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非遗打造我市乡村振兴“新引擎”

时间:2019年05月31日 11:04  作者:  点击:
   “孔雀的尾巴是用淡菜壳做的,龙身用鱼骨头做的,女孩的裙子是用鱼鳞做的……”在浙江省非遗旅游景区、非遗主题实验小镇岱山东沙古渔镇的非遗产品店铺里,岱山县鱼骨塑画非遗传承人潘秀菊正向记者介绍作图素材。“一幅中幅的鱼骨塑画可卖200元,感谢政府开设了统一的非遗店铺,不仅民间艺术得到弘扬和发展,也让我们海岛人的收入节节攀升。”她笑着说。
  文化铸魂,建设非遗融入乡村振兴的岱山范本。不止于开设鱼骨塑画、船模、渔民画、盐雕等6家非遗店铺,近年来,岱山还以文博会、非遗走亲、非遗联展等为交流平台,成功举办了中国非遗保护(舟山)论坛、浙江省非遗精品展演等有影响力的活动,形成了元宵非遗集市、中秋民俗游园、东沙弄堂节等节庆非遗活动品牌,运用“非遗+旅游”“非遗+节庆”“非遗+教学”等模式,构筑起集“保护传承、展示展演、教学体验、生产旅游”于一体的非遗保护体系,使非遗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
  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我市其他县区也通过活态传承,积极打好非遗文化旅游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普陀展茅干施岙村以“五匠馆”为阵地,一座馆带热了一个村;定海马岙街道充分挖掘当地人文古迹和民俗风情,让游客记住了“眼中有风景、口中尝果鲜、鼻中有花香、耳中听故事、脑中留回忆”的“乡愁味”;嵊泗黄龙乡以渔绳结文化、石文化串联起一幅风光旖旎的绝美海岛风情画卷……“探索差异化保护利用模式,打通非遗资源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之间的管道,使非遗资源的保护利用成为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和推手。 ”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我市将通过加大对乡村非遗资源的保护利用,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来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