性质。鄮县光溪镇就是一例。唐代实行征商制度。
德宗建中三年(782年),规定“诸道津要都会之所”,一律由官吏检查商旅,计量货物,每贯抽税20文。作为津要之处的光溪镇,它的设立目的是检查商旅,征收税收。
《鄞县通志·榷税·光溪镇》条目中就认为它是“以监酒税”得名,具有榷税的性质。“唐制于水陆通津驻有监税,以察商旅。此当系监税,非军戍也”(见《民国鄞县通志·政教志》)。
当然,唐代在翁山设置翁山镇,还有一种可能是为了征收盐利,打击私盐。当时的富都监虽然在袁晁之乱中撤离翁山,但翁山的盐业生产其实并没有完全停顿。
翁山县废置后何还要保留海防驻军
翁山县被废置,唐朝保留海防驻军,应与防止农民起义、兼管盐业、航运业有关。
翁山县的废置是因为袁晁起义,其暴露的问题是阶级矛盾突出,社会不稳定,因此需要通过驻军,来维持地方秩序。“安史之乱”以后,唐政府为弥补国库亏空,不顾人民的死活,在江南追征“安史之乱”以来的八年赋税,搞得民不聊生。
唐中后期,浙东一带多次发生农民起义,在袁晁起义后又曾发生裘甫起义等,农民军面对强大的统治队伍的镇压,往往避入海岛休整,积蓄力量准备再战。因此为了防止农民军再利用舟山海岛作为大本营,唐政府有意加强海防,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从为经济发展保驾护卫的功能看,翁山县衙门虽然被废,但是其岛上居民还是大量存在的,而且舟山的盐业生产并未因此而完全中断,作为唐朝十个盐监之一的富都监仍旧在浙东地区运转,直至唐末五代。
古代军队向来有监管查禁私盐之职,一如北宋初期的巡检司。因此为了维持社会生产秩序,也有必要在舟山海岛驻扎军队。
更重要的是海运业发展。自唐以来,随着造船水平的提高和航海技术的发展,通过明州前往其他地区和国家的航线不断开辟。
唐朝,明州与朝鲜半岛的海上航线就已经开通,“四明为东南大邦,海帀三垂,北通海岱,东控高丽、日本诸国”,而舟山就是由古代宁波前往东北亚的必经之地,普陀山更是“东亚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
在唐朝中叶,明州至福建、广东的航线早已有海盗之虞,因此航运业的发展需要在原翁山之地驻军维持海防,以确保海上交通治安。
正是唐、五代时期翁山在社会、经济方面得到持续缓慢发展,至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在原翁山县的富都、蓬莱、安期三乡基础上设昌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