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2000年年初进入中国的游艇业,遭遇了一个漫长的“寒冬”。这样的经济大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游艇业的飞速发展,但毅宏集团执行董事叶蓉蓉表示:“中国的游艇市场比较特殊。中国是一个体量非常大的国家,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很高,虽然受到经济低迷期的影响,但中国游艇业仍将处于上升的发展趋势。”
游艇行业细分化 滨水休闲产业多元化
叶蓉蓉认为,近年来,中国游艇业正值发展瓶颈期,游艇企业要想在市场逆境中得到发展,首先得朝专业化方向努力。企业在某个领域做精、做强,才有利于行业更好地发展。“毅宏集团本身是制造生产商,未来要采用更加专业的模块化生产方式,与工业4.0接轨,这样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品质,让产品质量与国际接轨。我们的产品本身是半定制的产品,通过引入模块化的生产,可以使产品的定制流程更科学、现代化。”叶蓉蓉说。
对于游艇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叶蓉蓉指出:“游艇业将越来越细分化,行业的细分化有利于消费者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商品。刚开始我们从国外进口的游艇,大多属于豪华游艇。近年来,随着我国消费者对游艇认识度的逐渐提高,他们的需求也越来越细分化。比如,有些消费者将游艇用于商务洽谈;有些把游艇作为旅游设施;有些购买游艇用于休闲垂钓;有些则把游艇作为比赛的座驾等。因此,当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消费者会根据各自的需求购买适合的产品和品牌。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整个游艇业的相关企业也会更加专注于自身比较擅长的领域。以毅宏集团为例,其专注两个领域,一个是满足消费者商务需求的豪华游艇;另一个就是针对经营和旅游用途的游艇。”
中国除了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还有不少内湖景区,但目前中国滨水休闲产业却少见繁盛景象。近年来,毅宏集团致力把游艇和旅游相结合进行推广。“在内湖景区,我们不仅是游艇供应商,同时也尝试和当地景区共同打造滨水旅游项目。”叶蓉蓉认为,今后滨水休闲产业会更加多元化。“比如滨水产业与水上赛事、水上养殖和水上观光等旅游项目的结合。从更大范围讲,酒店行业、水岸餐饮、博彩、展会等商业形式也应参与其中。最终,滨水休闲产业将形成一个以水文化为主题的娱乐综合体,更有助于将滨水文化带入寻常百姓家。”她说。
培育游艇文化 迎接新的发展机遇
乘坐游艇出海逛一圈,如果只看风景,人们肯定会觉得无聊。因此,水上娱乐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变得尤为重要。“水上旅游、水上娱乐如果缺少娱乐性、创意性、内容性,就会显得很单调。”针对培育游艇文化,叶蓉蓉介绍道,“毅宏集团最开始是做游艇建造的,近年来逐渐发现了培育游艇文化的重要性,于是把业务扩展到了游艇租赁市场。但是在前端市场,如果单纯地只做游艇租赁,时间长了,消费者也会厌烦。”为了培育消费者游艇文化,毅宏集团于今年创立了“爱酱玩”品牌,该品牌致力打造有特色的水上游玩内容。“前不久,我们刚刚策划了一场叫做‘亲子鱼拓’的活动,此活动中,家长带着孩子穿着汉服登上游艇,用水彩描绘各种鱼的造型。该活动将传统文化和海洋文化融合在一起,把游艇变成一个水上娱乐、游玩的场所。今后,我们还会打造更多有创意的项目,让更多的人在体验游艇的时候觉得有趣好玩又多姿多彩。”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新的旅游产品的不断兴起,滨水休闲产业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近年来,国家推出的不少相关政策、大批滨水景区开始投入建设等都推动着滨水休闲产业的发展。叶蓉蓉认为,游艇作为与滨水休闲产业息息相关的产业,必将在未来几年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机遇和挑战总是并存的,在迎接新机遇的过程中游艇业也面临着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来自人们对水上文化的认知方面。过去,中国传统文化以黄土文化为主,对于水上运动和水上文化,中国消费者还需要花时间去接受,并且,一些水上运动和水上娱乐的文化宣传理念也需要一定时间渗透到普通百姓阶层。”叶蓉蓉说。
以活动的方式培育大众的游艇文化是一个方面,降低游艇使用门槛,也可使游艇业在大众面前表现得更加“亲民”。“如果只把游艇用来招待客户,使用频率太低。众筹也好,租赁也好,还有类似毅宏集团推出的人均几百元游艇旅游套餐,游艇企业应试图扩大游艇的使用人群,增加游艇使用频率,这才有利于行业的发展。”叶蓉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