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8日,三菱重工社长宫永俊一正式宣布三菱重工未来将不再涉足10万吨以上的豪华邮轮建造业务,转向中小型邮轮和客滚船建造,这也意味着三菱重工已经放弃豪华邮轮建造业务。
造成三菱重工巨额亏损的原因是:首先,邮轮建造过程中的配套环节,包括从事内部设计、装饰、制作室内家具等难以获得AIDA Cruises认可,不得不向欧洲供货商和服务商求助,这种情况下很难控制成本。其次,合同履行期间,恰逢日元大幅贬值,2011年1美元可以兑换76日元,而现在可以兑换115日元,日元贬值幅度超过50%。邮轮建造过程中的很多配套服务都需要从国外购买,这大幅提升了邮轮的建造成本。
再来看看韩国。2016年10月19日,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正式宣布,将出售STX海洋造船的全部股份和STX法国66.7%的股份。韩国STX虽然在很久以前就已经买下了分别位于芬兰和法国的两大造船厂,一直想通过并购进入邮轮建造领域,但并没有获得实质进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能否建造豪华邮轮是经常被提及的话题。正反两面的观点都有,业界有自信,而外界往往质疑,经常的口吻就是:“日本人够严谨吧,都没有成功,中国人哪能跟日本人比!”笔者还是相信中国人能够造出豪华邮轮的,理由是:
1、举世无双的配套能力。
中国制造业的整体优势是:一是配套能力比较强,二是加工门类比较齐全。一个产品,在中国,从初始设计一直到成品,都可以找到协作厂商。这样的条件,是日本这样的国家难以匹敌的。虽然中国的制造业过去依靠成本优势的路子不再奏效,但一个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不仅仅是成本,还有长久形成的企业生态是否完备,是否培育了大量的产业工人。中国建造豪华邮轮的相关配套能力很大程度上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而得到解决。
2、有技术储备。
中国建造豪华邮轮并非零基础,工信部在很早的时候已经安排了相应的科研攻关以及原型设计。自身的摸索再结合合资合作带来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将助力中国人建造豪华邮轮。
3、有政策扶持。
在国家出台的造船业振兴规划中,提出要加强邮轮等高技术船舶的技术储备。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将大型邮轮设计建造作为我国高技术船舶发展的重要方向。同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也提出,要加快实现邮轮自主设计和建造,推动国内有实力的造船企业与国外邮轮设计、建造企业开展技术和商务合作,尽快实现首制船自主设计建造突破。
中国船舶工业目前面临较大困难,转型升级是必由之路,发展邮轮建造是诸多船厂在当前市场压力下不得不做的事情。另一方面,航运公司在极度低迷的市场环境下也在找出路,发展邮轮旅游业已经纳入不少航运公司的未来版图,邮轮旅游业可能成为航运公司走出困境的新增长点。
建造豪华邮轮和发展中国的邮轮旅游业,还需逐步培育中国人对待事情的“奢侈态度”。改革开放这30多年以来,低价竞争成了中国人获得竞争优势的不二法宝,同时也给中国产品打上了“价廉低质”的烙印。邮轮产品属高端消费,这跟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做的事情和所秉持的理念并不一致。要以做奢侈品的态度去做邮轮,才可能闯出一条中国之路。把消费者的心理摸透,在每一个细微环节都做到极致,一开始就要有做百年老店和奢侈品的心态,绝不随波逐流而要心存高远,才可能在当前这样的红海市场中打出一片天地。从另一个视角来看,政府要创造中国人做“奢侈品”的环境,也就是让市场利率降下来,让通货膨胀率降下来,这样企业才有时间和耐心去精心雕琢其产品,否则,“短视行为”和“低价竞争”就不可避免,因为高企的利率让企业看不到希望,只能挣点快钱。
前不久,首个亚洲本土豪华邮轮云顶梦号也迎来首航,首创海上奢华体验,并以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带领游客进入邮轮旅行。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国际品牌也不断的融入中国元素,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味、本土化邮轮备受国人青睐。
并且,中国游客也在逐渐接受邮轮旅行。据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发布的《2030中国航运发展展望》预测,到2030年,中国有望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邮轮旅游市场。
但是,如此多国际邮轮品牌的入驻,如此多国人喜欢邮轮旅行,却没有一艘真正属于中国制造的邮轮。
此时,我们格外期待,当有一天可以乘坐在中国制造的邮轮出国旅游的时候,自豪感以及船上服务、设施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直到2015年后半年,不断有声音传出,豪华邮轮有了“中国造”,2017年开始建造,2020年交付。
据消息,该邮轮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世界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世界最大邮轮公司嘉年华集团合资共建的豪华邮轮。由中国上海外高桥造船集团公司承建。
虽说是“中国造”,但这其中均有嘉年华的邮轮设计、船舶建造专家的携手与支持,从设计理念、质量规范、远期愿景方面打造这艘中国自足建造的首艘世界级豪华邮轮。
换句话说就是,邮轮“中国造”依然要依赖于国外的理念与技术,不可独立完成。当自主建造豪华邮轮的大门渐渐开启的时候,我们得清晰的认识到国内船舶界造邮轮面临许多的困难和瓶颈。
不可否认,国内游客由于与欧美游客在邮轮文化上存在差异,是中国需要建造适合国内游客特点的豪华邮轮的根源。这种差异到底有多大?我们不妨参考一下“海洋量子”号在中国首航结束后的一份报告。
报告显示:此次航程中,伙食的消耗量是欧洲的三倍,不仅如此,船上的游乐设施也无法满足中国游客的热情。“海洋量子”号配备了一个360度的太空舱供游客娱乐。在接待外国游客时,该设备白天运行,晚上维护。但在接待国内游客时,太空舱几乎每天运行20小时,设备磨损严重。这不免让记者联想到了三菱重工在建造阿依达“AIDA Prima”号时的一些问题。曾有报道称,由于在建造过程中很多地方三菱重工不知道做得是否能迎合受众需要,所以只能一味听命于船东,造成大量返工。反思这一现象,我们必须在自主建造豪华邮轮前认真考虑国内实际情况,满足国人的邮轮出行愿望和要求。
与此同时不少专家也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在自主设计建造之前,船东应该尽量寻找一艘合适的母型船,然后根据国内船东的要求,在母型船的基础上做修改。不可否认这一建议是具有一定价值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即国内配套业能否达到与母型船同样的水平。据专家介绍,舱室建造目前在豪华邮轮建造市场上,均由专业舱室制造商提供专业化配套。不仅如此,公共场所如娱乐场所、歌剧院等也均由专业配套厂完成,只有一些高级客舱如总统套房等可以根据需要在船厂现场制作。预制好的舱室模块,根据船厂建造计划用卡车运至船厂专用区域,于船舶主体结构全部完成后,在船坞内安装。预制舱室模块一般是“水平进舱”,即从舷侧吊装至恰当的位置,并将管系和电缆连接到船上。至于为何运用舱室预制模块建造豪华邮轮,专家解释,相对于普通客船,豪华邮轮在安全、节能环保、舒适性方面要求甚高。豪华邮轮需配备很多设备,且布置较复杂,为了保证其各种运行条件下的舒适性和冗余度等则需运用舱室预制模解决。
此外,豪华邮轮由于舱室多、易燃物品多,并且豪华邮轮建造涉及人员复杂、数量大,这也对船厂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早在2002年10月,三菱重工就在舾装过程中的“钻石公主”号由于焊工在焊接管子时粗心大意,烤熟了天花板上的钢板,导致上一舱室中舱具起火,大火蔓延面积占总面积的40%。资料显示,为建造“钻石公主”号,长崎船厂从开工就安装了喷水器,制订焊接作业时的防火对策,却仍没有避免这次火灾。不仅如此,在建造“AIDA Prima”号时2016年1月份连续发生三次火灾事故更是说明了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曾经某专家在会议上对中国造船业向豪华邮轮建造领域进军提出了三点建议,分享给业界:
中国要建造豪华邮轮,首先,要认真分析豪华邮轮与普通客、货船的本质区别和特点;第二,进一步分析豪华邮轮建造的特点,进而梳理出其关键技术,第三,从根本上转变建造理念,要以“质量”为核心,在设计和制造中,要做到“精雕细琢”。希望我国造船业能早日攻破难关摘取这顶造船界的“皇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