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全球123快货物流圈”的表述勾勒出2035年全世界货畅其流的未来图景,打开了中国物流业巨大的想象空间。这是中国正在构建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宏伟蓝图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京东物流等中国领先的物流企业早已布局落子,与国家正在大力建设的物流设施工程耦合在一起,迸发出新的动能,成为国内大循环重要的战略支点,进而带动国际大循环也更快速地畅通起来。
众所周知,一方面,中国市场既拥有全球最大人口和最大中等收入阶层规模,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形成了全国统一市场,具有无可比拟的潜力和广阔的成长空间;另一方面,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5G通信网以及特高压电网,如果要发挥这些先进网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实现更大的价值,就必须要让货物在这些网络上“跑”起来,而这正是中国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体系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未来将更多依靠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这就需要我们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打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则意味着外需也将不断扩大,因此内外需的增加迫切需要建立服务“双循环”的现代物流体系。
2020年,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资金,启动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新建或改建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1.4万个,规模超过600万吨。而这只是国家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次“落子”,未来还有更多的“超级工程”显露雏形。同样是在2020年,芜湖(京东)航空货运枢纽港、京东智能供应链产业园等项目也同步签约落户安徽芜湖。未来,京东全球超级港项目总投资将达950亿元,包括机场枢纽工程、超级转运中心、全球现代供应链管理中心、跨境电商物流分拨中心、京东货航运营基地、京东大学航空学院、空港产业园等九大建设内容,2045年机队规模将达500架,货运吞吐量达800万吨。毋庸置疑,国家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京东等物流企业在全国各地布设的仓储物流中心将链接在一起,共同构架起中国庞大现代物流体系的“四梁八柱”。
在此基础上,建立服务“双循环”的现代物流体系还需要科技引领。事实上,京东等中国领先物流企业的技术实力已经可以支撑起现代物流体系。经历多年的创新应用和积淀,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区块链、机器人、边缘计算、GIS等前沿科技的研究和应用,京东物流目前已形成了科技产品、解决方案和供应链生态三大板块,覆盖物流全链条、全场景。与此同时,这些板块及细分组件之间形成积木式、耦合式的关系,通过开放赋能服务众多品牌商和合作伙伴,可以为电子制造、汽车、能源、工业品多个领域提供一体化智能供应链解决方案。以山东省平邑县与京东集团的战略合作为例,京东物流的云仓、WMS系统、天狼仓、地狼仓等先进技术和设备被引入到当地4万平方米的物流园区,形成现代化、智能化的物流基础设施,使过去受制于“小、散、乱”物流体系的丰富自然资源输出和工业品的输入得以畅通,为当地民众带来富庶的生活。
作为我国综合交通发展顶层设计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更加突出了创新的核心地位,明确提出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网格化、智能化、绿色化,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这无疑为科技企业释放出更多的发展新机遇。据悉,京东的“车路协同”项目已陆续在西安、武汉、海南自贸区、北京亦庄等地开展布局,帮助当地政府构建车联网先导区,共同推动智慧交通改造。此外,京东还携手河南鹤壁市推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这些创新的技术应用都将成为服务“双循环”现代物流体系的有力支撑。
正如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副会长王继祥所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着物流大脑的完善,催生了智慧物流,它把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连接在一起,让农业、制造业、商贸流通业等实体商品流动全面互通,并融为一体,物流由此成为经济“双循环”的连接器。
得益于科技赋能,“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已经基本完成了第一步。京东等物流企业也完成了“上午下单、下午送货”“全国90%区县24小时达”的效率革命,“国内1天送达”基本实现。接下来,“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等目标的达成,也会是中国物流业将优势经验、速达能力拓展至全球的机遇,而如何利用外部资源,形成全球统一的产业链和经济体正是未来中国物流业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