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平台的创新

时间:2021年11月19日 08:35  作者:  点击: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智慧物流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智慧物流平台商业模式亟待优化。

本文从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实现四个方面,剖析了目前智慧物流平台的商业模式,得出平台存在信息数量不足和质量难以辨识、忽略客户主观心理、技术研发能力有待提升、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展、营收模式有待优化等不足,最后文章从增强平台核心技术能力和提供多样化物流服务、加强平台服务推广和客户关系维护、拓宽平台收入渠道和优化成本模式三个方面,提出了智慧物流平台商业模式的创新机制。

智慧物流平台商业模式价值主张机制存在的不足。智慧物流平台商业模式的价值主张机制主要通过平台信息共享、软件租赁、交易匹配和增值服务实现,但是在这些活动中商业模式仍存在诸多缺陷。一是平台信息数量不足、信息质量难以分辨,并且共享信息机制受主观性影响较大。

一方面,如果平台没有吸纳大量客户的能力,发布在平台上的信息数量自然不足,缺乏信息共享的基础。

另一方面,由于物流服务的供需者在平台上发布的信息种类杂多、数量大,平台对信息筛查、质量监管难度大,尽管平台设有黑名单、资格准入等机制,仍然可能为虚假或者低质量信息侵入提供可乘之机。

二是软件租赁方面。

软件租赁面临繁杂的售后工作,如果不能实行系统后台维修或者帮助运营,平台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售后服务,因此平台需要提高技术研发能力。

三是系统自动交易匹配可能无法满足顾客的需求。

当物流服务的需求者发布需求信息时,系统会自动根据货物体积、重量、距离、报价以及其他运输特殊要求等匹配最优的物流供给者,但由于人们的有限理性以及偏好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客户不愿接受系统匹配结果,可能造成客户体验差。

四是增值服务可能影响了平台的主营业务。

有些平台为了赚取植入广告的额外收益,频繁给客户推送广告,造成客户的反感。智慧物流平台商业模式价值创造机制存在的不足。智慧物流平台在平台设计和核心资源获得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

一是平台设计者缺乏远见,且有些功能并不能通过技术实现。智慧物流平台是一个提供交易服务的平台,诸多功能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并且边际成本比较低,为物流产业链的延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在平台设计初期,由于平台设计者缺乏远见,导致很多平台可实现的业务范围有限,不利于服务多元化。

二是核心资源获取能力不足。对于平台来说,客户、信息、技术是核心竞争力,但往往很多平台并没有掌握具有独特竞争力的技能,而是依靠相互模仿获取短暂利益,不利于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智慧物流平台商业模式价值传递机制存在的不足。

智慧物流平台商业模式的价值传递主要通过沟通渠道、客户关系维护和合作实现。

一是平台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工客服被机器人替代,这样可以减少人力成本,但也可能消磨掉客户的耐心。智能机器人可以满足客户简单、普遍的问题咨询需求,但是如果客户提出具有较强专业性、复杂程度较高的问题时,机器人往往不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因此,平台不仅要智能化,还需要兼顾人工服务,以应对不同的客户需求。

二是客户关系维护方面。在平台上有很多客户具多重身份,某个客户不仅是物流服务的需求者,同时也会充当物流服务的供给者,这时需要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因此,平台在客户身份识别方面还有待改进。

三是合作共赢。平台之间合作的意识还有待增强。很多平台都认为和同行业更多的是竞争关系,合作共赢意识薄弱。智慧物流平台商业模式价值实现机制存在的不足。

智慧物流平台商业模式的价值实现机制方面还有待优化。一是平台的收入渠道有待扩展。目前智慧物流平台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交易费用、广告植入和增值服务收入。其中交易费用占了绝大部分,但是诸多平台获得交易费用的模式比较单一,大多数都是通过直接收取中介费获得。平台应实行多样化的交易模式,比如组团交易可以给予其交易优惠等方式。

平台也可以在不影响主营业务的情况下,拓展增值服务,增加盈利模式的多元化。二是平台成本模式有待优化。一方面平台职能机构冗余,导致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另一方面,监管不力造成的营业外支出比例较大,如赔偿金支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