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建成首个移动式水上搜救工作站

时间:2021年12月14日 14:39  作者:  点击:

12月10日,丹东海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丹东日报、鸭绿江晚报、丹东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应邀参会。丹东海事局新闻发言人张伯男副局长、指挥中心、办公室负责人出席新闻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本次新闻发布会主题为“提升水上应急反应能力 丹东市建成首个移动式水上搜救工作站”。新闻发布会上,张伯男副局长就移动式水上搜救工作站建设背景、建成意义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做了介绍,指挥中心、办公室负责人分别就水上搜救工作站人员构成、设施装备、辖区覆盖范围及建设中存在的困难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近年来随着丹东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丹东辖区水域的旅游景点和水上娱乐运动项目不断增多,这为丹东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也对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险情的应急处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险情的应急处置方面。因为辖区水域的旅游景点比较分散,特别是一些乡村渡口大多处于偏远水域,一旦发生险情,专业的救助力量很难快速抵达,导致很容易失去最佳的黄金搜救时间。

  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如何提高水上险情的应急反应速度,缩短应急反应时间,解决偏远水域搜救力量不足的问题方面,丹东海事局积极谋划,科学研判,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在今年10月份筹备建立了绿江泽航“移动式水上搜救工作站”。

  绿江泽航“移动式水上搜救工作站”人员架构主要由海事系统和航运企业具有专业救助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以及社会志愿者组成,主要装备有机动车辆、车载冲锋舟、声纳、北斗定位以及各类搜救设备等,运行模式主要是作为丹东市海上搜救中心的一支搜救力量,在海上搜救中心的协调和指导下开展水上搜救工作。

  移动式水上搜救工作站具有机动灵活、反应快速的特点,在接到水上险情报警后,能够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快速前往目标水域集结,有效利用水上救助的黄金时间,能够大大提高水上救助成功率。另外也可以充分发挥其随机移动的优势,在“五一”、“十一”和暑期等重点时段提前将移动式水上搜救工作站布设在水上险情事故多发频发水域,有的放矢的加强重点时段、重点水域的安全防范,进一步提升水上险情应急处置能力。

  下一步,随着绿江泽航移动式水上搜救工作站的不断规范和完善,未来,丹东海事局规划将在多个重点水域建立移动式水上搜救工作站单元,逐渐形成丹东辖区网格化区域联动的水上搜救力量,全方位提升丹东市水上搜救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