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货运新航线爆发:电商驱动下的全球物流枢纽重塑之路

时间:2025年06月04日 10:01  作者:  点击:

2024年至2025年初,中国航空货运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新开航线数量激增,年度货邮运输量首次突破800万吨大关。这一强劲增长的背后,跨境电商扮演了关键角色,贡献了超过六成的货源。随着国际贸易格局的持续调整以及国内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国航空货运网络正经历深刻重塑,区域枢纽地位凸显,特殊货运需求攀升,同时也面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

中国航空物流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数据显示,这个曾经相对低调的行业,如今已成为全球供应链中日益重要的环节。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航空物流分会发布的《2024-2025年全国新开货运航线分析报告》,从2024年初到2025年4月底,全国共计新开通288条货运航线,其中绝大部分是国际航线,数量高达243条。

中国民航年度货邮运输量在2024年历史性地突破了800万吨,达到898.2万吨。这一数字不仅比2023年增长了22.1%,更是比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了19.3%。这表明中国在全球航空货运市场的地位显著提升,货运业务实现了高速增长。

根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总经济师崔忠付在采访中表示,在全球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我国航线网络加速扩大,不断密织国际航线网络。目前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四大世界级机场群为核心的航空货运通道正在形成,畅达东南亚、东北亚市场,通达欧美澳等区域的航空货运网络正在逐步完善,对我国高端制造业参与全球产业竞争、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电商引擎强劲,驱动货运需求井喷

驱动这一增长浪潮的最主要力量,无疑是持续火爆的跨境电商。报告指出,跨境电商占航空货运货源的比重已高达60%以上,成为航空物流最重要的货源市场之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远超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5.8个百分点。从2015年占外贸总额不足1%到2024年的6%,跨境电商的爆发式增长为航空货运带来了海量且高频的运输需求。

除了电商,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国内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催生了新的高价值货运增长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电子消费品以及高新技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正在成为航空物流市场的新亮点。特别是电动汽车(出口增长13.1%)、3D打印机(出口增长32.8%)和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45.2%)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这些产品往往价值高、时效性强,对航空运输依赖度高,进一步支撑了航空货运市场的繁荣。

国际航线网络重塑:亚洲、欧洲与新兴目的地崛起

新开航线的地理分布揭示了全球贸易通道的微妙变化。在2024年至2025年4月新开的243条国际货运航线中,亚洲以118条独占鳌头,占比高达48.6%。紧随其后的是欧洲,新开88条,占比36.2%。北美地区新开29条,占比11.9%。非洲、南美和大洋洲虽然数量较少,但也都有新航线开通。这反映了中国与亚洲特别是东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以及欧洲之间贸易往来的密切程度。

具体到起运地区,华南地区在2024年是国际航线新开数量最多的地区,达46条。但到了2025年1-4月,华中地区跃居首位,新开26条国际航线,占比高达35%。这可能预示着中国内陆地区特别是以鄂州、郑州等为代表的航空货运枢纽正在加速崛起,逐步改变传统的沿海枢纽格局。

从目的地国家来看,2024年新开国际航线目的地覆盖全球五大洲、41个国家,其中美国(19条)、匈牙利(11条)、英国(11条)、比利时(8条)、菲律宾(8条)等是主要目的地。2025年1-4月,目的地国家覆盖33个,比利时(6条)、美国(6条)、日本(5条)、孟加拉国(4条)、匈牙利(4条)等是热点。值得关注的是,比利时、匈牙利等欧洲国家作为欧洲物流集散地的重要性凸显。

国内网络协同发展:特殊货物需求引领增长

与国际航线相比,国内货运航线的新开数量相对较少,2024年至2025年4月共新开45条。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内市场增长停滞。报告强调,国内货运航线网络正在与国际航线协同发展。

据中物联航空物流分会不完全统计,2024年1月1日-2025年4月30日全国新开国内货运航线45条,航线网络覆盖国内六大地区。从区域分布看,华东地区是国内航线新开数量最多的区域,2024年占比37%,2025年1-4月占比34%。华中和华南地区也占据重要地位。

国内货运的需求结构正在发生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对特殊货物、快件的需求高速增长。报告指出,邮件快件、生鲜冷链产品及电商货物是2024年至2025年4月新开国内航线上运输最为频繁的货物。特别是生鲜冷链产品,其承运航线数量占国内航线总数的29%以上,远高于其他货物。这表明,特殊货运正成为航空物流市场新的增长点。

基建与技术加持:提升物流效率

为了匹配市场的快速发展,航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速推进。2024年底,嘉兴南湖机场跑道建成,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第四跑道启用,这些项目的落地将显著提升区域航空货运的处理能力。

此外,行业正大力推动航空货运设施的专业化和智慧化。全国空运前置货站分析报告的发布以及空运前置货站建设发展指南的出台,表明行业正系统性地引导前置货站的建设和运营。前置货站的建设旨在将货站功能向前延伸至产业集聚区,从而降低客户的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提升整体物流效率。

市场竞争与挑战:贸易格局调整和全球不确定性

市场的繁荣也伴随着激烈的竞争。2024年共有73家航空公司开通了国际货运航线,其中国内航空公司19家,国外航空公司54家。在2025年1-4月新开的国际航线中,国内航空公司的份额有所提升,承运数量占比达52%。在竞争格局中,顺丰航空在2024年国内国际航线承运数量上均位列前茅,而天津货运航空在2025年初的新开国际和国内航线上表现突出,格鲁吉亚卡哥航空则是活跃的国外承运商。

航空货运主流的承运机型方面,共有波音B737、B747、B767、B777、B757,空客A330、A321、A340运输机等8种机型(2025年1-4月)。其中波音系列货机占据主导地位,其中波音B737是新开航线上最常使用的机型,该机型总占比为28%,共有16条航线由该机型执飞。

另外根据统计2024年顺丰航空绝对龙头地位稳固,机队规模达89架(占内地全货机机队的36%),远超第二名邮政航空(42架)和第三名南航物流(17架)。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我国加大了对宽体机投放。其中B777F数量最多,达48架,占宽体货机总量69%;主要运营商为东航物流(14架)、国货航(11架)、南航物流(17架)。这背后主要驱动原因为:随着北美航线需求井喷,中国至美西运费较2019年上涨,刺激了航司加购宽体机。另外在燃油效率优势方面,B777F单位油耗较B747低25%,使得单程成本节省。

展望2025年,尽管中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一季度GDP增长5.4%),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8%。此外,全球贸易格局的持续调整也是影响航空物流市场的关键要素。随着部分产业向越南、印度尼西亚等RCEP国家以及墨西哥、土耳其等面向欧美的国家转移,贸易通道的不断优化将持续影响货源的流向,给航空货运企业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贸易政策的调整,例如关税变化,也将直接影响货物运输需求。

总体而言,2024年至2025年初中国航空货运市场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增长潜力,尤其是在跨境电商和新兴产业的带动下。新开航线网络的扩张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延伸,更反映了全球贸易流向的变化和区域经济活力的此消彼长。机场基础设施的升级和物流效率的提升,为市场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和贸易格局调整,中国航空物流业需要在把握增长机遇的同时,积极应对不确定性,不断优化网络布局和提升服务能力,以巩固和提升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竞争力。另外通过机队结构优化(宽体机占比进一步提升)及数字化转型(如智慧调度系统全覆盖)和全球网络布局(东南亚、中东新枢纽建设)实现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