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资讯 -> 航海工程 -> 正文

《专业咨讯》航海工程第八十八期

时间:2022年11月10日 09:16  作者:  点击:

6艘全球最大LNG动力船订单!商船三井首次在中国船厂下单

来源 国际船舶网      2022-08-26      

为完成2030年之前投入90艘LNG动力船为目标,日本航运巨头商船三井开始加速扩大其LNG动力船船队,并且首次在中国船厂订造6艘LNG动力油船和散货船,这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LNG动力油船和散货船。

大连中远海运川崎2艘VLCC订单,中国第二家建造双燃料VLCC的船厂

8月25日,商船三井与川崎重工签署了2艘30.9万载重吨级超大型油轮建造合同,新船将由大连中远海运川崎建造,预计将在2025年至2026年陆续交付。这是日本航运公司首次订造LNG动力VLCC,大连中远海运川崎也将凭借这份订单成为中国第二家建造双燃料VLCC的船厂。

这2艘VLCC全长约339.5米,宽约60米,载重量约309000吨,满足船舶能效设计指数第三阶段要求。该型船配备了能够使用LNG和低硫燃料油的双燃料主机,与传统动力船舶相比,在使用LNG燃料时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5-30%、硫氧化物排放约100%、氮氧化物排放约85%。

    据悉,这是全球最大的LNG动力油船,大连中远川崎也是首次承接LNG动力VLCC订单。据国际船舶网了解,目前全球正在运营的LNG动力VLCC仅有3艘,均在今年上半年交付,其中第一艘是大船集团为中远海运能源建造的31.8万载重吨“远瑞洋”轮,另外2艘是韩国三星重工为马来西亚AET Tankers建造的30万载重吨“Eagle Valence”号和“Eagle Vallery”号。

    另外,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当前全球VLCC手持订单中有18艘为LNG动力船,但全部由韩国船企建造,包括三星重工4艘、大宇造船14艘。

    商船三井的订单也是过去一年多以来全球首份VLCC订单。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VLCC领域的上一份新船订单要追溯到2021年6月,当时比利时船东Euronav在现代三湖重工订造了1艘30万载重吨VLCC。此后,由于VLCC运价持续疲软加上新造船价格飙涨,这一船型领域一直没有任何新船订单。

    商船三井执行董事高桥和弘表示:“通过与国内外客户的沟通,我们越来越感受到LNG作为新一代VLCC燃料的需求。正因为是(经营化石燃料的)石油行业,所以有必要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我们希望在海上运输领域作出贡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LNG动力原油船是现实的选择。”

    高桥和弘指出:“除了大型船舶的船台紧张外,国际海事组织(IMO)正在讨论碳税问题。我们认为,要最大限度地享受环境优势,现在正是下单订船的时机。”

商船三井没有透露新船价格,通常而言LNG动力船的造价比传统动力要高出15%到20%。根据克拉克森的最新数据,虽然没有任何新船订单,但今年以来VLCC造价一路上扬,目前单船造价已经达到了1.2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高桥和弘坦言,最新的订单“船价不低”,不过考虑到碳税和LNG价格的相对竞争力,商船三井认为反映额外成本的船价也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北海造船4艘散货船订单,商船三井未来还将建造68艘LNG动力船

    8月25日当天,商船三井还与青岛北海造船签署了4艘21万载重吨LNG动力Newcastlemax型散货船,新船预计将在2025年至2026年陆续交付。

    据介绍,该型船是青岛北海造船自主研发设计的新一代“绿色环保”船型,船舶总长300米,型宽50米,结构吃水18.4米,结构吃水下的航速为14节,配置LNG双燃料动力系统,满足IMO TIER III排放标准和EEDI第三阶段要求,通过船型设计综合优化,该船具有更好的燃油、燃气经济性。EEDI低于基线值约44%,SOx排放降低90%以上,NOx排放降低20%以上。气体模式下可满足中澳航线两个往返航次及中巴航线往返续航力要求,是一型集节能、环保、高效于一身的现代绿色环保好望角型散货船。

    这是商船三井首次在青岛北海造船下单订船。商船三井执行董事筱田敏畅表示,这是考虑了包括2025年上半年外汇汇率可能性在内,综合判断后作出的决定。

    21万载重吨Newcastlemax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LNG动力散货船。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目前全球共有29艘Newcastlemax型LNG动力船正在建造,其中就包括了青岛北海造船为韩国H-Line Shipping建造的3艘,预计将在2023年交付运营。

    据了解,商船三井是日本三大航运公司之一,自1884年成立至今13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日本乃至全球航运界的领导地位。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作为航运业巨头的商船三井,长期致力于推动船队进行绿色环保转型,并在去年发布“环境愿景2.1”规划,制定了批量订造清洁替代能源船舶战略。

    加上最新订造的4艘散货船和2艘VLCC,商船三井目前拥有22艘LNG动力船,包括16艘远洋船舶(6艘散货船、8艘汽车运输船、2艘VLCC)和6艘内航船(1艘拖船、4艘渡船、1艘货船),其中1艘拖船和1艘内航货船已经投入运营,其余均为在建新船。

    值得一提的是,最新的订单是商船三井首次在中国船厂订造LNG动力船。除了这6艘之外,商船三井另外16艘LNG动力船均由日本国内船厂建造。

    按照商船三井到2030年LNG动力船船队规模达90艘的目标,未来该公司还将再订造68艘LNG动力船。

    根据商船三井的规划,该公司在2020年代将以LNG动力船为中心,到2030年将投入90艘LNG动力船,投资总额预计约为7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51.45亿元)。这意味着,商船三井未来还需要再订造68艘LNG动力船。

    商船三井将LNG燃料视为“立即可行的温室气体减排举措”,未来该公司还将使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合成甲烷取代LNG,进一步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商船三井也将扩大氨燃料、氢燃料的应用,目标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

合同生效!全球首型,中国首制

来源 :中国船舶报      2022-08-26     

    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日前,由沪东中华为安徽长江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量身定制的1艘江海直达型140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加注运输船建造合同正式生效。这标志着这一全球首款、中国首制的新船型将正式从设计蓝图全面转入实船建造,并成为中国造船业打造“气化长江”、实现“双碳”战略落地的示范装备。

      该船由沪东中华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实现江海直达一站式LNG运输和加注的双功能。该船总长130米,型宽23.6米,型深15米,入级中国船级社(CCS)。基于长江大桥限高与长江吃水等要求,以及权衡经济、高效等考量,该型船对船型结构进行了特别设计,将LNG加注与运输合二为一,可对LNG燃料动力船进行LNG加注和LNG燃料舱惰化、冷却、驱气、暖舱等全流程专业化服务。该船采用浅吃水形式,既满足远洋无限航区设计要求,又能实现长江浅水航道适航性,适用无限航区,可全年通过南京长江大桥,并通达长江武汉段,实现江海直达一站式LNG加注运输,堪称“长江定制款”LNG加注运输船。

      该船将采用沪东中华自主开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型舱围护系统,这也是该系统在国内LNG运输船上实现首台(套)工程应用。该系统具有舱容利用率高、抗晃荡能力强、无液位装载限制和安全可靠等技术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产LNG核心装备配套示范项目,该船还首次实现了高低负荷压缩机、再液化装置、LNG潜液泵、船对船输送系统、LNG低温阀件等关键设备的首台(套)应用,国产化率不低于80%。

      同时,该船还将采用双燃料动力全回转推进系统,实现狭窄内河航道的灵活操纵,并具有“智能平台+智能航行+智能能效”的增强型智能集成自动化系统。

      作为我国内河航运的大动脉,长江年运输量高达30亿吨,占我国内河航运总量的60%以上。不过,长江航运船舶长期以来以柴油、重油等为主要燃料,相比以LNG为燃料的船舶,其综合污染排放要高出70%。加快长江航运船舶油改气、实施“气化长江”战略早已势在必行。

      按照相关规划,2035年前,长江干线中下游沿江7个LNG接收站总计1300万吨/年的产能,需要至少80艘6000立方米以上的小型LNG船运能。该船建造合同的生效以及未来建成交付,将对打通LNG海进江通道,打造“气化长江”工程的标本和典范,推动长江航运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效应。

      至此,沪东中华也成为全球屈指可数的具备大型(17.4万立方米)、中型(8万立方米)和小型(1.4万立方米)全系列,覆盖大洋和内河LNG运输船研发设计建造能力的船企,不仅将进一步巩固沪东中华在全球LNG船建造市场的重要地位,也将为中国造船业全面提升LNG高端装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据了解,该船计划2024年8月投入运营。届时,长江干线LNG水运可由上海直抵安徽芜湖,使“气化长江”战略得以落地落实。

2022年8月3期国际航运市场评述

来源 :浙江船舶交易市场      2022-08-29    

两年新低!海峡型复苏的曙光在何方?

      截至8月25日,波罗的海综合运价指数BDI报收1123点,较8月12日下跌354点,跌幅23.97%。其中海岬型指数BCI下跌840点,跌幅63.93%,巴拿马型指数下跌483点,跌幅25.33%。

http://resources.csi.com.cn/uploadFile/20220829135326744.png

      近段时间,国际干散货市场持续放缓,尤其是海岬型船,8月25日BCI指数狂跌至474点,月环比下跌2122点,环比跌幅达到81.7%,指数已触及2020年6月以来新低。

      BIMCO首席航运分析师Niels Rasmussen曾说:“中国国内需求下降是干散货和油轮市场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中国分别占这两类船型货运需求的35-40%和25-30%。”2022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不景气叠加新冠疫情多点散发,铁矿石需求偏弱,港口铁矿石库存仅有5周时间在13000万吨以下,较之前两年显著偏高。

     与此同时,进口铁矿石量也相应减少。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国共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62682.3万吨,较去年同期下跌3.4%。但随着冷空气的逐渐南下,徘徊月余的高温天气有所缓解,加之“金九银十”将近,以及中国政府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释放,需求前景有望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得到部分改善。

      与海岬型不同,超灵便型在下跌后回温持平。自2月中旬爆发俄乌冲突以来,黑海粮食走廊航运显著受阻,经过多方努力,该区域的运输正在恢复中,据土耳其国防部的数据,截至目前,离开乌克兰黑海港口的船只总数已达到27艘。但分析机构APK-Inform表示,战争冲突导致收割面积减少,乌克兰2022年的粮食收成可能从创纪录的8600万吨降至5250万吨至5540万吨。乌克兰是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其收成减少,将可能导致未来粮食供需关系紧张,对于超灵便型的需求也会相应减弱。

一天内,13艘船运载超28万吨农产品从乌克兰港口起航

来源 海运圈聚焦    2022-09-06

http://resources.csi.com.cn/uploadFile/20220906135526234.jpg

  9月4日,自俄乌粮食出口协议达成以来最大谷物船队从乌克兰港口起航,13艘船只共运载282,500吨农产品驶出黑海。

  运往八个国家的货物在敖德萨、切尔诺莫斯克和皮夫登尼港装载。这些港口在7月22日俄罗斯、乌克兰分别与联合国和土耳其达成粮食出运协议前均被关闭。

  乌克兰基础设施部在社交媒体上一份声明中表示,86 艘船已根据协议从乌克兰港口启航,将 200 万吨农产品运往 19 个国家。

  乌克兰当局官员在7月声称,该国希望在8到9个月内出口6000万吨粮食。若港口不能正常运作,这些出口可能需要24个月。

  根据乌克兰海关总署统计,截至8月31日,新一季乌克兰出口粮食396.4万吨,较去年同期的862万吨大幅减少。由于港口恢复运营,出口从7月份的170万吨增加至8月份的226万吨,其中小麦76.3万吨、玉米133万吨、大麦16.1万吨。

  根据“谷物走廊”的监测数据,8月期间,有65艘装载超过150万吨乌克兰农产品的船只离开奥德萨、乔诺莫尔斯克和皮夫登尼港。

MPA:2025年中,将在新加坡港口码头实现海上5G网络全覆盖

来源  海事服务网     2022-09-02    

近日,新加坡交通和财政部高级国务部长徐芳达(Chee Hong Tat)在国际海上安全会议上表示,新加坡海事和港务局(MPA)已与新加坡信息通信媒体发展局(IMDA)在2022年8月中旬签署谅解备忘录,以发展海上5G移动网络能力,提高新加坡海上数字能力。

徐芳达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在2025年中期之前,在新加坡的锚地、航道、码头和登船场实现海上5G的全面覆盖。”

徐芳达认为,5G网络将有助于加快海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并增加新的应用来改善海事和航行安全。“新加坡研究人员正在研究远程辅助引航咨询等项目,引航员可以通过岸上控制中心,利用实时视频图像远程驾驶船舶,提供态势感知。”

届时,由于引航员不再需要亲自上船,这不仅会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而且还能减少引航员在海上运输和登船的风险。

5G网络被认为是提供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无人机和船舶自动驾驶技术在港口水域和码头内使用的可能性。

MPA局长柯丽芬对此表示,MPA正带头帮助新加坡海事局建立一个强大的数字海事生态系统,以快速、安全和高容量的5G连接作为基石之一,支持海事领域的实时数据交换。同时,海事5G将使新加坡港口和国际海事中心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BDI一个月跌掉900点!跌破1000了!

来源 :海事服务网       2022-09-02 

  干散货海运市场发生了一件足以引发行业“小地震”的事件——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跌破1000点,报于965点!这使得近段时间以来跌跌不休的BDI指数,跌至新的低水平,并处于自2020年初疫情爆发市场受冲击以来的最低水平。

一个月跌掉逾900点


       
在此前,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已经是5连跌,8月31日再跌逾5%,直至跌破1000点,来到965点。实际上,BDI指数自8月1日以来的1872点持续“跌膘”,一直跌至月底8月31日的965点,一个月以来的跌幅逾900点,已经连续第三个月下跌,是两年多以来的最大月度跌幅,也是自2020 年1月以来的最差表现。


       
本轮BDI的大幅下跌,主要是受海岬型船需求减弱的拖累。

海岬型船最惨,运价仅覆盖16.7%的成本

      8月31日,海岬型船指数BCI下跌 35 点,或10.4%,至 302点,也是两年多来的最低点。自8月1日以来,海岬型船指数已经下跌约86%,为 2020年 5 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通常运输150,000 吨货物(如铁矿石和煤炭)的海岬型船,其平均日租金下降288 美元至2,505 美元,创2020年5月以来的新低,运价仅及成本价的16.7%。      

但海岬型船日租的当前水平并不是疫情以来的最低水平,海岬型船日租曾在2020年5月14日跌至1985美元 。      

分析人士认为,海岬型船需求的下降主要归咎于房地产市场低迷、钢铁需求的放缓的因素,而房地产低迷状态或持续存在,这将使海岬型船运价持续承压;但以运输民生必需品(如谷物)为主的中小型船,运价则比较容易见到增长。

海岬型船“降维”竞争,巴拿马型船日租被迫下降      

海岬型船因市场需求萎缩,纷纷与巴拿马型船市场竞争,抢运巴拿马型船的货载需求,致使巴拿马型船日租降至10956美元,逼近成本价。      

通常运载约60,000 至70,000 吨煤炭或谷物货物的巴拿马型船指数BPI已经连续第五个月下跌,总跌幅约41%。8月31日,BPI下跌 67 点或5.2%,至 21个月低点 ——1,217点,这是自2020 年1月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      

8月31日,巴拿马型船平均每日收入减少600 美元至10,956 美元。而疫情以来,巴拿马型最低运价出现在2020年2月5日,当日日租为4681美元。

小型船日子更好过      

由于受大宗货物运输需求影响较小,小型散货船的日子相对好得多。昨日(8月31日),超灵便型船市场尽管也在下跌,BSI下跌 65 点至1,626 点,为约10个月以来最糟糕的一天,但现货市场日租17881美元,仍比成本价8000-9000美元高出许多;灵便型船日租16240美元,更是覆盖了成本的数倍以上。

BDI持续下跌,折射全球大宗货物需求不断下跌
       有分析机构表示,BDI持续回落折射出全球对于大宗商品的需求正在不断下降。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从国内外来看,今年各大央行加速收紧货币政策,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剧,各国制造业PMI持续回落,部分国家的数据已经跌破荣枯线。在全球需求放缓,国内大宗商品需求表现疲软,加上8月开始欧盟禁止进口俄罗斯煤炭,以及近期澳洲、巴西铁矿石发运情况不及预期。      

另外,在国内控制粗钢产量政策及缺电等背景下,铁矿石需求总体不振,全球铁矿石发运量持续下降。今年8月15日-21日当周全球铁矿石发运量为2734万吨,连续三周回落,而去年8月的周度发运量均值则达到3100多万吨。同时,中国是全球煤炭第一进口大国,但在内外贸煤炭价格倒挂及澳煤未解禁的情况下,对于印尼煤炭的拉运需求同样不及去年同期。

三大因素将救活BDI?      

一是,欧盟本月10日开始停止进口俄罗斯煤炭,不得不改向澳大利亚、哥伦比亚、南非等更加远程的国家/地区运输,散货船周转率下降,相当于增加了对船舶的需求。      

二是,欧洲国家目前正面临50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天气,粮食歉收,今年冬天需要大量进口谷物与能源,有助于干散货市场运价在第四季内获得回升。        

三是,有业界人士认为,当前运价下跌越快、市场恢复也越快,因为这会加速对老旧散货船的拆解淘汰,尤其是20龄以上的海岬型船约有200艘,很可能在这一波低周期中被大量淘汰。

航运价格降了,但船公司上半年依然大赚特赚

来源 :界面新闻      2022-08-08      

近日,全球多家航运公司陆续发布了上半年业绩。虽然今年上半年国际运价持续下滑,货量也有小幅下降,但航运公司仍然赚得盆满钵满,马士基、赫伯罗特等头部航运公司更上调全年盈利预期。可以预见,尽管今年航运市场景气度不如去年,盈利仍将是全年的主题。

顶住运价下滑压力,上半年依旧大赚      

8月3日,全球第二大航运公司马士基发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与过去几个季度一样,马士基本季度继续大赚特赚,单季营收216.5亿美元,同比增长52%;利润86亿美元,同比增长131%,是马士基连续15个季度实现利润同比增长。

     

全球第五大航运巨头赫伯罗特7月28日发布的财报也显示,该公司上半年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攀升至10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42亿美元相比,增长159.52%;息税前利润(EBIT)约为99亿美元。今年二季度,赫伯罗特公司EBITDA达56亿美元,同比增长145%,这一数据也是该公司历史上最好的季度业绩。

此外,中远海控上个月也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预增公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人民币647.16亿元, 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76.18亿元, 同比增长约74.45%。      

船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离不开运价的抬升和货量的增加,但在今年上半年,不仅运价持续下降,全球供应链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也趋缓。据最新数据,因所有船型运价均下跌,波罗的海整体干散货运价指数周三下跌86点,连续第8个交易日下跌,跌至6个月以来低点。      

马士基财报中的数据也显示,与2021年第二季度相比,全球集装箱货量下降了2.3%,4月/5月全球空运货量 (CTK) 下降了9.4%,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能源价格上涨导致通胀加剧,对消费者信心和增长预期造成压力。马士基发布警告称,由于消费者信心减弱和供应链拥堵,今年全球海运集装箱需求将放缓,港口与仓库的库存持续增加。      

今年5月中旬,赫伯罗特首席执行官Rolf Habben Jansen也表示,集装箱航运市场在一季度触顶,二季度市场已过最高峰,未来将走弱。赫伯罗特首席财务官Mark Frese当时也预测,第二季度状况虽然将优于预期,但是仍略低于第一季,还暗示下半年获利可能腰斩。

长约协议托底,全年预期向好      

不过,尽管市场景气度走低,船企仍然纷纷上调全年盈利预期。马士基预计,2022年公司全年实际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370亿美元,实际息税前利润为310亿美元,自由现金流将超过240亿美元。      

赫伯罗特也多次上调全年业绩预期。今年3月,赫伯罗特计全年的EBITDA将在120亿-140亿美元之间。5月,赫伯罗特将预计数字推高至145亿-165亿美元。7月28日,该公司继续将预期大幅上调至195亿-215亿美元,同比增长52%-68%。      

对比来看,2021年赫伯罗特的EBTIDA为128亿美元。结合上半年109亿美元的数据,赫伯罗特下半年EBTIDA将在86亿-106亿美元之间。      

船企有这样的底气,主要由于长期协议运价保持高位、欧美港口拥堵加剧、航运公司增加空白航班等因素的影响。      

以赫伯罗特为例,赫伯罗特今年第二季度业绩优于第一季度,主要是因为欧洲线部分新长约于第二季度开始生效,美线是5月1日开始生效。相较于往年,今年的长约协议价格主要参考签约之前的即期市场,因此长约协议价格比去年上半年高出不少,比如欧线一年期的合约价格同比增长或达200%-400%。      

这种现象同样出现在马士基和中远海控身上。马士基在财报中指出,本季度燃料成本、航线网络和集装箱装卸成本继续增加,且货量减少7.4%,部分抵消较高运价带来的营收,即期运价已从峰值回落,但鉴于强劲的市场需求和持续的全球供应链拥堵,公司合同运价高于往年同期水平。      

而且,自去年底以来,达飞、马士基等航运公司纷纷表态,会增加长约协议的比重,有消息称马士基71%的运单为长约协议,中远海控的长约协议占比应该也不低,有分析认为可能超过60%。如此一来,即便即期市场运价下滑,长约协议仍然起到托底作用,维持船公司业绩。      

另外,欧美港口拥堵加剧和航运公司增加空白航班,都使得整个市场的有效运力打折扣,运价下滑或因此放缓,甚至出现抬升。至少,目前航运运价依旧保持在高位。

三部门:进一步提升煤电能效和灵活性标准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2022-08-31

国家能源局网站29日消息,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煤电能效和灵活性标准的通知。

  通知内容如下:

      一、推动“三个一批”标准制修订

      (一)组织制修订发布一批考核约束性标准

      有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抓紧整合修订《常规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258-2017)、《热电联产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35574-2017)等煤电能效和灵活性相关考核约束性标准,将循环流化床燃煤发电机组相关内容纳入强制性国家标准中。
       重点修订新建机组的设计供电煤耗门槛要求、对应的负荷率基准,以及现役机组的运行供电煤耗要求、对应的修正方式(尤其50%以下负荷率的修正系数)等。有关标准制修订工作原则上在2023年底前完成。

(二)组织制修订发布一批关键配套标准
       各有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快推动制修订一批考核约束性标准的关键配套标准,主要包括明确机炉耦合机组的能效指标计算边界及计算方法,灵活性调节下机组能源消耗量或节约量、经济性指标计算(或计量)方法等14项指标计算、能效评价、经济性评价标准(具体见附表)。有关标准制修订工作原则上在2023年底前完成。

(三)持续推动其他配套标准制修订
       根据第一、二批标准及项目的实施经验,持续组织推进设计改造、电厂运行、设备与试验、监督环保等其他配套标准制修订(具体见附表)。重点推动《燃煤发电机组供热改造技术条件》《火电机组低压缸零出力系统改造和运行规范》等20项在编标准加快制定;组织《燃煤火电机组汽轮机及其辅助设备节能改造技术导则》《燃煤机组中调门参调供汽适配性改造及运行优化导则》等3项标准计划开展立项和制修订;根据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需求持续完善燃煤发电机组节能改造、灵活性改造、燃煤掺烧优化、改造延寿后评价等24项配套标准;持续关注当前无需修订、继续有效的24项标准,及时开展制修订工作。

二、依托“三改联动”组织开展先进适用标准示范
       依托“三改联动”有关工程项目,项目业主单位、装备制造企业、技术研发单位和标准化管理机构可联合申报并开展先进适用标准试点示范。在工程策划、设计、建设、验收、运行全阶段与相关标准制修订紧密协同,实现技术研发、项目建设和标准化联动发展,切实发挥标准在煤电“三改联动”过程中的引领、支撑和规范作用。
       我们将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择优遴选并严格控制示范项目数量,重点开展考核约束性标准和关键配套标准打包示范,并于项目投运1年后组织验收。符合条件的示范项目可享有《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的通知》(发改运行〔2021〕1519号)、《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的通知》(国能发科技〔2018〕49号)相关支持政策。

三、工作要求
       (一)各有关标准化管理机构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要按照职责分工抓紧按程序组织推进相关标准的制修订。要联合项目业主、设备制造企业和有关研发机构积极开展技术交流和标准示范,切实以标准化工作有力支撑煤电机组改造升级。我们将加强督促协调,加快标准立项审批,确保有关工作按期推进。
       (二)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负责组织地方和本企业示范项目申报。示范项目须由项目业主单位与标准化管理机构及其他单位联合申报,申报材料需包括依托项目可研报告、标准化示范任务等内容,有关材料于2022年9月30日前报送至国家能源局(科技司)。我们将按照规定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择优遴选示范项目。

全球50大集装箱港口排名出炉,15个中国港口上榜

来源 :搜航网    2022-08-31

近日,海事研究公司Linerytica编制并发布了2021年全球50大集装箱港口排名,其中共有15个中国港口上榜,分别为:

  上海港(第1)、宁波舟山港(第3)、深圳港(第4)、广州港(第5)、青岛港(第6)、天津港(第8)、香港港(第10)、厦门港(第14)、高雄港(第17)、太仓港(第24)、广西北部湾港(第27)、营口港(第33)、日照港(第34)、连云港港(第35)和大连港(第50)。

    在全球前50大集装箱港口中,共有42个港口实现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其中,18个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以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包括中国的天津港(10.5%)、太仓港(35.1%)和广西北部湾港(19%)。

  在2020年同比增长持平后,2021年,前50大港口的总集装箱吞吐量与2020年相比增长了6.7%,达到5.46亿TEU。      

在榜的中国港口中,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长最多,与2020年相比,其吞吐量增长了347万TEU(8.1%),并扩大了其在排名榜首已经相当大的领先地位;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了240万标准箱(8.2%);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增加了220万TEU(8.4%)。

  另外,中国太仓港(35.1%)以及印度两个主要港口蒙德拉港(29.8%)和尼赫鲁港(26%)的增幅最大。

  在榜的美国港口有4个,同比增长均为两位数。洛杉矶/长滩港综合体是美国排名最高的港口,位列第9位,其吞吐量同比增长15.8%,达到2060万TEU;其次是纽约/新泽西港(第18)、萨凡纳港(第31)以及西雅图/塔科马港(第47),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18.4%、19.9%和12.7%。

   此外,报告称,在吞吐量下降的八个港口中,香港港是唯一进入前十的港口,延续了疫情前港口吞吐量下降的趋势。2003年,香港港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位居榜首,但此后排名开始下滑。继2020年下降1.8%和2019年下降5.6%之后,2021年该港的年集装箱吞吐量下降了0.9%至1780万TEU。

上海:港口新举措促修造国际航行船舶“加速跑”

来源 :新华社   2022-09-07

新华社上海9月6日电(记者杨恺)利比里亚籍雅加达快航轮近日完成维修项目驶离中远海运重工码头至长江口锚地进行船舶试航,并计划完成试航后直接出境前往下一港新加坡。上海边检总站崇明边检站对完成维修的船舶试航结束后直接出境提供了“一次性办结”的便利保障。

这项便利保障措施源自于今年5月30日,国家移民管理局集中推出一批服务便利涉外企业生产经营的新举措。系列新举措的第一条即是“为船舶制造、维修企业新造或完成维修的国际航行船舶出港试航、交付使用直接办理出境手续”。

 崇明边检站边防检查处处长顾欣嵘介绍,对修造船企业来说,完成船舶维修、改造后并不意味着完工。交付前的试航如同商品出厂前的质检,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以往试航完还需要船舶从航道上返回码头办理边检手续后出境,同一段航程需要走3次才能正式出航。现在边检机关提前为其办理出境手续,允许船舶试航成功后不必再回靠码头直接出境,大大节省了船东和船厂时间与经济成本。”他说。

据崇明边检站统计,6月以来,该站已累计为10余条试航船舶一次性办理直接出境手续提供了便利。

“针对当前的修造船订单高峰,这项措施让厂区相对紧张的泊位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推动了企业生产效率再提升。”上海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东辉说。

  国家移民管理局出台的新举措还包括:实行国际货运船舶到港“零等待”、离港“零延时”验放通关;对跨境运输医疗防疫和农业、能源、民生保障等重点物资的车辆实行优先查验、快速通关;对经停货运枢纽机场、不出口岸限定区域的货运机组简化边检查验手续等。

  今年以来,上海修造船业克服疫情冲击等诸多不利影响,扎实推进复工复产。 这些举措是国家移民管理局实施服务便利涉外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个缩影。

  记者在位于上海长兴岛的中远海运重工修造船基地看到,码头泊位上停满一艘艘待修船舶,呈现繁忙、有序的生产景象。

  长江口航道是中国沿海地区最繁忙的航道之一,船舶试航后直接出境,将进一步提升航道使用效率。

集装箱运费年内大跌逾六成 全球航运业的“天价时代”落幕?

来源 :财联社   2022-09-09

每年的三季度往往是全球航运业的旺季,不过今年的这个旺季,航运市场却感受不到过去两年的热度:主要海上贸易航线的运费一路下跌,原因是货主已早早提前发货,且通胀抑制了消费者需求。

  根据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FBX指数显示,从中国到美国西海岸的40英尺集装箱运费目前约为每箱4800美元,较1月份已下跌了逾60%。从中国到北欧的集装箱运费也降至了9100美元,比今年年初低了约40%。

  

这两条主要航线的运费虽然仍高于疫情前的水平,但与去年9月触及的逾2万美元峰值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与全球疫情早期相比,航运市场的状况在年内显然出现了急剧逆转。

  2021年,由于供应链中断、港口积压和货物激增令进口商们争相在集装箱船上抢夺空间,集装箱运费大幅上涨了约十倍。沃尔玛等一些大型零售商甚至开始租用自己的船只,以避免遭遇运输瓶颈。

  然而,今年沃尔玛和其他零售商所预计的发货延迟以及旺盛需求并未能实现,前期大量的进口商品很多仍未被市场消化,结果导致了库存过多,制造商们也比往年提前发货。一些服装销售商和孩之宝等玩具制造商报告称,它们的春季库存水平激增,而往年这通常要到临近假期时才会发生。

  能源与船舶咨询公司Braemar的集装箱航运分析师Jonathan Roach表示,对于现货市场而言,盛宴已经结束了。在能源价格大涨和通胀加速攀升推动下,潜在的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正在拖累航运市场下跌。

  接下来还要跌

   船东和分析师表示,在今年剩余时间和明年,航运费率很可能将进一步下跌。

  Braemar称,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一大批新船将下水,预计明年和2024年船队的净增长速度将超过9%。相比之下,集装箱货运量的同比增速明年就将转为负,2024年也将仅增长约2%。

  百思买首席执行官巴里(Corie Barry)在上周二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货运成本压力正在缓解。这家销售额正出现萎缩的知名零售商发现,寻找航运和陆运物流已变得更为容易。

  海洋数据提供商Xeneta的首席分析师Peter Sand表示,“今年的旺季根本不像是旺季,因为有史以来第一次,下半年的货运量可能低于上半年。考虑到乌克兰当前持续的战事和全球经济衰退前景,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

  Xeneta在8月份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现货市场的集装箱运价下降得如此之快,以至于价格已经接近乃至低于了长期合同价格,要知道长期合同价格通常是有折扣的。

  全球十大班轮公司在过去的两年里获得了巨额的利润。行业领头羊马士基二季度的收益为85.9亿美元,超过了通常情况下的全年收益。但许多公司警告称,2022年下半年的市场状况将会走弱。

  “我们需要密切关注通胀对消费者需求和行为的影响,”运营着全球第四大集装箱船队的中远海运控股公司上周三在其上半年业绩报告中表示。“结合新船交付的变化,行业的供应端将面临新的局面。”

  不会回到疫情前?

  不过,航运业高管和分析师也指出,他们预计运费不会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部分原因是燃料成本上升。

  2019年,一个集装箱从亚洲横跨太平洋运抵美国西海岸的平均成本约为1500美元。

  能源转型的压力也可能带来成本上升。远洋运输公司在新技术和新燃料上投入了数十亿美元,这将大大减少它们船只的碳排放。Braemar的Roach指出,“清洁运输带来的额外成本不会消失,从长远来看,它将成为提高运费的一个因素。”

  一体化航运业务提供商克拉克森在最近一期的市场周报中则表示,当前很难预测市场下行幅度,从供需基本面来看,2023年即期运价和租金进一步下滑的基调没有变化。

“不过,考虑到港口拥堵的完全缓解以及大批量新船交付使用仍需时间,总体运费和租金预计可能仍高于历史平均水平。”

海峡型复苏曙光未见,中小型船迎来利好

来源 :拍船网  2022-09-13

     截至9月8日,波罗的海综合运价指数BDI报收1178点,较8月25日上涨55点,涨幅4.90%。其中海岬型指数BCI上涨178点,涨幅37.55%,巴拿马型指数上涨333点,涨幅23.38%。

http://resources.csi.com.cn/uploadFile/20220913134936470.jpg

      近期,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8月我国共进口铁矿石及其精矿9620.8万吨,较7月份环比增长5.5%,但与去年同期9749.2万吨相比略有下降。铁矿石进口量持稳的同时,港口库存仍在持续累加,9月2日已达到14010万吨,为5月份以来新高。夏季高温天气叠加疫情多点散发态势,抑制了国内部分地区生产与建设活动,从而减弱了一部分铁矿石需求。传统“金九银十”旺季到来,但多地疫情反复,对于钢材的生产、销售与运输存在一定利空,因此国内铁矿石需求可能不会快速复苏。

http://resources.csi.com.cn/uploadFile/20220913134946542.jpg

      波交所7月估算称,各规模的散货船日常运营支出约为5085美元/天,9月8日海岬型(5TC)租金报告为5407美元/天,海岬型船市场低迷,租金勉强覆盖船舶运营支出。相较于海岬型,其他干散货细分市场的情况相对要好一些。在俄乌冲突的影响下,粮食、煤炭和其他小宗散货的供应链有一定受阻,相应的运输市场得到了提振,运价整体维持在较为可观的程度。

      据乌克兰农业部统计,8月份乌克兰出口粮食226万吨,较去年同期的559万吨大幅减少。但在“黑海粮食走廊”开启后,由于港口恢复运营,出口量较7月份的170万吨而言,存在显著增长。乌克兰农业政策和食品部第一副部长塔拉斯?维索茨基表示,9月份乌克兰将出口500万吨农产品,虽然仍低于俄乌冲突前月度600万吨的出口量,但对于中小型船而言依旧是显著利好信息。

运价暴跌90%!散货船市场三月底前上涨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