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短姑道头”胜景背后的天才创意

时间:2017年11月28日 00:00  作者:  点击:

短姑圣迹”是明代普陀山关于观音灵异的一个传说故事,反映了观音大士大慈大悲的亲民形象,这对明代普陀山的佛教传播颇具影响。“短姑圣迹”的故事尤其使妇女信众倍感温情,可以说是明代普陀山佛教通俗化的一个缩影。短姑道头,也见证了明代普陀山万历中兴的曾经繁华。揭秘“短姑圣迹”的背后,竟然有一段地名创意的佳话。

一 明《普陀山志》中关于“短姑道头”的记载

“短姑道头”一词,最早见于明代文士周应宾所著的《普陀山志》。其云:

在山西南隅,莲花洋达岸处。相传大士显灵筑砌,巨浪冲激不坏,航海者维舟于此。自此,由白华岭至普陀寺,路约三里许。旧湫隘不堪行,督造张随开拓平广。

短姑道头是观音显灵所建,关于这个“显灵”,周应宾是这样详细介绍的:

有嫂姑到山,将及岸,姑适月来,止舟中,嫂独往。俄有媪到舟,以裙兜石砌步引姑上殿。嫂下,失姑所在。后姑下,询是媪引复。同姑觅之,宫殿俱无,始悟媪即大士也,遂名短姑道头,石砌冲激不坏。近时有哨过洋,舟空压泛。偶一舟载此道头石,不能行。悟还本处,舟遂移,石砌如旧。

在这一记载中,值得注意的是,周应宾并没有刻意强调嫂子对小姑的抱怨和不满,好像并没有“短”的意思。周应宾这两段记载要强调的内容在于观音显灵,短姑道头是观音大士用裙子怀兜石子边走边扔,步步筑砌而成的道头,巨浪冲激不坏,成为朝圣泊船停靠的天然埠头。后来明万历年间督造太监张随对道头的“接线”道路进行开拓平广。现在的短姑道头,则是清光绪31年(1905)普济寺住持了余、莲禅捐资,用条石砌成长120多米,高4米多,宽7米多的条石埠头,长长石阶一直延伸到湾中,犹如一条舌头。

可能是后人对周应宾所记载的故事感觉太简短而不满意,于是民间进行了更具情节性的描述和诠释,更多地强调“短”的细节,如,刻画嫂嫂的埋怨,说:“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呢?大老远来敬香,还进不了庙!”……嫂嫂只好带着对小姑的不满和埋怨,独自登岸去敬香。

观音砌石而成道头的故事,也更具有亲和力,增添了观音为小姑送饭的细节,充满了满满的慈悲“正能量”。如,民间故事中说“小姑一转眼看到一位乡村姑娘打扮的人手提着饭盒,往水里扔了几块石头,就踩着石头登上了船”。也有说是一老媪为小姑“箪饭”,其实都是观音菩萨显灵。今短姑道头旁时时隐没于潮水中的石块,传说就是观音菩萨上船送食物时投向潮水里用以垫脚的石块,后来便被称作“短姑圣迹”。岩石上至今留有“短姑古迹”、“慈航普渡”、“第一佛国”、“乐土”等题刻。

二 原来这个“短姑”,其实是“短股”的谐音

在读小学的时候,我就朦朦胧胧地知道一些“短姑圣迹”的传说故事。长大了,总想知道这个地名的真实由来。短,就是说长论短,说人家的不是,其作为动词是不太常用的,这应该是属于一个非常书面化的语言,不像是一般老百姓的表达方式。为什么偏偏会选择这个不太常用的“短”字作为地名,我想这一定是某个文人对某个老地名的的合理想像与解读。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发现了这个地名的真相。

某一天,在学校图书馆翻看元《大德昌国州图志》,这是一本线装的复印本,其《卷二》“乡村”这一篇章中记载当时的安期乡包括今普陀山、桃花岛、朱家尖、登步、虾峙等诸岛屿。其中有住人的“岙”四十七,包括:“梅岑、外党、桑木湾、里党、长股、短股、木邱、黄砂、大马秦……”等等。“短股”一词,引起我高度的警惕——莫非,这就是普陀山古老的短姑道头的前身?

梅岑,就是普陀山,这是因为传说有汉代道士梅福曾经在普陀山炼丹,留下了炼丹井这一古迹,至今还有梅福庵这一古寺院。那么,“外党、桑木湾、里党”又是在哪里?是否也在普陀山,如果是,那么后面的“长股、短股”属于普陀山地名的可能性非常大。

翻看南宋文人赵彦卫的笔记集《云麓漫钞》卷二关于“补陁落迦山”有这么一段话:东曰盘陁,又东曰白衣峰,又东曰圜通岭,又东曰古寺基,又东曰里党外党,又东曰桑木湾,下曰木柆,东即大海。这个南宋文人对普陀山地名的描述竟然这么详细,这一系列的地名“里党”、“外党”、“桑木湾”与元《大德昌国州图志》的记载分毫不差!真是奇哉,由此可见地名的生命力还是非常的强劲。虽然在《云麓漫钞》中未能找到“长股、短股”两个地名,不过,我认为这个“短股”应该和前面的几个地名一样,也是属于普陀山的,“短股”十有八九就是“短姑道头”的前身。但是,为什么称为“短股”,周应宾《普陀山志》中所说的“旧湫隘不堪行,督造张随开拓平广”或许可借以解释。“湫隘”就是“低洼狭小”之意,从地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看,今短姑道头东西两侧一带的水泥路在古代都是海滩,滩上许多大小不一的礁岩,之间形成低洼。“短股”这个地方,岩石间距小,“短股”者迈开小腿便能轻轻趟过。而“长股”这个地方,岩石间距大,则只有“长股”者迈开大步才能跳过去。

几块顽石,一段民间传说,竟然造就了一个数百年让人难忘的名胜景点,这才是地名文化创意的杰作。

三“短姑道头”传说背后的明代普陀山万历中兴

自唐宋至元,普陀山的主要码头是位于观音古洞山脚下的“高丽道头”,这是一处“万国梯航”的重要港口。至明代万历年间,“短姑道头”则逐步成为普陀山的“标志性”地理名称,而高丽道头则不见记载。

万历十五年(1586),海防将领侯继高提师督哨,登临普陀山,他是从短姑道头上岸的。其在《游补陀洛迦山记》中说:“由短姑道头从陆行二三里,至宝陀禅寺,瞻礼大士。 ”

崇祯年间,文学大家张岱登普陀山,其在《海志》中云:“过金钵盂山,进石牛港、短姑道头,则恍如身到彼岸矣。 ”

明代万历年间印制的类似于“普陀进香导游图”的《敕建南海名山普陀胜境》这样介绍,从杭州出发,过宁波,沿途经过“金塘山、横水洋、罗头港、竹山门、舟山所、青垒头、十六门、曹山洋、沈家门、藕颈头、荷叶湾、莲花洋、金钵盂山、石牛港,短姑道头上岸,至三官殿,三里至普陀禅寺,五里进镇海寺”。

显然,当时的短姑道头是善男信女朝山进香的第一站。短姑道头成为明代普陀山的重要地标,各方官吏、僧侣、善男信女纷至沓来,从短姑道头踏入观音道场,这也折射出明代普陀山万历中兴前后的曾经繁华。万历年间,明神宗、皇太后等对普陀山格外垂青,多次赐赠《大藏经》等佛教经典,赐帑金修建寺院、桥梁、香道等基础设施。据民国《普陀洛迦新志》记载,万历年间累计布施就达九次,从万历三十年到万历三十九年,皇家先后赐银11000余两给普陀山,大批物资运送到普陀山,短姑道头常常是门庭若市。

从史料记载看,明代的普陀山香客,与宋元时代好像有一些不同。宋元时代关于普陀山的记载,多是关于官员隐士的故事。而明代关于普陀山的记载,庶民百姓乃至妇女都成为故事的主人公。昔日的“清静禅林”俨然已经演变为“大众道场”。

尽管海禁森严,还是有许多平民香客冒着海上风浪和官方缉捕双重风险,从宁波等地涉海礼佛普陀山,其中还有不少妇女同胞。民间传说往往折射出社会生活的点滴。短姑圣迹的故事,就说明妇女已经是明代普陀山香客的主力军。这些妇女多数由宁波府濒江一带的香烛店组织香船运送到普陀,“凡朝普陀士女,先至其家安顿。 ”

还是明万历年间的事情。朱国桢在《游普陀》中说,普陀山上拜菩萨、给寺院送粮食的有很多也是妇女。其云:“普陀一无所产,岁用米七八千石,自外洋来者,则苏、松一带,出浏河口,风顺一日夕可到。自内河来者,历钱江、曹娥、姚江、盘坝四者,由桃花渡至海口,风顺半日可到。自两地皆载米以施,出自妇女者居多。 ”

上普陀山的妇女同胞多了,有些执着于“海禁”政策的官府老爷或许不高兴了。万历二十七年《普陀禁约》中讲述这么一个事件。有一个叫袁廷器的人在宁波开店招接香客,“置船数只,装载普陀,似此玩法,合行拿究。 ”地方官员禁止妇女入寺渡海、登普陀等处烧香,这个有点像旅行社客户经理的袁廷器最后被依法处理了,地方官员还出了大字报通告,“以后宁波濒江店铺,毋得再犯,取里邻甘结并缴”。明代普陀山,一面是万历王室的皇恩浩荡,一面是地方官员的不时骚扰,一直到万历后期这种骚扰才得消停。“短姑故事人犹道,灵异昭然志载多。 ”“短姑圣迹”传说的背后,是明代普陀山佛教信仰的通俗化、市民化。从民间传说的内容看,明代期间关于平民百姓偶遇灵异现象的记载也明显多了起来。唐宋时期,多是官员僧人遇到观音显灵,如慧锷触礁新罗礁、史浩目睹观音瑞相等等,几乎没有一件是关于平民百姓的幸运故事。明代则不然,“菩萨显灵”不再是达官贵人的专利,除出现了姑嫂礼佛观音显灵的故事外,还有不少关于所谓“善有善报”的灵异传说。如,明代一个安徽人持斋三年,欲礼佛普陀,出门后闻其店铺左右火起,其礼佛意志坚定而不回店施救,其店楼房竟安然无恙。这种所谓的灵异故事无非是想教化百姓尊佛礼佛而已,“短姑圣迹”的传说也起到了这样的宗教宣传功能。

先有短股,然后才有短姑道头,再有“短姑圣迹”的传说,最后创意出这个令众多香游客驻足流连的佛教胜景。这个传说应该是明代某位文人对“短姑道头”的一种富有创意的天才设想。这个故事能够观照现实社会生活,符合民间审美习惯。它以某个关于女性生理现象的封建禁忌为铺垫,又把观音菩萨的慈悲形象塑造得非常人性化。因此“短姑圣迹”的故事尤其使妇女信众倍感温情,这一故事的广泛流传,使得观世音菩萨慈悲形象深入人心,指引众生发心向佛,对世俗民众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正是如此,才会有这么多的信众不畏艰辛,踩着礁石上埠,登临短姑道头礼佛。这或许就是文化根植于心的价值所在。善男信女们相信佛力无边,清代文士裘琏关于短姑圣迹的诗,说:“步头小石乱纵横,传是凌波佛迹成。为有灵根生到底,不然海水亦何情。 ”在编写《南海普陀山志》时,裘琏还将“短姑圣迹”纳入普陀十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