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至20日,全国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交流研讨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会上,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商务部联合公布了第二批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名单,发布了第一批示范工程运行监测分析报告,深入总结和交流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经验,积极探索发展新举措与新模式,加快建设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的城市货运服务体系,推动城市绿色货运配送高质量发展。
创建工作开局良好 示范带动作用初显
2018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将“城市绿色配送行动”作为六大行动之一,提出要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建设。今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打造绿色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促进城际干线运输和城市末端配送有机衔接,鼓励发展集约化配送模式。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表示,城市货运配送是物流体系的末端“微循环系统”,是打通物流链条和保障改善民生的“最先和最后一公里”,是影响物流成本、物流效率、服务体验的重要环节。要将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作为交通强国建设的一步“先手棋”,去除痛点、疏通堵点、解决难点,全面提高货物配送供给质量和服务效率。
会上发布了《第一批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运行监测分析报告》。示范工程启动一年以来,第一批22个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均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交通、公安、商务等多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协调工作推进机制;17个城市开工建设或投入使用的干支型枢纽数量已达标;19个城市制定了配送车辆分时、错时、分类通行相关措施;22个城市累计新增新能源物流车3万余辆,保有量超过11万辆,配套充电桩超2万根……城市绿色货运配送正稳步开展,实现了创建工作的良好开局。
截至今年上半年,22个示范城市的城市配送车辆日单车行驶里程较示范建设期初提高10%,平均百吨公里周转量燃料消耗较示范建设期初降低3%;重点企业共同配送量占企业全部商品配送总量比例超过20%。示范工程成效与带动作用已初步显现。
今年,河北省唐山市、江苏省南京市、陕西省西安市等24个城市被确定为第二批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明年交通运输部等三部门将联合启动第一批示范工程的验收工作。
推广新能源物流车 完善便利通行政策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了优化交通能源结构,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应用,推动城市物流配送车辆全部实现电动化、新能源化和清洁化的推进路径。
在广东省广州市,新增或更新申领《城市配送证》的车辆全部要求为新能源货车,管理部门对淘汰的传统化石能源车辆做好市场监督跟踪,避免其重新进入城市配送行业。2019年,广州市安排专项资金2250万元作为新能源货车购置补贴。“到2020年年底,广州预计将拥有新能源城市配送车辆1.5万辆,配套安装充电桩2000根,每年耗油量将减少780万升,降低碳排放量6000吨。”广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江苏省苏州市优化通行政策,完善配套设施,便利车辆运行,保障绿色优先。2020年1月1日起,苏州市将苏州古城区设置为绿色配送示范区,允许本市新能源配送车辆凭年度通行证进入,在非高峰时段通行。同时,认定54处新能源配送车辆临时停靠装卸区,允许新能源配送车辆临时停靠装卸;在绿色示范区外的非高峰时段,在保证安全、畅通前提下,允许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企业新能源配送车辆在4米及以上宽度的非机动车车道(不含严管道路)临时停靠装卸。
在欧洲,设置环保区域和通行条例已司空见惯。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专家雅克·莱昂纳迪介绍,英国伦敦在2012年开始实行货车低排放区,并通过摄像头识别车牌号来核实有通行限制的车辆。“政府部门应管控进入市中心的车辆,只有清洁车辆才允许进入市中心,并进行有利于清洁车辆的立法,包括津贴与减少罚金等。”雅克·莱昂纳迪建议。
目前,南京市已规定在绕城高速公路合围区域内,每天7时至24时对高排放机动车禁行。未来还将改进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通过号牌自动识别系统,对新能源配送车辆给予通行便利。
创新配送组织模式 推动信息集约共享
在河南省安阳市,每天有49辆干线集装箱货车运输约70万件快件到物流园区分拨中心,再由56辆新能源货车集中配送到市区网点,最后由公安、邮政统一发证的1550辆电动三轮车完成末端一公里的快递配送。“目前安阳已基本形成了共同配送、夜间配送、集中配送等模式并存的配送方式,蔬菜、快递配送车辆电动化率达到90%以上。”安阳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加快城市配送组织模式创新,服务个性化需求,苏州市大力推广货运出租车,发展冷链配送、社区物流,打造共同配送体系,形成了“苏式配送”。其中,货运出租车享有“城区不限行”的便利通行政策,苏州市将在已投放800辆货运出租车基础上,再增加200辆新能源货运出租车。依托公共配送枢纽中心,苏州物流企业可为客户提供“共同仓储+共同配送”一站式仓储配送服务,通过“互联网+大数据”,配送成本下降12%。
以提高资源使用率为宗旨,GIZ专家符史庄介绍了新加坡城市配送资源池模式。新加坡开发整合中心来分类和合并不同供应商的货物,通过整合配送,共享车辆、仓库等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源,实现规模经济。
在城市绿色货运配送中,推进全链条信息交互共享,加强实时动态监管是一项重要环节。广州市开发了城市物流配送监管信息平台(二期),对新能源货车、冷链运输车辆的GPS数据、载重数据等实施24小时动态监管,支持开发广州绿色货运配送公共服务平台,为新能源货车提供停车、充电、金融等全链条服务。
陕西省西安市也将依托陕西省物流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货运配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进跨部门、跨行业物流数据开放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