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疫情对航材保障服务企业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北京海关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保税物流供应链,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和预期。”中国航空器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材”)负责人王经理表示。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中航材面临着营业收入下滑、库存积压流动性差、资金压力巨增等问题,一季度进出口额同比严重下降,形势非常严峻。近期,该企业向北京海关所属顺义海关提交了进一步强化保税物流供应链建设的计划报告,力求通过打造覆盖全国的保税物流调拨体系,全面提升自身航材服务保障能力。
对此,北京海关经过深入调查、反复研究,制定“一企一策”方案,持续推进“以保税物流供应链为单元”的监管模式改革,全力支持该企业增设保税物流供应链分拨站、拓展保税业务领域,以降低维修及物流经营成本。北京海关所属顺义海关保税业务监管科科长王晓江介绍:“在服务企业的同时,我们依托信息化技术手段,利用现代物联网、航材货物编码等对保税航材实行了更加严密的监管,实时抓取、展示、预警企业物流管理系统关键信息,使保税航材从生产到使用的各个环节都纳入监管溯源体系。”
在北京海关专项政策帮扶下,企业航材维修保障成本降低约两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
“服务企业是海关的初心,促进贸易便利化是海关的职责。下一步,北京海关将继续深化保税物流供应链监管模式应用,在拓展服务对象和丰富应用场景上下功夫,让企业享受到‘一次备案、一次申报、一次核准、在保税状态下自由流动’的保税监管改革红利。”北京海关企业管理处处长孟伯宇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