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资讯 -> 海洋旅游 -> 正文

《专业咨讯》(海洋旅游)第六十九期

时间:2018年01月11日 00:00  作者:  点击:

 

 

一首《迁徙歌》两行辛酸泪

以“呕”代“叫”老底子岛民间的招呼

对话文昌阁

定海旅沪闻人陆守伦的文化道

百年名店顾全记寻梦史

一位红色发明家的无间道

大师与拔贡交往佳话缘起衢山唐碑

舟山地名中的“峙”

马岙唐家古宅的雕饰文化

 

 

 

 

一首《迁徙歌》两行辛酸泪

作者:李世庭 文章来源:定海新闻网-今日定海

明、清两代的迁徙,是舟山历史上的大事件。迁徙不但给舟山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且对舟山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是一次巨大的破坏。

第一次迁徙发生在明代建国初的洪武年间。当时因为东南沿海还有张士诚、方国珍等明朝的敌对势力存在,明太祖朱元璋唯恐他们与来自日本的倭寇相勾结,威胁到他的统治地位。于是准征南将军汤和所奏,于洪武十九年(1386)颁诏实行“海禁”,废昌国县,迁昌国卫于象山东门岛,“迁其民、墟其地”,驱迁舟山百姓入内地,“不许寸板入海”。采取坚壁清野的办法,不让敌对势力在岛上立足。

祖祖辈辈生活在岛上的舟山人,怎么舍得毁弃好不容易创建起来的家业,到举目无亲的内地去讨生活?紫微乡人王国祚甘冒风险,为民请命,赴金陵(今南京)面见朱元璋,力陈“翁州不可迁之状”,并提出“民兵与官兵交足”,共同守卫海岛之策。朱元璋同意了王国祚的意见,舟山46岛居民除昌国二里四村547户、8805人可留居之外,其余“尽入内地”。被迁岛民约三万余人。汤和下令:“内迁之民,上午迁者为民,午后迁者为军”。错过时辰就要充军。连普陀山僧尼也没放过,汤和把普陀山的宝陀寺迁建到镇海的招宝山上,其余300余间殿宇被烧毁,仅存铁瓦殿一所,留下一个老和尚看守香火。

明代的“海禁”时紧时松,期间不断有人偷渡回岛,重整家业。百年之后的明成化八年(1472),舟山人口又有3490户、11800人。到明万历年间(15741619),皇太后赐《藏经》到普陀山,朝廷拨帑金建寺院,普陀山大兴土木,观音道场又中兴起来。

第二次迁徙则是在清顺治年间。那时候因有郑成功、张苍水的反清复明武装力量的存在,海上形势吃紧,清皇明为自身安全起见,仿照明初时的老办法,实行“海禁”。顺治十三年(1656)六月,朝廷颁行《申严海禁敕谕》,命将军伊尔德率军毁城迁民。两年后的顺治十五年(1658),郑成功、张苍水率水陆兵重新杀回舟山,迁出去的舟山人以为明军又回来了,纷纷跟着潜回家乡。不料到第二年九月,郑成功因战事失利,撤军回厦门。张苍水独力难支也率军南返,在洋山洋面遇强台风全军覆没。潜回舟山的岛民再次遭到驱迁。

顺治年间的迁徙远比明代时要严厉得多。清廷规定,江南、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居民内迁三十里至五十里,并尽烧沿海民居和船只,沿海港湾竖以木栅,并设军看守,不许片板入海,发现有人越界,无论远近,均格杀勿论。

顺治八年(1651)九月初二,清兵攻占舟山时进行大屠杀,死者一万八千余人,昌国城里的居民几乎斩尽杀绝。所以被迁的主要是各乡镇和海岛的居民。清兵把人们驱赶到海边,船少人众,有挤落水中的,有不愿内迁而跳海自尽的,如历史学家黄宗羲所言“溺者无算”,驱迁时就死了好多人。据民国《定海县志》载,白泉后岙有一户姓蒋人家,家中仅有母子两人,儿子蒋元贵才7岁,迁徙时,族中人都走了,孤儿寡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母子俩只有相拥痛哭。清兵进门来看到元贵长得不错,便强行把他带走。元贵娘叫着儿子的名字追出来,一直追到海边。这时元贵已被押送到船上,娘儿俩一个在船上,一个在岸边撕心裂肺地喊叫。眼见儿子所乘的船渐渐远去,元贵娘绝望了,投海自尽。元贵看到娘跳到海里,便拼死来救,也一头跳入大海,娘儿俩都丧了命。这样的悲剧在迁徙中不知发生过多少。

当年迁徙时的情景如此悲惨,而迁徙后的生活又怎样呢?如2005年出版的《浙江通史·清代卷》所言:“舟山是迁界最早、受害最惨的地区之一。所迁之民流离无归,颠踣于道者不计其数,所余孑遗,无业可安,无生可求,颠沛流离,至此已极。”从这些很概括、笼统的词语里,我们不难体会到被迁岛民所受苦难。一首《迁徙歌》以写实的手法,对被迁岛民所受苦难作了具体描述。

迁徙歌

  抛却田舍遭驱迁,朝不保夕苦何言。

  一炬烧尽沿村屋,划界编桩谨扶持。

  军民不许潜透越,墩台营寨密如棋。

  大人屡出巡边汛,随山砍木葺藩篱。

  苦哉筑界几时休,熬熬度日无归期。

  初时尚有移来果,老幼犹有旧衣披。

  日久衣食无人问,流民塞道哭声低。

  富到穷日苦不胜,贫到疲时更难忍。

  姿容美者嫁营兵,丑陋为奴忍作婢。

  嗟彼鳏寡无所靠,寒昏暑午填沟渠。

  春夏秋冬常流徙,鸠形鹄面仅存皮。

  悲我被迁历尽苦,难赡父母救儿妻。

  人道读书能荣祖,我读书兮遇此际。

  米珠薪桂日难度,那见文章可疗饥。

  含悲赋作迁徙歌,歌未开喉泪先坠。

皇天有眼苏残殍,何日归家觅旧基。

《迁徙歌》是一位读书人根据他亲身体验写成的。官兵划界编桩把沿海封堵起来,让被迁移百姓“熬熬度日无归期”,缺衣少食,生活无着,“流民塞道哭声低”。“哭声低”三字写出了流民们苦难无处诉,只有默默忍耐,有泪肚中咽的悲惨情景。女人有些姿色的,为了活命,嫁给了营兵;而那些颜值不高的女人只好卖身为奴,给人家当了奴婢。剩下的鳏寡孤独和未成年人“无业可安,无生可求”只能听天由命,在饥寒交迫之下死去,“寒昏暑午填沟渠”。侥幸活下来的,颠沛流离,到处飘泊,人瘦得脱了人形,“鸠形鹄面仅存皮”,像斑鸠那样腹部低陷、胸骨凸起;像天鹅那样头颈细长,脸似刀削。《迁徙歌》的作者自叹生不逢时,命运不济,虽然饱读经书,会写文章,在此境遇之中“那有文章可疗饥”。不但不能荣宗耀祖,连赡养父母,抚养妻儿也无能为力。他满含悲愤作迁徙歌,未曾开喉泪先坠,但求皇天开眼,救流民于水火,早日归家觅旧基。

  岛民被驱迁到内地后,舟山成了荒岛。当年未被带走的鸡鸭猪狗都成了野物。上面说到,顺治十五年,郑成功、张苍水率水陆兵杀回舟山,当时距迁徙仅两年时间。仅两年功夫,岛上因没人居住,已荒凉得面目全非。张苍水在《戊戌冬怀八首》诗中说:“只今冷落蛟螭窟,雪夜徙吟兔苑篇。”期间,有个叫赵廷臣的浙江巡抚奉命到岛上视察,他写了一首题为《南巡》的诗:

  钦承简命出长安,无限凄凉带泪看。

  满野蓬蒿人不见,连天荆棘马难前。

  犬啣枯骨筋犹湿,鸦啄残肤血未乾。

寄语朝中诸执事,铁人无泪心也寒。

“满野蓬蒿、连天荆棘”,这就是被迁后舟山岛的写照。岛上没了人,成了野兽角逐的天下。以致这位赵巡抚看到野狗口中啣着枯骨,那枯骨上的筋还是湿的;乌鸦在啄动物尸体上的残肤,那残肤上还沾着血。往日繁华的舟山岛,荒芜到了如此程度,真是“铁人无泪心也寒”。

康熙二十三年(1684),“海禁”解除,舟山展复,恶梦终于过去。二十七年,置定海县,召民回垦。可是,经过二十多年迁徙,能重回家乡来的舟山老居民能有几人?可以说是十不存一,很多人死在了外地,“寒昏暑午填沟渠”了。当年召回来开垦荒岛的多为内地移民,这些来垦荒的移民要在一无所有的荒岛上生活,是需要一点不畏难的勇气的。

舟山置定海县后,首任县官是李侗,这个人到任一年就走了,接替他的是周圣化。这位周知县倒是想做点事的,他建学宫、修县志,但在召民回垦这件事上,他畏了难。他乘着船,到处去动员青壮年到岛上来垦荒,费尽了口舌,收效甚微。他在一篇文章中发牢骚说:为了召民开垦,“行走在荆棘灌丛之乡,貂胳纵横之窟,历崎岖、冒风露,出没风涛,讫命蛟鲸,呜呼,圣化于此不独无居官之乐也,盖备尝人生未有之苦焉!”他还说到,即使把青壮年召上岛来,还得搭建草屋让他有房可住,还得准备生产工具,“耒锄不完,斧斤不备,罟网不设,无以播稼穑而利渔樵”。这一大堆事情够让这位周知县操心的,难怪他要大叹苦经。这一切等到康熙三十四年(1695)缪燧来当定海县知县后才有所转机。

  缪燧接管定海后,舟山岛还是“故里丘墟,田庐茅草,极目祗崇山剑立,大海狂澜而已”,说明六七年过去,岛上面貌仍无多大改变。缪燧带领群众筑塘修碶,捍卤蓄淡,垦荒造田,一步一个脚印地帮助新居民营造家园,同时设法免除赋税,减轻群众负担,让新居民们休养生息。尽管缪燧作了努力,到康熙五十二年(1713),他即将离任时,舟山人口还只有7253人,其中本岛5220人,金塘岛1283人,岱山岛660人,安期乡(今普陀区)各岛加起来才90人。可见顺治年间的迁徙给舟山造成的破坏何等巨大!

以“呕”代“叫”老底子岛民间的招呼

作者:支信毛 文章来源:定海新闻网-今日定海

在现代汉语里,汉字“叫”的本义即表示用较大的声音呼喊。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叫”还分别可表示“招呼、通知人送来、要求、命令、称呼、称作”等词语。但在本地方言里,当“叫”示作“喊叫、呼喊、叫喊、叫唤”等词语时,不是用“叫”,而改用“呕”。此处的“呕”念作“欧”的土音,且其义亦不示“吐”意。

  千百年来,岛民们在相互招呼时习惯于以呕代叫,总以为“叫”只能用在动物身上,人不能与叫连在一起,否则是对人不尊重。这也成了岛民的一种共识。当地民间有“狗叫冬、猫叫春”的说法。说的是猫狗等动物在发情期会发出一种求偶交配的特殊叫声。生物学上说的“叫春”就是这个意思。

  如若你说某人在“叫”,结果也许会遭对方一顿痛骂。不信请听笔者给你讲个真实的小故事。那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的未婚妻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在定海的一个偏远小岛上的一单班村校教书,学校就在村民家旁边。有一天放学后,一学生的妈妈见儿子还在跟同学玩,因家里有事就大声叫他快回家去。但其儿子因只顾玩没听见其娘在叫他。这时在旁的一男同学大声告诉他说:“你妈妈在叫嘞,叫你快回家去!”这时那位妈妈听到该男同学转告的话后很是生气,破口就骂:“倷阿娘才会叫咯,真是呒爹娘监训!”连骂了好几遍才停了下来。故事听到这里不禁要问,转告的那位同学明明是帮那位妈妈做了好事,那为啥还要遭谩骂呢?原来该男同学转告时说的是书面语,若用当地土话应是这么说的:“倷阿姆呕侬快点回家去!”而这位妈妈没上过学,不识字,根本不知道“叫”的含义,只认为动物才会叫,误认为是那个男同学把她比作动物了,是在侮辱她。若转告时该男同学不说书面语而改用土话,则“叫”也改成“呕”字了。该位妈妈肯定不会生气,当然也不会骂了。

  在本地方言中,替代“叫”的“呕”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可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一、下列话语中的“呕”,表示“招呼;传唤”

  1、倘若人手勿够,倷可随时去呕伢。2、有事就呕伢阿声,勿用客气。3、伢呕其过嘞,其忙猛,勿来嘞。4、侬统搭其拉呕来。5、总算搭其呕醒嘞。6、老刘家伢晓得,伢搭侬去呕。

  二、下列话语中的“呕”,表示“通知人送来”

  1、其正在呕出租车。2、伢又呕勒几只莱。3、介晏嘞,中饭呕外卖算嘞,侬打个电话吧。

  三、下列话语中的“呕”,表示“要求;命令;使”

  1、阿姆呕伢搭外婆窝里送水果去。2、医生呕其卧床休息。3、侬呕其拉赶快回去。4、交警呕侬马上停车。5、侬咯娜姝呕侬多庉几日回去。6、船老大呕侬快眼回到船上来。7、嘦质量保证,工钿合理,呕谁来做统可以。

  四、下列话语中的“呕”,表示“人们彼此间的称谓”

  1、侬应该呕其啥啦,忖忖看。2、爸爸的爸爸呕阿爷,爸爸的妈妈呕阿娘。3、妈妈的妈妈呕外婆,妈妈的爸爸呕外公。4、爸爸的哥哥呕阿伯,爸爸的弟弟呕阿大。5、妈妈的姐姐呕姨娘,妈妈的妹妹呕阿姨。6、记住,侬应呕其阿太。

  五、下列话语中的“呕”,表示“事先已约定,请好”

  1、清洁工阿拉已经呕好嘞。2、为修房子,呕勒两个小工。3、为照顾老阿娘,女儿呕来勒一位中年保姆。4、住院期间护工搭其呕好嘞。5、傧相已经呕好嘞。

对话文昌阁

作者:孙和军 文章来源:定海新闻网-今日定海

张潮《幽梦影》曰: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夏尽秋始,宜放下史著改读诸子百家了。于是,想起找一家古代的书院。舟山历史上的书院大多已了无踪迹,只存在为数不多的后人的记忆里。即便对曾经的遗迹,我们也需要继续走读,继续寻找对话的契机。我无数次经过柯梅岭,知道岭下大胜村山下王就有一家清乾隆年间创办的书院,叫文昌阁,可惜终究敌不过200余年的风尘,只剩一块基址了。我和定海几位文友每每提起文昌阁,总有几分唏嘘,基址如今又是怎样的?心里的那份念想越来越强烈。91日,又骑车经过柯梅岭,终于决定,从疏港公路右侧拐入小道,至山下王。

  大胜村王姓一族分布于上小文、下小文、西边山和山下王四处。天字辈祖先明末清初从奉化迁徙而来。从康熙年间开始,山下王的第四世廷字辈王廷扬、王廷魁(1682-1741)祖孙四代、王廷宰(1686-1738)祖孙四代、王廷芳(1741-1789)父子共有26人成为国学生、禀贡生、例贡生、郡庠生、邑庠生、增广生,第六世汝字辈有5人举武生。真可谓山乡偏隅的书香门第。

  在这样的人文背景下,乾隆四十七年(1782),山下王建文昌阁,创办学馆。也正是这个文昌阁,营造了山下王崇学向儒的人文氛围,培养出了一代代文人学子。

  翻看光绪《定海厅志》,这个文昌阁,就赫然标注在白泉庄图上。同时期书院义学诸多,而标注在《定海厅志》诸庄地图中的,只有文昌阁和创办于咸丰以后的岱山蓬山书院、干览觉斯义学等不多的几家。

  但是,很多舟山学者的文章中,并没有将文昌阁列入古代书院或学馆,可能是文昌阁没有明确注明是书院,以致被疏忽。

  然而文昌阁确确实实是座书院,是教授蒙童之私塾场所,也是大胜小学的前身。文昌阁属王家族产,除了供本族子弟就读,还接纳大胜其他姓氏和小柯梅、塘夹岙、浪西等村的学童。这就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包容性,因为学童除了买教材以外,是不用花学费的。唯一的教书先生即山长,其工钱是由王族集体提供的,山长有来自本族王氏的,也有外请的先生。民国之前,均教授《三字经》《神童诗》《百家姓》《千字文》之类蒙学。民国之后,既教老的蒙学,也教新颁的民国教材。

  山下王民居中尚有几间老宅,老穿堂和老墙门,几堵老石墙,老祖堂名“宗禴祀”。大儒董仲舒《春秋繁露》对四时追祭有不同释义:春曰祠,夏曰禴,秋曰尝,冬曰蒸。《诗经》有“禴祠烝尝,于公先王”之句。按理,禴祭是古代君王才具有的祭礼。王氏祖祠敢以此为祀名,足见王族气魄之大。

  “宗禴祀”西侧有一古老的石板水井,称西井。据说“宗禴祀”东边原有一座古井,叫东井,因被山石掩塞而湮没。

  接近文昌阁基址,散落的石碾子、石柱础、石碑也多了起来。见有几个老者,便上前垂询,果是王氏后裔,指引两三步,便是我要寻找的文昌阁基址。狭长形的基址,面积估摸有170平方米。种植着几颗文旦树,一畦带豆、几枝长蒲(瓠瓜),靠山的石扶墙依旧在。

67岁的友字辈王亚定说,文昌阁木结构,两层,楼有四角,飞檐翘角。翘角上塑有丰富的骑马执枪者等古装人物形象,是白泉境内较有名气的古建筑,王氏老人皆称文昌阁为“老楼屋”。二层挑檐上覆有瓦片,木墙上开数扇窗。楼下共7间,两侧均有雨伞柱,南侧两间为碾子间,5间为文体活动间。南侧碾子间外世文昌阁的小墙门,文昌阁三个字就写在小墙门上。进入小墙门,有一条卵石路,直铺到上二楼的楼梯口。楼下还有一个小道地。楼上有6间,中间大厅靠东边山的供奉有约80公分高的孔夫子像,蒙童入学需先向孔子圣像顶礼膜拜。学童七八十人,分四个年级,有四间教室。

  今年79岁的王唯月、82岁的王知胜,在他们10岁前后都在文昌阁就读过两三年书。那时文昌阁已改为民国小学。上午读国文和算术,下午写大字、唱歌、作文及其他文体活动。在他们的记忆中,富强村协成王友海,本族的王德麟、王宗海,还有一个叫袁明珠的女教师,先后来此文昌阁执教过。袁明珠执教年数较长,平时租住乡民家里。王德麟是老先生,专教蒙学。

  文昌阁背靠东边山,面朝西边山。西北远处是高大的柯梅山,近处叫磊头山,像一只倒仆狮子。王亚定有种说法,说是王氏先祖从奉化迁来后,原本住在小柯梅,先祖来到大柯梅,见万壁山下,柯梅岭逶迤而下,山下王处左右为两山所夹,中间有倒仆狮子形,乃吉祥之地。于是与人互换宅居,搬到了大柯梅,繁衍子孙,分居山下王、上小文、下小文和西边山四处。乡民传说倒仆狮子每隔六十年要喷火一次。道光年间,建走马楼宗祠,上有“克承堂构”匾,隔了两个60年,竟遭遇两次祝融之灾。火宅后重建宗祠,王氏家族却越发的旺盛。

  文昌阁东南十数米外,有一条卵石山道,叫荸荠岭,通往柯梅岭可折行干览,也通小柯梅。我试着来回走了几步,这是一个可以继续回归古朴继续回眸传统的地方。无疑,它在遭受破坏后回漾残喘着的气息,可以继续软软地直抵、敲击我内心之深处,让我亦痛亦痒,亦着迷亦喜欢。我不厌其烦地两天内三次走近文昌阁,读它堙没的身姿,读它的每一个飞檐;读它节奏而含韵的诵读声,读它被顽皮的学童蹭踏时楼板发出的吱吱声……一切似乎在我这个不速之客的脑海中浮现。踩在旧日的卵石小道上。想象昔日,王家的那些国学生、贡生、庠生们也曾经来回踩着这条卵石小道。无论晨昏与正午,无论春夏与秋冬,他们手执青简黄卷,吟诵着流水之欢,落霞之美;歌赋着山居之乐,雪后之境。200多年的屐痕冲刷不了,虽然他们已早早托体山阿,早早把他们的才华留在家乡的历史上。

  文章司命,贵贱所系,古人如此信奉,今人也大抵改不了对文昌君的奉祀。滔滔主流,教化绵长,文昌阁是柯梅山居人家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而且,古人认为,依据宅屋的坐向,按八卦九星之吉凶方位,确定宅屋的文昌位。山下王文昌阁依其坐向,乃门朝向西,就是坐东朝西,属震宅。故有东边山和西边山之名,恐怕也是王氏先贤看懂山下王特殊堪舆的缘故吧。

  无需刻意追求,因为山水自然与人已足够情景交融,天人合一。书香飘逸,飘出的是隽永的文化传统,逸出的是不朽的人文精神。荒烟蔓草之间,天光云影之下,一幅幅葱郁翠屏,我骑行其间,愿隔着沧桑与文昌阁对话,与古儒先贤对话,也与今人对话。

定海旅沪闻人陆守伦的文化道

作者:阿能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文化在线》

提示:解放前,上海有个广告、出版业巨头——定海人陆守伦,他是上海联华广告公司总经理、杭州荣康号董事。陆守伦发迹后乐善乡里,1935712日,茂利二号﹙新茂利﹚轮由上海第一次开班驶至定海越东公司码头沉没后,定海旅沪同乡组织惨案委员会专责办理,当场公推陆守伦和陈大方、沈荣山、周祥生、潘尚林、蒋梦芸、袁仰安7人为委员。这一年,陆守伦还与锦泰亨老板乐南庭、旅沪商人董耕莘,一起组织施材会,捐资千余银元,委托定海衜头全泰号购置棺材50余口,施舍给定海生活贫困者。

一、广告业巨头创办新文学刊物

1930年,上海耀南、商业、一大、大华4家广告社老板郑耀南、陆梅僧、陆守伦、翻译家姚君伟(系解放前香港广告业商会理事长姚玉棣之父)在《申报》总经理张竹平的支持下创办了上海联合广吿有限股份公司,张竹平担任董事长。陆守伦和郑耀南、陆梅僧、姚君伟,时称广告业的“四巨头”。1935年,联合广告公司和华成烟草公司合办联华广告公司,陆守伦任总经理。

当时,作为新文学期刊之一的《小说月报》,先后同名有四种。一为竞立社彭逊之所编。二为《小说月报》1910年创刊于上海。为商务印书馆王蕴章、恽铁樵所编。 1921年该刊第12卷第一期起由沈雁冰、郑振铎主编,大加改革,成为文学研究会的主要刊物,也是第一个大型新文学刊物。经常发表具有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倾向的创作和论文,积极介绍外国文学名著,成为主要的新文学期刊之一。19322月因淞沪抗战停刊。共出22卷,258期。三为联华广告公司出版,顾冷观所编。到上世纪30年代以后的《小说月报》就是白话文了。 194010月,陆守伦创刊32开本的《小说月报》,由联华广告公司出版部发行。发行人为陆守伦,主编顾冷观,名誉顾问严独鹤,编辑顾冷观、一羽、陆守伦。 1944年春,丁英(丁景唐,浙江镇海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光华大学毕业,正筹划寻找职业之际,经姑丈向其同乡联华图书股份有限公司经理陆守伦推荐,到这家公司出版的《小说月报》任编辑。这时的《小说月报》注重于刊载长短篇小说,兼涉笔记、散文、译作、报告文学等。不少作品反映都市生活下各阶层人士生活现状和心态,曲折地表达反抗日本侵略的爱国思想,文字健康明朗。其开展的学生文艺奖金活动,吸引了众多投稿者。其撰稿人既有包天笑、周瘦鹃、程小青、张恨水、秦瘦鸥、郑逸梅等名家,又有周楞枷、文宗山、钱今昔、徐开垒等文学新人。其中有长篇连载秦瘦鸥的《血仇》、郑过宜的《梨园新记》、包笑天的《换巢鸾凤》和《燕归来》、顾明道的《剑气笳声》,还有程小青的《鹦鹉声》等。当时上海人之喜欢言情小说,大约与喜欢大饼油条差不多,都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小说月报》还成功地为上海市民提供新的精神食量,刊登过为数不少的抗日作品。爱国作家陈汝惠(陈伯吹之弟)曾将朋友从内地传来的中国空军抗日的英雄事迹构思成小说《死的胜利》,并发表于《小说月报》。此作是“孤岛”时期少有的正面描写抗日战争的小说。约194411月停刊,共出45期,系上海“孤岛”和“沦陷时期”出版时间较长的文学期刊之一。《小说月报》在当时的文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我国现代文学史和现代出版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二、创办进步文学刊物《文坛月报》

19458月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丁英争取联华广告图书公司经理陆守伦,不再复刊《小说月报》,改办成传播新文艺的《文坛》。丁英与王楚良、林淡秋商量,向陆推荐前辈作家魏金枝先生任主编。陆守伦在1946120日,于上海创刊大32开本的《文坛》,发行人为陆守伦,由魏金枝主编,丁英编辑。三期内,写稿的作家,上海有夏尊、魏金枝、靳以、满涛、吴岩等,文委系统的有林淡秋、王元化(函雨)、蒋天佐、戈宝权、萧岱、董秋斯、王楚良、束纫秋(越薪)、袁水拍、仓文棣(闻歌、辛未艾),还有丁英和陆钦仪(项伊);解放区的作家是通过茅盾、叶以群主持的中外文艺联络社约来的,有杨朔、周而复、刘白羽、胡征、严文井、韦明、陈荒煤、张水华等;原在大后方的作家有艾芜、沙汀、胡风、路翎等。《文坛》较好地体现了文化统一战线、上海作家与解放区、原大后方作家的广泛合作,使这个刊物实际上成为由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文委系统的党员作家支持,并团结上海和解放区、大后方三方面的作家合作的一份进步文学刊物。同年5月出版第3期后因故停刊。终刊号在19465月出版。这期封面木刻画为葛原的作品《建设》,收有蒋天佐的论文《论艺术的价值与价格》、萧曼若的小说《冷老师的倔强》、五幕剧《粮食》等。

三、创办《上海生活》和《茶话》

在上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陆守伦还创办了《上海生活》和《茶话》杂志。19371月,陆守伦创办16开本的《上海生活》月刊,由上海联华广告公司出版。出版于19371941年间名曰《上海生活》的“广告月刊”,随当时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新闻报》免费分送订户,并由《新闻报》副总编辑、以编辑副刊著称的报人严独鹤任名誉主编,主编顾冷观。连载了侦探小说界巨匠程小青的译作《圣徒奇案一窝脏大劫》。19386月,上海联华广告公司出版《上海生活》精装合订本4册。1939年,《上海生活》第4期刊载了《上海人春日生活》一文。 1939年第7期刊《从女子理发说到女子擦鞋》一文。上世纪40年代初,《上海生活》刊登一系列由百老汇戏剧改编的电影及好莱坞19411942年的制片计划。 1941年出版第7期,刊载了周璇、龚秋霞、白云、白虹等明星的小孩照片,刊物的每一页都有老广告。《上海生活》每期都登载些身边文学、舞场动态及电影明星私生活之类的文字,其中自然是趣事多多,成为当时上海极为流行的月刊。《茶话》创刊于194565日,由上海联华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发行,编辑人顾冷观、吕白华。这两位都编过杂志,吕白华还是书法家。办到第8期,吕白华不知何故,退出了《茶话》,接替他的是申小迦。《茶话》共出版了35期,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停刊。在194612月,出版的《茶话》七期上,还刊载了《郭沫若新诗贺婚》一文:昔年马寅初博士女公子(马仰兰)举行婚典于陪都,郭沫若先生朗诵贺诗一首,题为民主家庭,别具风格,传诵一时。

百年名店顾全记寻梦史

作者:李仁娟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文化在线》

定海人好讲大宅门的故事,沈家门人也常把陈顺兴渔栈、德顺坊,郭家、王家等大户人家挂在嘴边。在酒后茶余津津乐道的名门望族、名店老号故事中,顾氏一族最受人关注,因为顾氏曾经拥有老字号的“顾全记绸布店”和“顾全泰广货店”,而且后裔人才辈出,建树卓著,令乡邻们钦慕之至。

  一 镇海小铜匠从制作渔灯起步,跟随渔港繁荣大势转向经营大布店发迹

  顾氏一族的历史得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光绪年间。

  康熙二十二年(1683)舟山展复,此时的海中洲已成一片废墟。清政府号召大陆居民到舟山垦荒,舟山骤然成为“开发区”。宁波鄞县、慈溪、奉化等地穷人纷纷涌到舟山寻梦,其中镇海人占了三分之一。这些外地移民在舟山安居乐业,繁衍成族,有的还发家致富,因而在镇海人眼中,舟山绝对是个好地方。

  清光绪年间,镇海大碶头霞浦一顾家有对少年兄弟,因受不了后母虐待,父亲带他们离家出走。这对兄弟的哥叫宗耀,弟宗方,两人均已学会铜匠手艺。父子仨踏上舟山岛,一路漂泊,一直走到岛东端海边的沈家门,渔港的繁荣景象把他们吸引住了。时值鱼汛,沈家门港千帆云集,渔民们把满舱的鱼货搬运到岸上交售,陆上人如潮,鱼如山。有人、有物的地方肯定能赚钱,父子仨认定这是生根落脚赚饭吃的地方,于是停住了前行的脚步。

  弟兄俩在人家店门口摆起了铜匠摊,专制渔灯。渔灯既是照明工具,又是渔船航行的标志,每船必不可少。顾氏兄弟制作的是玻方灯。此灯首先用马口铁皮拷出四方架子,然后四面装上玻璃,上有盖,可通风,煤油灯或蜡烛放置其中,因四面有玻璃挡风,一般风雨天不会熄灭,是那个时代最先进的船用照明工具。然玻璃灯毕竟是易碎品,经不起大风大浪的摔打,一风下来,损坏多多。顾氏兄弟的玻方灯价廉物美,颇受渔民青睐,日夜赶制也供不应求。同时他们还生产渔用铁皮喇叭、酒壶等产品。靠起早摸黑拷方灯,省吃俭用过日子,顾氏兄弟的钱包渐渐鼓了起来。

  做铜匠毕竟是手艺活,赚不来大钱,有点积蓄的宗耀、宗方做起了老板梦。做什么生意能赚钱呢?他们对市场进行了考察,发现渔民们将鱼换成现金后,就到街上采购家庭日用品。他们首先会扯一块花布,或买一段绸缎去送给心爱的妻子、女儿、情人,因而鱼汛期布店生意特别好。布生意成本不高,也不特别复杂,兄弟俩改行摆起了布摊,果然获利不菲,而且没像拷渔灯那么累。于是,他们在沈家们的闹市区大街开了两爿店:一爿名“顾全记绸布店”在街的中间,由弟弟宗方管理;一爿名“顾全泰广货店”,在布店之西,相隔三四间门面,由哥哥宗耀管理。俗话说:一娘生九子,连娘十条心。顾家兄弟俩虽都是犟脾气,但矮小的弟弟勤劳精明节俭,他一天到晚扑在店堂里,谋划着如何把生意做好做大;身高马大的哥哥却贪玩好喝,心不在焉,疏于管理。一次宗耀赌博输掉500银元,这在当时是个天文数字,自知无脸向弟弟交代,便擅自出走,杳无音信。

  哥哥出走后,宗方独自经营着两家商店。经多年摸索,他总结出两条经商经验:一靠诚信,二靠经脉。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对顾客老少无欺;对货主,钱庄及时清账还贷。所谓经脉,就是人脉、市场信讯和经商经验吧。宗方靠诚信和经脉在社会上建立了良好信誉,顾全记绸布店越开越兴旺,成为镇上数一数二的大布店。然天有不测风云,民国年间的一场大火把绸布店烧成废墟。宗方无钱配货,宁波货主们对他极其信赖,纷纷将布赊给他,并鼓励他不要灰心,继续创业。宗方回沈,在废墟上搭棚设摊。没几年,他又在原址上建起了两幢三层楼市屋,水泥雕花门面。有人说,这是中大街上最好看的老店面。 19世纪20年代,该布店卖过毛线。毛线衣,色彩鲜艳又暖和贴身,为时尚高档服饰。是时,爱美、爱打扮的沈家门女人还不会织毛线。顾全泰就召集女眷织样品,然后挂在店堂里。精美的样品衣、帽光彩夺目,女人们群起而仿之,于是毛线衣在沈家门风靡起来,连隔壁小铁匠也学会了编织毛衣。顾全记鼎盛期有职工佣人十多人,店内展示绸缎的包笼(玻璃柜)四只。

  宗方深感创业的艰难,赚钱的不易,和负担的沉重,十分节俭,而且节俭得近乎苛刻。他舍不得吃龙头鱼汤、干饭;到东荡田岳母家拜年,穿着草鞋步行至门口,才换上新鞋进得门去。宗方一生造了三座房子:一座在新街,现沈家门镇政府附近,三开间四合楼院,面积500平方米,原住顾生夫一家,现拆建为居民住宅楼;第二座中大街顾全记街屋,两幢三层楼,其中一幢由宗方长子生钊后裔居住,两幢楼共计600平方米,现拆建为农行分理处;第三座在沈家门剧院对面,系最初建造的老屋,五间一轩平屋院子,由宗耀孙顾学勇居住,300多平方米,现为变电所。 1930年代,顾宗方中风,逝于1940年,享年60岁。

  顾宗方一生先后娶四个妻子,生四女五子。

  二 顾氏的绸布店在动荡的政局下越开越小,又接连在当地和上海开了纱店、杂货店、银楼和“汇丰百货店”,均在解放前一一倒闭

  顾宗方中风后,长期卧床,布店交由长子顾生钊经营。顾生钊,年少时就读舟山中学,毕业后去宁波银行当练习生。为人宽厚,待伙计如同亲人,学徒生病,他陪同看病求医,劳资关系十分融洽。学徒们也把年轻先生(老板)当作兄长,有困难总找先生帮忙。解放前夕,国民党抓壮丁,学徒李定惠哥被抓,关在定海北门上荣庙。顾生钊亲自赴定海打通关节,终于得以保释。学徒们感念在心,解放后虽各奔东西,但有机会返沈,总不忘带些礼物来看看年事已高的顾先生。

  顾生钊待人厚道,做人、做生意却不精明。他常到上海配货,结识了定海陈二梅的儿子陈大葆等富家小开。这些小开挥金如土,顾生钊跟着他们沾染了一身纨绔习气,成为国际饭店的常客,百乐门舞厅的玩家。在花花世界开了眼界的他,爱上了享乐,连家里的老式家具也看不上眼了。他从上海带来国际饭店客房家具图纸,请来两个展茅木匠仿制整整三年,做了五套家具,兄弟每人一套。自己房中又增设留声机、新式台灯和高级地毯(解放后,此地毯铺在了沈家门剧院的舞台上),绸布店的经营渐入下坡。又在敌伪时期,顾生钊到上海进了大量绸布,途中被日本宪兵没收,损失半壁江山,绸布店元气大伤。但顾生钊仍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陈大葆也常开着小汽车到沈家门找顾生钊玩。陈大葆派头很大,吃西瓜只咬中心几口瓤便丢弃。金月娥看在眼里,忧在心中,觉得这样下去,布店迟早要给继子生钊败光,于1946年提出分家,五个兄弟各分一股。顾生钊得一半房子,开了爿百货店。一个店堂开二爿店,多有不便,于是晚上用木板隔开,白天合二为一,各做各的生意。在外人眼里,顾全记仍是大店家,橱窗里既有布匹又有百货,货物琳琅满目。

  顾生钊所开百货店生意清淡,无奈去上海找出路,与人合资在亚菲路开了一家“汇丰百货店”,后倒闭,又回沈家门管他的老店,但因战乱,生意清淡。解放后,他的妻子王珊珠去上海学缝纫,回沈后将百货店改为帽服店。 1956年,公司合营,夫妻俩均成帽服社职工。

  顾生钊逝于1990年,享年77岁,生四子四女。

  1946年顾全记绸布店分家时,金月娥的四个儿子生夫、生岳、生安、生霖都还年轻。长子生夫才二十出头,并身患严重的哮喘病,三个弟弟均在念书。金月娥按长子代父的传统,又考虑生夫体弱多病不能远走高飞的因素,决定由生夫接班绸布店。一天,卧病在床的她,把生夫和生岳叫到床前,说:“生岳已经在上海读书,让他继续读下去,生夫则只好留下管店了。 ”生夫是个天生的文人,他喜欢读书、画画、做诗,理想当个美术家。母亲的话,打破了他的美梦,伤心的眼泪滴落在衣襟上。此后他拖着病体,挑起了一家五口的重担。厌恶经商又缺乏经验的他,在政局动荡,物价飞涨的时势下艰难经营,绸布店越开越小。他又接连开了纱店、杂货店和银楼,均在解放前一一倒闭,老店名号——“顾全记绸布店”,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三 苟子弃骰子,一心办医院。其掌管的沈家门存济医院名闻遐迩,与宁波华美医院、奉化阳明医院并称为浙东三院。

  前面讲的是顾全记绸布店兴衰史,下面再讲讲顾全泰广货店的沧桑史。

  顾宗耀赌博输钱后,自知对不起弟弟,就弃商从戎,在一艘扼守长江要冲的清军舰艇上当了兵,娶湖北女子为妻。辛亥革命时,清军被革命军打败,顾宗耀从死人堆中捡回一条命,带着妻子回到沈家门,重新做起顾全泰广货店老板。

  顾宗耀生一子一女。子名孙谋(19061995),女夭亡。湖北妈妈给儿子起了个小名“苟子”。邻里喜称孙谋为“苟子”或“苟子先生”。苟子24岁去奉化樟桥医院学西医,回来后在沈家门开设私人诊所。男大当婚年龄,由叔叔顾宗方做主与定海白泉皋泄张家姑娘定亲。这个皋泄姑娘相貌平平,又没文化,而且苟子已有意中人。在婚期临近时,苟子效仿他父亲的办法——离家出走。亲人们四处找寻,在上海一个摆烂泥膏药的地摊里找到了他,摊主竟是苟子。苟子不得不回家与张氏成婚。

  顾孙谋心地宽厚,与人为善,好结交,有许多军界、商界、医界朋友。但因是富家小开,也身染纨绔习气,天天沉湎麻将,无所追求,所接掌的顾全泰广货店,和所开的私人诊所都“无精打采”。 1945年,抗战胜利,地方公推顾孙谋任存济医院董事会理事长,接管和整顿已经瘫痪的医院。

  据史料记载和普陀人民医院老医生梁定海的介绍,沈家门存济医院创办于民国6(1907)。是时,沈家门流行霍乱,邑绅刘寄亭、陈永葆等捐资创建“时疫医院”,选址宫墩存仁局。霍乱平息后,医院改名“存济医院”。 1931年秋,大展名绅张晓耕(留学日本,任沈家门镇长)父亲70寿辰,得礼金5000银元。老先生决定将所得礼金做善事,又斥私资5000元,在宫下建了一幢两层西式楼房作医院。又沿山开凿石径,在山上建造了20余间平屋,设病床10张,聘名医为院长。医院不以营利为目的,对贫病者减免医药费,声誉日隆,各地病人慕名而来。 1939年,日军侵占舟山,该院医务人员纷纷离去,病人稀少,处于瘫痪状态。

  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医疗是民生最迫切的需求,地方公推成立存济医院董事会,由地方名绅组成。董事会中,理事长一职工作最具体、最艰辛、又不拿一分钱,叫谁当呢?董事会进行了认真讨论,认为顾孙谋懂医又是老板,名气大,人脉广,办事热心,是理事长的最佳人选。公众的信任,令年届不惑的顾孙谋受到极大鼓励,一夜间如梦初醒,改变了人生价值观,将麻将牌、骰子扔到屋顶上,全身心投入恢复存济医院的重任中。

  他奔走于商家、富户间募集资金。得知哪家有钱,就往哪家跑,甚至叫账房追到外地募款,为此得了个“苟子魔王”的绰号。医院资金不足,他就拿顾全泰的钱垫上。他特地到宁波请来王资道、蔡继娟夫妇和三个护士。并聘请王资道医生为院长。王资道又请来宁波华美医院外科医生张开甫,和外科医生俞岳申。这些医生都是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内儿科、外科、妇产科医生,深受群众信赖,普陀渔农村病人多到存济医院就医。当时,医院院舍显得十分拥挤,顾生谋又带头捐资,将原有的两层楼门诊部叠加一层作为手术室,建造连接门诊楼和宫墩山上病房的天桥,在山上扩建10余间病房,增设病床50张,增设检验科。 1946年,上海发放美国援华物资,顾孙谋闻讯而往,争取来X光机、超声波治疗仪、电手术刀等先进医疗设备,开展妇产科手术和各种下腹部手术,医护人员增至50余人。于是乎,沈家门存济医院名闻遐迩,与宁波华美医院、奉化阳明医院并称为浙东三院。

  1948年,王资道、张开甫相继辞去院长职务,由顾孙谋接替之。顾孙谋首先做了一件为民造福的大好事——推行新法接生。

  旧社会,妇女生孩子都请老娘(接生婆)接生,很多新生儿死于破伤风,许多产妇死于难产、大出血,不少产妇留有后遗症。而到医院新法接生,费用昂贵,普通百姓承担不起。一边是医疗资源闲置,一边是新生儿大量死亡,感悟于医院救死扶伤的天职,顾孙谋决定降低医院门槛,让寻常百姓家产妇进院生产,推出了“一斗米接生”的两全其美办法,即产妇到医院生产,不论顺产、难产、剖腹产医院一律收取一斗米价值的医药费。“一斗米接生”大大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确保了母子安全,新法接生受到社会各界和民众的欢迎。为扩充医护人员,医院自办医护人员培训班,招收中学毕业生,由各科医生兼任教师,几年间培养了许多医护人裕渲胁簧俪晌婕靡皆旱闹屑崃α俊?/P>

  顾孙谋办好了存济医院,却办倒了祖传的顾全泰广货店。

  194911月,解放军解放登步岛,与国民党军激战,双方死伤惨重,伤员都送到沈家门医院救治。顾孙谋以救死扶伤为宗旨,率领医护人员积极抢救,并对两军伤员一视同仁,国民党军总参谋长陈诚给他颁发了奖状。因顾孙谋开过店,去了台湾,又获陈诚嘉奖,“文革”时,顾家被四次抄家,他的一女四子也遭了说不清的罪。

  1949年,大陆解放,舟山与大陆交通中断,医院不能去上海、宁波配药,顾孙谋就去台湾进货。隔不久,国民政府浙江省省长周岩得中风,需到台湾治疗,国民党军硬要存济医院的两个护士一起护送。护士去台后,很久没有回沈,她们的父母向顾孙谋索人,于是顾孙谋去台湾领人。 1950415日,他登上去台湾的飞机,这一去就回不来了。后国民党撤退舟山时,抢去了医院X光机等先进设备,同时又裹胁去五个护士。在台湾,顾孙谋无亲无戚,靠护士们接济过日子。改革开放后的1988年,允许台湾老兵回乡探亲、定居, 82岁的顾孙谋第一个回到阔别40年的故里,又享了七年福,告别人间。

  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老百姓是不会忘记的,在最近出版的《普陀卫生志》中,载有顾生谋的事迹。

一位红色发明家的无间道

作者:天健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文化在线》

提示:白仁根,上世纪30年代生人,民间发明家,中国科技研究交流中心理事,香港科学院特聘顾问,曾先后获得十多项科技成果和发明专利,获得世界华人企业家协会、中国社科院等联合颁发的“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突出贡献奖”等20多个国际国内奖项。其中专利项目“节能煤球炉”经美国爱迪生发明中心认证颁发世界优秀专利(技术)证书,批准入美国转让。获“爱国民主人士”、“中华脊梁杰出人物”等荣誉称号,入选《世界科技名人录》《中华英模大典》,其影响遍及海内外。

  一 他对环保和节能的超前理念,让他萌生了发明新型燃具的欲望,而对苍生的大爱情怀,正是他创造力的支点

  这个世界,大抵有两种人,一种是为享受他人的智慧成果而生,另一种则是为贡献智慧成果而生。白仁根属于后一种。这类人不多见,却很重要,且不说爱因斯坦、爱迪生、瓦特,甚至当今的比尔·盖茨等等世界大发明家,就是生长于贫瘠土壤上如白仁根这样的民间发明家,只要给他一个支点,同样能撬动地球,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推手。

  白仁根只读过小学,文化不高,却天性爱思考,好学习,善钻研,极具创造性。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他从象山调到沈家门工作后,就开始陆续发明节能产品,当他发现街头巷尾家家户户居民每天一早拎出煤球炉,升起一片片烟雾时,他就用心地观察与思考。他捡起一只已燃烧过的废煤球,掰开一看,外白内黑。显然,这是因为没有充分燃烧。没有充分燃烧就意味着资源的浪费,再看那呛鼻的烟雾,与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紧密相关。他开始琢磨着发明一种先进的煤球炉,来取代既不环保又耗资源的传统炉子。

  煤球炉,曾是我国很多居民每天都使用的灶具。为了改进这种灶具,他省吃俭用,自费购置了大量材料,还从山上挑来一担担黄泥,开始试验新型快速节能煤球炉。大冷天,他赤脚踏黄泥,手工制作模具,他的侄子白万敏成了他的帮手。那些年,在他简陋的家里,放满了大大小小的炉子模型,连墙壁也层层码得老高。

  经过近万次的试验、改进,他发现了燃料与燃具材料关系的科学原理,终于试制成功了新型快速节能煤球炉,不仅降低了燃料损耗,还大大减少了污染。其相关的《新型快速节能煤球炉专利简介》获国际优秀论文奖,其专利项目也引起国际重视,1998年至2000年,被美国爱迪生发明中心认证后认为符合THEAGENT OF THISCENIER条件,批准入美国转让。这一专利项目在欠发达国家的应用性很广。接着,他又试验成功节能煤气灶,经他改良后的煤气灶,不仅火旺且节能,又降低了污染,随后,他还相继初步研发成功了多功能节能炉,他还把发明中的这些科学原理应用到工业锅炉、电厂等改造工程,上海、山东、河南等地一些厂方还专门邀请他前往技术指导。那时,他几乎每天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十封邀请信。

  因发明而致富,发明史上不乏其例,而白仁根心里想的却不是自己,而是能尽快地将发明转化为受益千家万户的成果。为此,他把专利转让费全部捐献给了国家,还把500多只新型节能煤球炉免费送给了周边的亲友、居民。难怪人们在受惠的同时,不仅疑惑:这是个怪人?大糊?傻瓜?一根筋?

  白仁根不在意人们怎么看,他有苦难年代过来人和一位老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他只满足于创造和成功带来的快乐。这与商业社会发明人的理念相悖,但也正是他的独特,令他的人文价值更具分量。

  二 这样的逆袭,很有点堂·吉诃德的味儿。对于一个孤身病弱的老人来说,莫非真是造福苍生的高蹈精神支撑着他?如果在西方,恐怕人们更容易将他归入尼采超人哲学的产物

  受党教育多年的白仁根只是个普通的工商银行管金库的员工,无职无权,既没文凭也不是科研专业人员。但他却不奉行“穷则独善其身”,反而是不达却要“兼济天下”,心里装的全是天下苍生。他还固执地一次次为保护生态、节能减排,以及自己的发明设想而奔走呼吁,这样的逆袭,很有点堂·吉诃德的味儿,以至于让人不胜其烦,经常被驱赶出来。在很多人眼里,他可笑的迂腐和不自量力,不是“大糊”还能是什么?而另一方面,他又很有现代意识,对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充满忧虑,他曾多次对老友、老干部袁行忠说:“如果坐视资源浪费,那后代以后吃什么?用什么?

  大爱情怀加兴趣,使白仁根的发明创造不仅仅限于燃具,还涉及交通、医学、农林等各大领域。其中有的已初见成效,有的则因不被理解和接受而夭折。在定沈交通沿用自然山体公路分流车辆缓解交通压力方案、东港隧道根据飞机涡轮原理进行非机械节能减噪通风方案等一系列方案遇阻后,白仁根转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医药与植物的研究上。

  早在1952年,年轻的白仁根参加过抗美援朝志愿军,当他随部队奔赴到鸭绿江边时,战争结束了,他又奉命折返国内。参军梦断后,他回县政府成了一名通讯员。195681日,当时的象山一带发生过一场罕见的大台风,白仁根为了抢救国家和民众生命财产,在海浪中泡了三天三夜。也就是这一次,他的身体因受伤而垮掉,落下了一身的病痛,晚年更是疾病缠身。他的侄子、东港的时光传媒公司总经理白万敏说,在他记忆中,伯父一生因病发住院不下50次。他说,为了搞发明,伯父简直是在玩命。

  有一回,他为了进一步研制改良燃具,连续不停地工作,累病倒地,几天几夜没吃没喝,最后又奇迹般地活转过来。我们感慨之下不禁疑惑:超越生命极限的奇迹发生,对于一个孤身病弱的老人来说,莫非真是造福苍生的高蹈精神所支撑?如果在西方,恐怕人们更容易将他归入尼采超人哲学的产物。

  他的好学勤思也给侄子留下深刻印象,白万敏说,伯父房间里摆满了国内外如爱因斯坦、爱迪生等许多书籍,另外,所有的字典他都有。白仁根不拘泥于书本,他认为,书本得来的只是前人的知识。读书,要有自己的思考,要有新的东西,只有创新才有出路。

  屡屡碰壁,没有让白仁根放弃发明。后来他根据自己身体状况,开始转向对中草药、植物的科研上。他利用屋顶、坡地,种植了很多名贵中药材和蔬菜,自己生病,自己治,比如用自种的桉叶给自己的病消炎杀菌,用蚯蚓治烧伤,自费购来几千株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无花果苗向亲友推广种植,他反对小病大治,认为既浪费又有害身体,主张重在防病,对《本草纲目》等古代宝贵医药书籍,看后,他会自己总结心得,还亲身试验和实践,并把自己的医学理念向人们推介。

  他还是舟山最早引进并推广木耳菜种植的人。

  三 除了几百元一月的最低生活消费外,他几乎把所有的钱都贴在了发明上。如果以白仁根的红色信念与发明信念的统一角度说,他的确走的是一条少见的无间道

  白仁根在科研发明上的不断进取和创新成果,引起了海内外人士的关注,北京、香港向他发出各种会议邀请;新加坡、加拿大等国的一些机构也向他发出参加各种会议的邀请;国家邮政部还以邮票形式将他的头像纳入纪念邮票集;一些企业和科研单位也向他伸出了合作推广、专利转让的橄榄枝……但,由于他身体原因和经济条件所限,很多机会他都放弃了,有的发明专利也无法得到保护。他对此看得很淡。他生前表示:“我的初衷是造福人类,只要是这些发明有益社会,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至于个人有没有实际利益,对我来说不重要了。 ”

  很难设想,以一己之力搞科研发明,花费毕生的精力、物力,除了一二百元一月的最低生活消费,他几乎把所有的钱贴在发明上。这样的付出,在功利时代,的确是不可思议的事。

  白万敏回忆说,伯父去年8月去世,如果按盖棺定论说,伯父完全无愧于真正共产党员的称号,他生前的退休工资有四千元左右,穿的衣服却没有一件是新的,常年穿旧军装甚至破衣服,家中家徒四壁,两间小房子出租的租金也花在了搞科研和资助困难家庭,住的戚家湾小房间里就是他的科研实验基地,撬掉天井石板种菜试验,室内除了模具,没有电视机、冰箱、空调、电脑等家用电器,只有一只小收音机。“我在工行做了十多年临时工,轮到我可以按政策过继给他当儿子,行长都说让我接他班成为正式工了,他就是反对,不让我揩党的‘油’,要我自己去创业,我生病时,以他的名义报了几回药费,他知道后训斥我不得损公利己,从此我再不敢去报销。”白万敏说。

  白仁根生前常对袁行忠说起,没有共产党,他老早死掉了,做人要懂得感恩。他收藏了很多毛泽东像章,对国家非常热爱,谁说党不好,他就跟谁辩论。他说,做人要讲良心,他搞发明,就是一种回报,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如果以白仁根的红色信念与发明信念的统一角度来说,他的确走的是一条少见的无间道。

  在世界发明史上,白仁根作为民间性质的发明家,也许并不起眼,他的大公无私到苦行僧式的生活理念,也只是一种典范或标杆式意义。不过,他在大爱信念支配下的发明创造成果,其产生的社会价值,则与所有不同价值观支配下的发明创造者,无疑是殊途同归,都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能量。

大师与拔贡交往佳话缘起衢山唐碑

作者:汪国华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文化在线》

  太虚大师与遁庵居士那段交往缘起衢山出土的唐碑《程夫人墓志铭》。尽管岁月流逝,沧海桑田,消瘦了院落往昔的风华,颓败了山门的墙垣,而太虚所作的诗《题遁庵居士所得朐山新出唐程夫人墓志铭》却依然如繁茂的樟树不老,摘取一叶,便有品不尽的意味。

一、大师赋诗凭吊黄花岗烈士

  191410月中旬(农历八月下旬),一个艳阳朗朗的日子,一场肃穆的仪式在普陀山锡麟禅院后院二楼举行,了余和尚操办,印光大师主持。二十六岁的太虚带着为他倡导的“人生佛教”而奋斗的伤痕和失败的阵痛,毅然决然进入关房,将在这个“遁无闷庐”式“昧庵”闭关,修炼提升,为使自己卓越才能与奔放侠情水乳交融,以更好实现觉世济群之素志。

  闭关佛国,驻足锡麟,缘来缘去自在因缘。

  16岁那年,看破人情势利,不堪受有钱人奴化的太虚,发愤前往普陀出家,不想错乱中上错船班。但是缘却种在心中。

  1909年,21岁的他来普陀山化雨小学任教员,与了余和尚与印光大师建立了深深的法缘。

  1911年,大师与革命党人交往一天天密切。 329日,革命党人在广州战役殉难,丛葬于黄花岗,时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大师很为哀痛,写了“吊黄花岗”七古一首,以表哀思和褒扬,开头四句为“南粤城里起战争,隆隆炮声惊天地!为复民权死亦生,大书特书一烈字”,他因此受清廷的缉捕。 5月,他辗转来普陀山休隐,寓居于锡麟禅院。

  那天他见到禅院一派绿意叠翠月光花树相映成趣令人沉醉的幽美之景,便把所居之楼,名之为“万绿轩”,并挥毫作诗道:“万绿悠扬翠霭空,嫩黄几上列群峰。阴浓昼静浑无事,抱膝长吟乐此中。葱笼佳气袅晴空,深碧池塘浅黛峰,月满帘栊花满树,此身疑在翠屏中。”诗情画意,静好欢快,该是闭关的伏笔吧。

  闭关原本有众多禁忌。太虚大师净信无疵,初心玉坚;磨砺升登,有所取舍;礼佛参禅,握笔谈禅,向着佛台圆通,恒久不懈。然而,他又不翻照旧黄历,绝俗离世,隔断与社会与现实的对接。因为“即人成佛”“人圆佛即成”人生佛教的理念,与社会、现实和人们切切关联。想他来普陀山闭关时,携带了十余件箱笼,里面多是他准备看的佛经和古今中外的各种经典著作,而他更订定了一份《申报》,每日必看,而其他报刊借阅常看。阅报时,凡有损辱佛法,诋毁佛僧的文字,即使身负寒热不畅,也必为文,据理严斥,一挥而数千,竟然不但祛除了自身病患,而文章还在新闻报刊出,予时人颇多启迪。真个是“幽居原与困砖磨,呼吸常通万里波”。

  在关房内,他早起坐禅、礼佛,午阅佛典,未时写作,申看书报与各种新旧学著,夜礼佛坐禅,而后寂息,宁静守规,清凉修炼。但他以灵动法缘,不墨守死撑,改革家风范依然。初始,了余和尚为他安排的轩敞新洁关房,除了供佛座蒲团及经书的陈阅一大间与卧室一间外,就设有会客室一间,自然是不绝人缘,初心可见。

  于是,闻讯的师长和同好相继前来,领袖官家也常光临,名人香客,时有拜访。太虚总是在课业余暇,安排会见。于是豁宣、志圆、仁山、道阶、玉皇……穿越关门,会客室喧响了友谊,共享着探索,应和着诗作;孙中山游历普陀,步入关门,为其手题“昧庵诗录”;沪上闻人王一亭,走进关室,与太虚相聊酬诗……

在众多的破关门而入的访客中,有一个却是昌国蓬莱乡的遁庵居士。

二、汤浚拜会大师一起探讨铭文

  遁庵居士,是蓬莱仙乡的闻人。

  太虚大师三年前曾听说过。那年他从普陀山到了蓬莱之乡,登摩星岭,留下了《摩星岭晚眺》一诗:“万仞峰巅独啸吟,余音散入海潮音。寸心渐共云孤远,只手舒援大陆沉。陌上人都归日落,天涯客不畏风侵。斑斑点点翔空际,莫辨山禽与水禽。”也就是在那一天,他听说了遁庵居士,姓汤名浚,字尔规。自小聪颖,好学不倦,8岁时读完四书五经。曾获县试第一名秀才,但后来科举未能如愿。宣统元年,清廷又开科取士,汤浚虽已淡泊功名,但觉凤愿未偿,愧对先人,便上京去应考,竟然名列拔贡全国第一名,中榜直接授官徵仕郎,试用江西直录州州判。那时汤浚正在任上。

  汤浚经了余和尚引荐,太虚在关内迎他入会客室。

  汤浚对太虚大师以弘扬大乘佛义,创设佛界协会,实践改革措施等业绩早就知悉,深怀仰慕之意。而汤浚在江西上任后,目睹灾民遍地,烽烟四起而官场却花天酒地的景象,已生出弃官还乡,过平民生活的念想。正好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逼清帝退位。他也就挂冠回乡了。

  衢山秀才乐声和闻他返乡,前去拜望。交谈之时,乐声和就说起了衢山的一件大事:1908年,衢山皇坟基村民在掘土时掘出了一块砖质墓志,农民送乐声和辨识。乐声和见那砖铭1市尺见方,厚约2市寸,铭17行,计240余字,其中数字剥落。乐声和知是珍贵文物,就把这墓志铭护送到衢山的观音山寺内珍藏。

  汤浚听说此事后不久,就乘船到衢山观音山,细读“大唐程夫人墓志铭”铭文,发觉这墓志铭比俞樾发现的那块还要早两年,很有研究价值,于是就制作了拓本若干,且作《朐山唐碑歌》(朐山即衢山)一首,《唐碑歌》最后曰:“愿将此碑拓万本,遍征名流共探讨。”这是一个学者的见识和行动,这是一个智者的理念和愿望。汤浚为我们留下了唐碑的踪迹(后来又将铭文记录在《岱山镇志》)。他制作了这么多拓片,并不是奇货可居,以谋利益,而是赠与有识者,共同来探索,呈现的是一个正直文人的担当、责任和公心。

  太虚与汤浚在关房相见,忆旧叙今,说文论学,谈得很是投合,只是大师闭关之中,不能尽意畅谈。汤浚颇知此种关节,便双手呈上“程夫人墓志铭”拓片,太虚接过此物轻放案上,并赠录所作四首七律《闭关普陀》给汤浚。这四首七律抒发了他“但得此心同赤子”的本初意,“自然垦地不虫伤”的为民情,“纵得四禅成不动,还应三解住无求”的探求志和“为道原须求日损,忘情那怕便身灰”的坚定心,记录了他闭关时的情景和心境。

  汤浚返回蓬莱,细读太虚诗作,感触涟漪,情意翩然,油然提笔,作七律《赠太虚闭关和原韵》四首,赞太虚“禅心共圆”“明心见性”,叙自己“宦海残梦”“蓬山枉托”。他很想和禅理深远的太虚交谈探讨精妙的人生真谛,就像当年苏东坡跟佛印和尚那样富有禅机地巧妙交谈,可是想到自己没有苏东坡的才能,很感有愧。于是,提笔写下了最后两句“欲向参寥谈妙谛,愧侬不是大苏才”。很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太虚的敬慕之情和谦和之意。

  第二天,汤浚就把和诗寄给了太虚……

《岱山镇志》记载的大唐程夫人铭文内容

  三、汤浚送唐碑拓片给大师作深入研究

  那天晚上,淡淡的,幽静而神秘的月光笼罩着锡麟禅院,映着二楼太虚关房的窗棂。

  礼佛结束,太虚大师在书案前,看着那轴“大唐程夫人墓志铭”拓片,他抚摩着细看,这铭砖一定像新的磨刀石那样平整,拓片上一尺见方的黑底白字很是清楚明了,不禁感叹这唐碑竟会出现在朐山这个地方。他凑近细读:“夫人广平程氏,笄年嫓於吴郡顾氏。母仪肃肃,班氏可俦。择邻之誉早闻,举案之声深著。噫乎天下不锡寿,绵绵笃疾,药石无廖。以开成三年(838)九月二十八日而终乎私第,春秋三十八。男子一人师政,三日不食,泣血而○。育女二人,长定琅琊王氏;次女居室,皆哀号擗踊,诉天下不闻。以其年○○月二十五日窆於明州贸阝县蓬莱乡岣山……”(注:○为剥落的字)

  大凡高僧都是学识渊博,不单单精通佛书,了识佛理,修炼佛法,更是熟读中外经典,而又善文喜诗,自有个性特长。太虚大师自然也是这样,他系统读研佛书,深究佛理佛法;他读过管、老、庄、列诸子,读过左传、楚骚、文选、李杜诗;他读过托尔斯泰、巴枯宁、蒲鲁东、克鲁泡特金、马克斯等译著,读过谭嗣同、梁启超等著作。闭关时,他带来十来个箱笼里,有严复的译作,有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等译著,有新出的民国经世文编、章氏(章太炎)丛书、饮冰室全集、辞源,二十八子及韩愈、柳宗元、苏轼、王安石、王阳明、顾亭林、黄黎洲、龚定盦、曾国藩等全集,有十三经注解及二十四史、宋元明儒学案等木板书……可谓五花八门,包罗万象。真是博览群书,学识渊厚。他对佛理深邃高远之研究,又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深接地气,以眼界境界深远,而圆照现实,启悟众生。

  此时,他的思义并不只在唐碑产生的历史因由上徘徊不前,而是从墓志铭上“母仪肃肃,班氏可俦。择邻之誉早闻,举案之声深著”的记录,探索程夫人的品性。他想起《中庸》中的“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之说。是啊,这程夫人育子,敬夫,虽是家庭小事。然而广大而又精微的君子之道,普通的男女也是可以参与的。而程夫人的那些小事却正闪耀着君子之道的光彩。故而,行君子之道,哪里一定要是肃穆地站在殿堂两边的官员才可以呢?程夫人相夫教子,施行普通人的德行,同样值得嘉许。她凭借这敦厚朴实而又细水长流的精神就能够贯通天地,正像这唐碑即使陵谷转换变化也不会腐朽。太虚大师看到唐碑上的时间是开成三年。那是一千几百年前的事,不禁想,这看似偏僻的东海岛山出土这样的唐碑,正验证了蓬莱古乡朐山历史的远古。

  于是,他想起汤浚《朐山唐碑歌》里的诗句“愿将此碑拓万本,遍征名流共探讨”,这实在是奇思飞扬,豪气激荡,恰如站在高处大声呼喊,呼应的声音一定会极其盛大。这小小的唐碑会生发出别样的光辉,各种各样的精妙评议汇聚一起齐来解开这唐碑之谜。沉思中他一转眼,看到桌边的那一豆惨淡的光亮,他正在闭关之中。于是他希望着众多的有识之士,能够相继去对唐碑作深入探究。

  想到这里,心有所动,他悠然提笔,蘸墨挥豪,草就一首《题遁庵居士所得朐山新出唐程夫人墓志铭》:

  有碣有碣出朐山之土,题曰唐程夫人墓志铭,摩挲几人辨鱼鲁?

  费隐道不间夫妇,焉用肃肃列两庑!独行庸德偏堪嘉,粲粲儿女思哀苦。

  凭此肫肫渊渊精神贯天地,陵谷迁移未朽腐。字字还如新发硎,蓬莱名乡征邃古。

  遁庵居士飞奇思,登高一呼万窾怒,琳琅满轴光矞皇,杂糅精莹众妙聚。

  岩啸潮鸣一灯惨淡中,沉吟聊接诸君武。

  书罢,他点头一笑,闭目坐禅,凝神专注,进入昔日在西方寺阅藏时悟境作体空观,渐入境界……

  窗栊透着的淡淡幽光笼罩着书案上刚书写的《题遁庵居士所得朐山新出唐程夫人墓志铭》,似乎在默默赏读品味。

  那精炼的诗句含着丰富的意蕴,闪着禅意的慧哲,上通“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的“人生佛教”理念,下接民生民意民德世间气息,将“从现实人生出发,由自身当下做起”,养德行善,圆通自身,佛就在身的意味,贯穿在自在的笔墨间,横溢理趣,引人品尝体味而有悟。

  尽管岁月流逝,沧海桑田,消瘦了院落往昔的风华,颓败了山门的墙垣,而太虚的诗却依然如繁茂的樟树不老,摘取一叶,便有品不尽的意味。

舟山地名中的“峙”

作者:袁甲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文化在线》

前些天,有一位舟山的网友在微博上提了一个很舟山的问题,舟山地名中,很多都包含“峙”字,但是“峙”有两种读法,一为shì,一为zhì,不知道到底该怎么读。

  读作“zhì”没错方言发音“qí”

  在字典中,“峙”确有两种读音。多数的读法为“zhì”,意思是直立、耸立,如峙立、对峙、两峰相峙。而读作“shì”的时候,作地名用,如繁峙(山西一地名)。

  难道舟山的这些地名中,都应该念“shì”,而不是我们通常在读的“zhì”?舟山市地名办王建富给出了准确的答案:“峙在舟山地名中,不念为‘shì’,而应该念为‘zhì’,而且舟山人在念这些地名时,也都是读‘zhì’,这是没有错的。 ”

  而舟山的方言中,峙的发音则为“qí”,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一个发音。

  舟山到底有多少带有“峙”的地名?这确实没有完全的统计,如果把大大小小的地名都算起来,大约有近百个带峙的地名。

  举一些我们常见的例子。如:峙岙、泥峙、对峙、积峙、梅峙、毛峙、马峙、峙岙塘、峙岗山、无名峙、癞头峙、马峙、盘峙、上盘峙、大峙中山、小峙中山、东蟹峙、西蟹峙、盘峙、小盘峙、大五峙山、小五峙山、乌峙山、虾峙、鲁家峙、长峙等。

  峙的意思就是“屿”

  为什么舟山有那么多带有峙的地名?“这在字典中是找不到的。 ”王建富说,“在我的一个调查中发现,其实峙就是屿,是一个文字上的异化。 ”“在现行的舟山地名中,有一些以‘屿’和‘峙’作通名,如临城街道的田螺峙、朱家尖镇的金钵屿、六横镇的积峙、东沙镇的泥峙等。对照这些地名的历史记载,过去都作‘屿’,作为岛名的通名而存在。 ”王建富说。

  而调查这些地名的方言发音,“屿”、“峙”都读作“qí”。虽然语言学者把舟山方言归为吴语甬江片,但甬江片的舟山、宁波方言与台州片的台州方言、温州片的温州方言在发音上是有很大差异的,但在“屿”字语音上却是惊人的一致,都读“qí”。作为中国“四大名屿”的温州江心屿,也不例外。

  “这其实是地名上的通名使用。 ”王建富解释,“在舟山,岛屿的通名有岛、山、峙、屿、礁,也就是岛可以用岛、山、峙、屿、礁这些字来表示,而礁的通名有礁、沙、石等。‘峙’通名多出现在建国后,伴随着海图和地形图而产生,是现代人对原‘屿’字通名的异化。 ”

  舟山的“峙”也是独特的文化

  海洋文化学者孙和军说:“读舟山地图,发现有个字使用频率特别高,就是‘峙’。小时候在渔村见过两条很简单的字谜:‘山旁有座庙’、‘寸土不失守舟山’,谜底就是“峙”字。这个字无论从字形还是从字意上都非常准确而概括地描绘了舟山的地域特征和宗教文化。 ”

  在舟山的住人岛屿和过去曾经住过人的小岛,无一例外,都有一座或多座寺、庵、庙、宫。而几乎每个乡镇有的甚至每个村都有一座以上的寺庙。

  独特的靠海吃海的小岛和亦渔亦耕大岛的生产方式和生存方式,决定了古往今来的岛民对观音、海神、妈祖和土地神的尊崇和祭拜。

  “这就是为什么舟山地名中,多带峙的原因。 ”孙和军说,“而峙字也很形象地说明了舟山的地貌。峙有‘山高、对峙’的意思,舟山基岩海岸分布广泛,小岛海蚀地貌明显,陡峭的礁岩和山崖或隔海相对,或一峰独耸,所以形成了山峰对峙的条件。

马岙唐家古宅的雕饰文化

作者:翁源昌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文化在线》

位于定海马岙唐家街西侧的唐华九古宅,是一座已沐浴风雨百余年的海岛古民居。唐华九,生于清咸丰四年(1854),青年时在上海主要从事机械生意。唐华九热心家乡公益建设,桑梓之情,为后人所称誉。唐家古宅三合院建制,三间正屋外加两边厍头,东西是错落有致的高高的封火墙,古宅木雕、砖雕等雕饰图案古朴典雅,吉祥如意,人文意蕴十分浓厚。

  石柱砖面随墙门

  唐家古宅墙门是一种随墙门型制,与一般随墙门不同的是在围墙上筑成小门楼样式,有屋脊与屋面,在进深和高度上凸出于墙垣。墙门正面与背面构造装饰对称和谐。门头石柱砖面,门框用青石条砌筑,门楣由上、中、下三枋砖雕组成,十分精美,每枋间皆有蕴含吉祥之意的图案构筑。门楣上枋滴水瓦下,是寄寓家族飞黄腾达的“鲤鱼跳龙门”图案,正面是九个精美砖雕鱼头形象,鱼嘴向上微翘,两边鱼鳃微张;相背的是九条向里弯曲的鱼尾雕饰。每个鱼头、鱼尾相衬托的是砖雕斗拱图形。上枋东西两侧其上中及左右两边雕饰了三组蕴意丰富的吉祥图案。上方一组是曲线舒展的卷草纹图案,表示吉祥如意;中间是“福在眼前”图案,为蝙蝠与一枚古钱组合。张开双翅的蝙蝠图案上方有一枚古钱图形,古钱是孔方外圆,借孔为眼,钱与前同音,即“福在眼前”,暗喻主人祈求洪福的愿望。而左右两边则是圆婉卷转的砖雕龙纹图饰,龙首向内曲展,龙尾自然曲张,栩栩如生,象征着神圣、力量、吉祥与欢腾。

  门楣中枋在一条连绵不断极富流动感、婉转自如的卷草纹饰下,是三幅极富“喜庆”象征意义的喜鹊登枝砖雕图案,只可惜宅门正面图案已大多破损,而背面喜鹊登枝图饰依然栩栩如生。门楣下枋的长方形的水磨青砖上,现已被白石灰涂抹,从留下的痕迹来看,原来雕的应该是表达美好意愿的图案与文字。

  寓意丰富的屋脊雕饰

  唐家古宅的屋脊做得十分结实,有许多寄托美好意愿的雕饰,增添了房屋的装饰效果。古宅正屋及厢房屋脊上都添加了富有美好吉祥的图案纹式,屋脊装饰不仅与整个古宅装饰风格融合,文化韵味也非常浓厚。唐家古宅朝南正屋及厢房的脊身都是用经济实惠的瓦片构成的玲珑剔透的菱花图案,正屋脊中长方形的框内原应是寄寓屋主人意愿最主要的地方,可惜雕饰图案现已破损。脊中两边分别是浮雕的松鹿图和苍竹图。左边的松鹿图,一只肥硕的小鹿卧憩于松树下,回首仰视,无忧无虑,寓意富足安乐长寿吉祥;右边的苍竹图,粗竿繁叶,其节其叶雕饰清晰,寓意高雅。正屋两头脊翼则是散发勃勃生机充满极强动感的呈S形波状曲线的卷草纹饰。卷草纹在佛教中象征着坚忍不拔。古宅厢房屋脊两头脊翼是镂空的精致的宝瓶图案,装饰具有浓厚的宗教意识。

  雕琢细腻的格扇门窗

  走进唐家古宅,站在青石板铺就的道地上,迎面而见的是正屋大堂前的六扇格扇门。大堂前在传统民居中的特殊地位,故而大堂前的格扇门其装饰就十分注重,尤为格扇门的格心以及格心与裙板之间的“束腰”,是精心构造的部位。格心一般由花样的棂格拼成变化丰富的纹饰图案。唐家古宅的格扇门格心是斜格式的万字纹,万字纹即“卍”字形纹饰。“卍”字在梵文中意为“吉祥之所集”,佛教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有吉祥、万福和万寿之意。可见,唐家古宅大堂前的格扇门采用万字纹格心装饰,显然是希望家族能够绵长不断、万福万寿不断头。而格扇门中的“束腰”,刚与人的视线持平,则常雕刻细腻的花草之类的如意图形。唐家古宅大堂前格扇门“束腰”雕饰的图案有以兆好运的喜鹊登梅图以及具有美好寓意的富贵牡丹图、竹节缠枝图等图饰。

  唐家古宅正屋内房与厢房格扇窗,均为里外二道。外道为普通摇扇窗,双扇对称,晨启晚闭,摇拢摇开。外道的格扇窗其格心是斜格式的井字纹,内窗是上下各两扇移窗,玻璃外四周有十分精致的窗棂格,其细棂条榫合之图案十分流畅伶俐。格扇窗两翼雕刻线条婉转的云纹,正面雕有盘长图案以及花草图案,含有长久永恒之意。

  如意漏雕之牛腿

  在唐家古宅这些精美雕饰构件中,正屋大堂前两边以承托挑檐檩之作用的牛腿构件,其雕饰的绝美程度实在令人惊叹。民居建筑中牛腿的作用主要是加大屋顶的出檐,并使屋檐的重力通过牛腿传到檐柱上,保持建筑的稳固。由于牛腿位处醒目,于是人们常精雕细琢以寄寓美好意愿。唐家古宅的牛腿是整块的漏雕型的上大下小的直角三角形,依附于檐柱外向的上端。整个雕饰以如意图案为主体,其间还有花草纹饰构之,表示吉祥如意,幸福来临。

  唐家古宅的雕饰,它不是繁杂华丽得让人眼花缭乱,而是简洁而细腻,灵动而和谐,既让人无处不感受到民间传统雕塑艺术的精巧,又使人领略到民俗文化的深厚。唐家古宅的雕饰表现了细腻之美,和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