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7个月宁波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同比增长8.6%

时间:2025年09月09日 09:00  作者:  点击:

近日,在宁波群辉光电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为公司ERP系统与海关系统的联网对接做最后冲刺。验收通过后,该公司将成为宁波关区第二家采用“保税+ERP”联网开展“互联网+稽核查”的加工贸易企业。

“通过远程联网监管,企业无需暂停产线,海关便可以完成盘库核查作业,”宁波海关所属宁波保税区海关稽查科副科长周宇表示,“这既提升了作业效率和精准度,又充分保障了企业的连续生产。”

今年以来,宁波海关在创新保税联网监管,支持保税加工、保税研发、保税维修等多个领域取得突破,保税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扩容增效:宁波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首个1200V沟槽栅SiC MOSFET晶圆产品的保税研发项目正式启动,关键设备、材料保税进口,节省了研发环节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加速了企业的技术攻关进程;宁波赛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作为宁波首家变速箱保税维修企业,落户宁波北仑港综保区,宁波海关“一站式”辅导,助力厂房验收、系统联网、保税维修账册设立等工作快速到位,首批维修业务即将启动......

多点开花的保税业态正在成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培育外贸新动能的关键引擎。同样表现抢眼的还有不断向区内集聚的新能源材料产业。

在世天威(宁波保税区)物流有限公司的“数字化仓库”内,一批千吨级的新能源材料短短20分钟便完成了从保税状态到非保税状态的“区内直转”。“以前,一票报关单下的保税货物要转为非保税状态,得实货进出卡口,调车装卸耗时耗力。现在‘区内直转’用数据‘跑腿’替代货物‘跑路’,货物装卸、车辆运输、库内查验等成本显著降低。”世天威经理陈君说。

这背后是“自贸试验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红利的深度释放。区内直转、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保税货物没有存储期限等便利措施,精准匹配了新能源材料“大进大出、价格波动”的特性。在新能源产业爆发式增长的当下,这些政策正为关键材料的稳定供应筑起了坚实保障。

为让“区内直转”等改革举措释放出最大效能,宁波海关创新推出“数字化仓库”改造,可实现对原料“进、出、转、存”的可视化动态监管,让单家企业仓库储位空间利用率提升20%,年节省运营成本超300万元。1-7月,已完成对25家企业的数字化仓库改造,实现新能源原材料进出口68.4亿元、9.9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9倍、1.2倍。

据统计,1-7月,宁波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总值1291.33亿元,同比增长8.63%,占同期全市外贸总值的15.32%,成为稳外贸的重要支撑。(文章来源:中国海关总署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