嘬完了清明螺蛳,
拿着根牙签,
小心翼翼挑辣螺的时节就到了,
想想就好开心!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诗句云:“轻圆白晒荔,脆酽红螺酱。”在诗中,他把螺酱与荔枝并提,说明在他心目中螺酱地位之高,也足见螺酱历史的久远。
辣螺是俗称,属骨螺科。辣螺壳色灰白,突起为黑灰色。一粒粒疣状突起与荔枝表面很像,故学名为“疣荔枝螺”。舟山地区叫"辣螺"“黄螺”,厦门等地区叫"苦螺"。
1屁股最好吃
辣螺,螺如其名,螺肉是带辣味的。究其因是在螺肉一侧有一条黑绿色的螺线,辣味苦味都藏其中。别被它的辣味所吓跑哦,尝一口,回味无穷。
说起来让人老脸一红,辣螺最好吃的部位是屁股。
螺酱的原材料“螺”为辣螺,或称黄螺,属于海螺的一种,为螺旋形贝壳的软体动物。制作螺酱,是岛民在食品加工方面的创造。作为宁波、舟山沿海岛屿的特产之一,其口感在咸味和鲜爽之间略带辣味。不过这种辣味有别于辣椒的辛辣,它是不爱吃辣的人所能接受的那种辣味。如果从瓶内取出的时间稍长一点,这辣味也就自然消失了,剩下的味道会刺激食欲,开人胃口。
辣螺的屁股是整块螺肉中最为甘甜、最为软糯的部分。舌尖一旦舔到,就忘不了那滋味,啧啧啧~吃辣螺就是吃个层次,小小一块螺肉,从坚实到软糯,由辣转甜,实在是棒棒棒!
挑辣螺也是项技术活,稍有不慎,螺肉就会断,那段最最美味的螺屁股就留在弯弯绕绕的螺壳之中了(太太太太倒霉了……)
挑螺肉小技巧
慢慢地顺着辣螺的结构,弯弯绕绕地慢慢挑
2 禁渔期好伴侣
禁渔期是吃货们必经的“劫难”,禁渔期除了一些海鲜干货外,还可以吃到透骨新鲜的海鲜吗?
悄悄地告诉你,可以!我们可以吃海边岛礁上的“小海鲜”呦~
辣螺一般分布在潮间带中潮区的上区岩石缝内,喜集群生活,为岩相潮间带最为常见的螺类之一。
渔谚云:“三月三,辣螺爬满滩”。说的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前后,地温和水温开始升高,浅海辣螺会争相爬上滩头繁殖。
渔嫂们就会趁着这个时候去海边拾辣螺、牡蛎,由此便产生了产生“三月三,踏沙滩”的劳动场景。
现在渔业资源稀缺,不乏潜入深海去采螺的渔人。
据说瓶装螺酱的制法比较简单:“一斤辣螺四两盐”,夏天腌渍两夜就可以食用,冬天须腌渍五至七天。盐腌入味以后,可适当加入糖、酒等调料,这样风味会更佳。
据了解,
最近嵊泗海鲜市场上,
辣螺价格为35~40元,
个头大的稍微贵些。
3 螺酱一瓶最下饭
要是说白灼是辣螺最经典的做法,那么螺酱应该是其最具风味的做法了。对海岛人来说,螺酱是出了名的“压饭榔头”,配着它,一下子可以吃掉三碗白米饭。
做螺酱是门技术活。第一步是去壳:买来新鲜辣螺之后,用小榔头一个一个敲出螺肉。这一步就难倒了一片吃货,听渔嫂说,去壳时的小窍门是用小榔头对准螺壳敲,一边敲一边转圈,每颗螺都要敲上十来下。
螺肉鲜嫩多汁,带着鲜甜味,很有嚼劲。吃到最后,舌尖才感到一丝辣味。
而这一丝辣味可以说是螺酱的灵魂,靠着这一点点辣,白米饭再来一碗!
你能不能把辣螺肉整个儿挑出来呀?
舟鱼儿做不到啊
螺肉总是
断、断、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