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老人家说:饭前先喝汤,胜过良药方。但喝汤的方法不对,不仅会越喝越胖,还会有健康风险。
很多朋友都有喝浓汤的习惯,觉得汤越浓越滋补,汤里面的营养价值一定超过食材本身,其实并不是。
猪蹄汤、骨头汤熬得越白,说明里面的脂肪含量越高。对于三高人群来说,这类汤要少喝,最好不喝。
“渣”就是汤里面的肉块,熬煮时间太长的肉,吃起来口感可能有点柴,但里面的氨基酸含量丰富,对人体有好处。
有实验证明,绝大多数的汤,最主要的成分是盐、油,85%的蛋白质仍然在肉里面。
喝骨头汤并不补钙,喝多了还会长胖。骨头里面的钙质很难溶解到汤里面,就算啃骨头也补不了钙。和大多数汤水一样,骨头汤以盐、脂肪、嘌呤为主,对于三高人群、肥胖人群来说,喝骨头汤会导致盐超标。
要补钙的话,一定要多吃豆制品、水果、绿叶菜、奶制品,才是补钙最好的选择。
不能只喝汤不吃菜、不吃肉,其实两种汤的营养差不多,都是盐、油、水等。喝汤的时候吃掉里面的蔬菜和肉,才能吸收更多的营养成分。
只放肉或蔬菜的汤被称为“独味”汤,用单一的食材煲出来的汤味道可能会更纯,但营养很单一。最好荤素搭配,比如莲藕排骨汤,排骨滋阴润燥,莲藕健脾开胃,作用叠加,喝起来也会更鲜美。
汤水泡饭吃多会伤胃。人体在消化食物时,会咀嚼比较长的时间,唾液的分泌量也会增加,以方便吞咽食物。
如果把饭和汤水混在一起吃,饭没有经过咀嚼就被汤水带入肠胃中。汤水会稀释胃酸,饭不能及时得到消化吸收,很容易刺激肠胃,时间长了会导致胃动力不足,引发胃病。
照理说,汤煲得越久,受热越充分,里面的营养会更丰富,可实际上并非如此。
肉里面的蛋白质、氨基酸只能被水溶解很小的一部分。汤熬得再久,都不如直接将肉吃掉。
如果想要通过饭前喝汤来减肥,那“喝什么汤”“什么时候喝”就比较有讲究。
一是不喝浓汤、肉汤等高热量的汤水,首选低热量的米汤、粥类,这类汤含脂肪较少。
二是最好在餐前20-30分钟喝汤,能起到抑制食欲的效果,减少正餐食量,才能更好地瘦身。
喝汤可以美容养颜,还可以吸收更多的营养,有助于身体健康。
做羹类食物少不了淀粉,但平常的淀粉血糖反应很高,可以换成魔芋粉。这道菜富含膳食纤维又没有淀粉,很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牛肉100克、豆腐50克、香菇50克、鸡蛋1个、魔芋粉5克、食盐适量。
3.煮锅里重新倒水煮沸,倒入豆腐、香菇、牛肉,煮沸后加适量的盐、白胡椒粉调味;
4. 在魔芋粉里倒入清水稀释拌匀,再倒入锅里勾芡,最后倒入打散的蛋清,迅速搅拌,1—2分钟即可出锅。
玉米品种中甜玉米含糖最少,每天吃50克—100克就可以,搭配西红柿、牛肉煮汤,能帮助我们降低体内的血脂,还能补铁。
牛肉200克、甜玉米100克、1个番茄、半根胡萝卜,葱姜蒜、食用油、食盐适量。
3. 炒锅烧热后倒油,葱段爆香,再倒入牛肉块翻炒至发白;
4. 倒入番茄,炒至番茄出水,再加胡萝卜丁、玉米块,倒入适量热水没过食材,滴几滴食醋,盖上锅盖用中火煮炖15分钟,撒入适量的食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