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海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沾化冬枣远渡重洋

时间:2022年10月24日 09:09  作者:  点击:

 黄河之滨,秋风习习,滨州市沾化区迎来了一年一度最繁忙的时节:地头边,一辆辆大货车停靠在路旁,工作人员忙碌地将一箱箱刚刚采摘的冬枣搬到车上;枣园里,枣农和游客们脚踩爬梯腰缠布袋,采摘着丰收的喜悦。

  沾化冬枣主要产于滨州市沾化区,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当地百姓自古有房前屋后三棵枣树的习惯,民间有先有冬枣树,后有沾化县之说。作为一种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经济作物,沾化冬枣日益成为助农增收、乡村振兴的网红好物

  今年,沾化冬枣再添新喜朋友圈越来越广,市场越做越大。

  它是冬枣出口身份证

  金秋九月,即将迎来媚梨、冬枣、晚桃等地方特色水果的丰收季,不少水果种植合作社都想打响品牌知名度,将销售市场延伸到国外,增加收入。承包了100亩冬枣园的王新顺接到1笔来自越南的冬枣订单,初步协议50吨,他向海关咨询后才得知,出口冬枣需要办理出境水果注册登记。

  考虑到采摘季临近,在接到王新顺的注册申请后,滨州海关加急审核了现有材料,告知补充事项的同时,开展实地考核,10个工作日完成了全部手续。近年来,海关政策宣传不断向纵深覆盖,出境水果果园和包装厂的注册申请数量逐年增加。截至目前,已注册出境水果果园22个,总面积8700余亩,年产量近2万吨;已注册出境水果包装厂7个。在指导企业开展注册登记的同时,海关向企业讲解水果出口申报通关流程及优惠政策,让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真经

  第一次做出口业务,需要办什么手续一头雾水,幸亏有海关加班加点的指导,我们公司的出境水果果园申请才能这么快获得审批。以前冬枣最远卖到外省,有了出口身份证后,打算把自家的冬枣卖到外国去。王新顺说。

  她在山野田间守国门

  盛夏八月,新安冬枣专业合作社的枣园里,玲珑剔透的冬枣挂满枝头,一派丰收景象。

  滨州海关的白娟是海关动植专家,每年的这个时候她总是格外忙碌。为了让种植户充分掌握田间管理技术,她经常深入枣园,进行技术服务,指导农户开展病虫害防治,全生长周期把控冬枣质量安全,帮助枣农增收致富。开展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讲解诱捕器悬挂技巧、指导枣农加强标准化管理……泥土沾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20多家枣园一个不落。

  实蝇是危害冬枣的头号杀手,一旦大范围传播将对枣园造成严重危害。对此,白娟连续8年开展有害生物监测,累计布设53个有害生物监测点、500余个诱捕器,对5种国外普遍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开展监测。

  种植户牟金梦说:今年的枣个头大、颜色亮、形状周正,二代短枝每公斤50元左右,市场行情很好。明年,我打算扩大种植规模,做好标准化管理,争取多开拓1家外方市场。

  据悉,当地有30万亩冬枣果园,预计今年产量6.5亿斤、年总产值突破50亿元,仅冬枣一项就能增加果农人均年收入过万元。

  他们是乡村振兴践行者

  小冬枣大民生。滨州海关积极打造关爱企品牌,关长带队田间调研,了解种植户在注册登记、田间管理、质检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账销号,全力支持辖区特色农产品抢走出国门。

  为服务冬枣出口,海关联合地方冬枣合作社、农艺专家开展政策精准推送,春季修枝、除草、防虫害现场教学,讲解枣园注册备案流程、解读国外市场准入要求、实时推送国外预警信息,帮助种植户实现从小白到入门。同时,积极落实助企降本增效举措,枣园免于提供无污染源证明相关材料。

  作为鲜食产品,冬枣上市期集中、不耐放,滨州海关专门开辟了冬枣查检绿色通道。

  海关一线窗口、枣园田间地头、分拣包装车间……每个场景都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地。枣园增产、枣农增收、乡村振兴,小冬枣成为了丰收致富的金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