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区白泉镇地处舟山本岛中心,区域内仅北面的浪西、塘夹岙靠海(沿海岸码头当地人一直来俗称白泉老碶头),然而,在这个中心区域内,白泉商埠在历史上曾有过的繁荣、辉煌,至今已鲜为人知。
笔者现搜集以下几例尘封的历史,以佐证当年的一些境况,来为现在的发展作个铺垫或凑个热闹。
下山头曾挖掘出唐宋时的古码头
据1993年修编的《白泉镇志》载,1975年春,挖河道发现位于崇圣宫以南下山头水稻田,离地表面70厘米外,有一片木桩建筑。沿山脚向南延伸,已露100米左右,木桩排行规整,一般间距2.5米,南沿间距4米左右。 1974年,崇圣宫300米稻田里离地表1米处发现古船遗骸,长21米,宽4.5米,3道桅杆,船板有木钉痕迹,年代应属宋代。
另据《定海县志》载:宋治平元年(1064年)帝赐额改万寿寺,拨银重修寺院,建寺材料,曾经在下山头码头运送。唐开元设定海为翁山县,白泉为富都乡。据考证,白泉崇圣宫以南的下山头是唐宋以来的古建筑码头,曾称富都“第一商埠”。
清道光年间建起竹桥埠头
清道光年间,初建竹桥埠头,田舍王十九世(协成)王昌棣太公在白泉下街头德行弄边创办“协成酒厂”,年产黄酒千缸,除少数供给当地酒铺,多数从竹桥埠头经水道转销岱山嵊泗各地。光绪四年(1888年)海涂渐退,商埠移至老碶头浦外。
光绪二十年(1899年),柯梅严友定在老碶头门边建起“严氏树行”,经营木材生意。从福建温州等地船舶拖树排进商埠。
光绪末年,田舍王“行”字辈太公,在“严氏树行”对面用石块修筑船埠头,另开了家“王氏树行”,由于不识商道,树行被迫倒闭。三间房屋出租给岑港里钓石料老板开石厂,那年境内建寿坟红火,且里钓开采的石料堆积如山,老板看中商情,利用老碶头商埠,把毛石料,用河船运往沿途白泉河两旁,请石匠在河道两旁建石厂加工石料。
白泉火鸡、茶叶曾是两大出口商品
晚清和民国初期,白泉十字街已是定海县内主要商贸区之一。
据《中国实业志》浙江卷载:定海出口的大宗商品火鸡额足百万元番银,皋泄商人叶世理与定海、宁波旅沪同乡会联运,年量达3万羽,以白泉为收购点,用帆船从老碶头商埠装船,运至上海十六铺,转销欧美市场。 民国初年,上海茶商徐启亮来白泉境内收购散茶叶,用百名挑夫把茶叶挑到老碶头埠,用帆船运至上海。当时,火鸡、茶叶,属岛内规模最大的外贸出口商品及内销物资。抗战胜利后,潮面张奏潮等村民,利用当地泥土资源,山上砍不完的燃料,在沿河两岸,烧砖瓦和冻制蛎灰(石灰)成品后,先用河船把砖瓦运到老碶头埠,再运往嵊泗、岱山渔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