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近期加快了原油中转基地建设步伐。据消息,继12月26日青岛港董家口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二期工程开建之后,12月27日,董家口港-潍坊-鲁中、鲁北输油管道二期配套广饶库区正式通油投产,管道三期工程也同步奠基开工。
董家口港区30万吨原油码头二期工程奠基
12月26日,董家口30万吨级原油码头二期工程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董家口经济区奠基开建,这是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动工建设的第二个30万吨级原油码头,投产后董家口港区原油码头的年通过能力将达到5000万吨。
据了解,董家口30万吨级原油码头二期工程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位于青岛港董家口港区,规划建设1个30万吨级油品泊位,水工结构按靠泊45万吨油船设计;1个10万吨级油品泊位,水工结构按靠泊12万吨级油船设计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泊位设计通过能力2500万吨,预计2019年底建成投产。
目前,董家口港区已建成一座世界一流的30万吨兼顾45万吨原油码头和一座10万吨转水码头,年设计通过能力达到2500万吨。
董潍管道三期开工
据青岛集团消息,12月27日上午,随着来自潍坊库区10000吨的西非萨杜恩原油滚滚流入广饶库区,历经一年紧张建设的董家口港-潍坊-鲁中、鲁北输油管道二期配套广饶库区正式通油投产,管道三期工程同步奠基开工。
董家口港-潍坊-鲁中、鲁北输油管道工程被列入了山东省油气输送设施规划建设方案(2016-2020),是山东省2017年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此次正式投产的广饶库区是董潍输油管道工程联通炼厂企业的枢纽工程,也是青岛港储罐建设史上工艺最复杂的罐区。罐区建有12个单体5万立方米的原油储罐,总储油能力达60万立方。随着广饶库区的投产,青岛港沿海和内陆油品存储能力(含二期支线库区)达到1732万立方米。同时,输油管道将直接服务于潍坊、东营、滨州地区的地方炼化企业,结束了部分地炼企业过去没有管道输油、只能靠油罐车运输油品的历史。
昨日同步奠基开工的管道三期工程,标志着青岛港将管道持续向北延伸直达东营。三期工程西线起于广饶罐区首站,终于利华益石化末站,全长约78.5公里;东线起于齐润罐区首站,终于神驰、海科、垦利末站,全长约85.1公里,预计于2019年上半年建成投产。三期工程投产后,全线将全面释放3000万吨/年的管输能力,配套罐容量达546万立方,为山东炼化企业打造了一条低成本、高效率、安全节能环保的绿色物流通道。
截至目前,董潍输油管道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以及配套潍坊库区、齐润罐区累计为12家客户提供原油管输服务900万吨,减少油罐车运营30万辆次,为货主节约物流成本1.85亿元,安全、环保、经济效益显著。
形成“大码头、大罐区、大管道”格局
青岛港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之一,拥有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和董家口港区四大港区。其中,中国最大原油中转基地——黄岛油港区,国家大宗散货集散中心和重要的能源储运中心——董家口港区,中国大陆最大的集装箱中转港——前湾新港区,皆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拥有12个油品泊位,成为油品装卸、中转、储存的重要基地。
中国六分之一的进口原油从青岛西海岸新区上岸。其中,青岛实华原油码头公司2017年油品吞吐量超越了1亿吨,成为全海区首个亿吨油品公司。2018年,青岛港吞吐量、进口油接卸量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在山东炼化市场占有率提高至51%。
从原油接卸能力的升级,到原油存储能力的升级,再到原油管输能力的升级,青岛港原油板块的综合服务能力得到放量提升,油品“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将从黄海之滨延伸到渤海之畔,为更多山东炼化企业提供更加经济、高效、安全、环保的物流大通道,,为山东石化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转型升级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董家口港区原油作业已形成“大码头、大罐区、大管道”格局。依托董家口港区,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港口建设将充分发挥服务新优势,加强中转分拨、保税监管、期货交割等功能配置,发力全程物流综合运营商,加快建设国际原油贸易中心、分拨中心,为推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