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普陀山是佛教观音信仰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中国观音文化”的重要载体。普陀山与观音文化的关系,如同五台山与文殊、湄州岛与妈祖,已经是一个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整体。正如古典名著《西游记》中描述的,观音大士的家就在南海烟波之间的普陀洛迦山紫竹林中,因而,与观音有关的一切文化现象,也很自然地会被打上“普陀山”的烙印。
这一关系的奠定,必先溯源于佛经的记载。唐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中记载了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其中在第二十七参的经文中,有“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的著名记载。此外,《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经》载:“一时,佛在补陀落迦山观世音宫殿、宝庄严道场中”;《不空罗索咒心经》载:“一时,佛在布怛洛迦山圣观自在菩萨宫中”。但这一地处“南方”的“补陀落迦山”,玄奘大师在《大唐西域记》中认为位于印度的南部海域。
观音圣地真正与中国浙江的普陀山(古称“梅岑山”)结缘,首推唐大中元年(847)有梵僧登山燃指亲见观音现身授石的灵异和唐咸通四年(863)日本僧人慧锷大师登山留置“不肯去观音”像的记载。以北宋元丰二年(1079)神宗皇帝赐额“宝陀观音寺”为标志,“南海宝陀山观音道场”的地位在中国正式确立。
从此,得益于唐代以来中国民间观音信仰的普及,普陀山在宋元以来声誉渐著,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并称“震旦三大名山”。不但吸引了国内僧俗士女纷至沓来,而且“三韩、日本、扶桑、阿黎、占城、渤海,数百国雄商巨舶,由此取道放洋,凡遇风波寇盗,望山归命,即得消散”,成为一座不折不扣的国际性观音信仰圣地。
至明代末年,普陀山“祠宇殿堂,僧房静室,日则满山棋布,夜则燃火星罗,总计二百有奇”,号称“海天佛国”,与五台、峨眉、九华,合称佛教“四大名山”。至民国十三年(1924),计有三大寺、88庵、128座茅篷,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三大观音香会更是万众潮涌,盛况不凡,成为观音信仰中一种最具参与性的朝圣形式。
观音信仰被学者称为“半个亚洲的信仰”,也是中、日、韩三国佛教的主流信仰。普陀山作为唐代形成、在宋代由皇家钦定的观音应化道场,无论在正统的汉藏佛教界,还是民间民俗信仰圈中,都在观音文化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崇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