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关于普陀山佛寺的最早描述

时间:2018年04月09日 00:00  作者:  点击:

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就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

舟山群岛成为欧洲人的“淘金”乐园,佛教名胜普陀山,就这样进入西方人的视野。

最早记载普陀山佛寺的,是16世纪的葡萄牙文献。

据《西方澳门史料选萃15-16世纪》一书翻译葡萄牙资料发现,1542—1546年间担任葡萄牙远征舰队财政官的阿尔瓦拉多写给墨西哥总督一封报告,其中介绍一个叫迪斯的西班牙加利西亚商人所讲述的航行故事。 1544年5月,迪斯乘坐华人的一条中国式帆船来到福建,又去了一个叫Lionpu(即宁波)的城市。阿尔瓦拉多的报告如下:

“这个迪斯在中国海岸见到一个小岛。上面有一座寺庙,内有30个教士。他们着宽大的黑服,戴开口的帽子;寺庙的房子很好,教士起居、饮食有规矩,不进血腥,仅食蔬果;禁止女子入庙。祭坛上供奉着一个他们称为Varella的女子的漂亮画像,她的脚下画了一些面目狰狞的魔鬼……大肆庆祝,向她供奉一切。岛上只有这些教士。 ”

这个报告虽然没有提及“普陀山”的名称,但据《西方澳门史料选萃 15-16世纪》一书的译者金国平教授介绍,从古代葡语地图看,普陀山常常被命名成“Ilha da Varella”(佛岛),而从文中“海上小岛”、观音“Varella”(佛像之意)等描述看,极有可能就是普陀山。

明代海禁时期,舟山除本岛以外,其他各个岛屿几乎都被搬迁一空。普陀山虽屡遭劫难,但还有幸存的寺庙。因此说“小岛”上还保留一定规模的寺庙,也就只有普陀山了。

金国平教授认为,西班牙商人迪斯所发现的寺庙,可能就是海禁时期的普陀山“铁瓦殿”。

笔者认为这一说法值得商榷。

确实,明初信国公汤和经略沿海,认为普陀山“穷洋多险,易为贼巢”,因此于洪武二十年(1387年)毁掉寺院,遣散众僧,山上仅留下“铁瓦殿”,由一僧一役守奉。从迪斯口述的“30个教士”看,这个寺庙规模与“铁瓦殿”的“一僧一役”大相径庭。

虽然海禁,但明代中期的普陀山曾经屡得偷偷复建。据《普陀洛迦山志》等记载,永乐四年(1406年),江南释教总裁祖芳住山弘扬禅宗,著《拙逸语录》。天顺年间(1457—1464年),四方缁素,纷纷上山。正德十年(1515年),僧淡斋于潮音洞南建正殿五间,方丈殿二十间。嘉靖六年(1527年),河南王赐琉璃瓦3万鼎新无量殿,香火渐盛。鲁王又在潮音洞捐资建琉璃殿、梵王宫。直到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倭寇屯踞普陀,殿宇遭毁,僧众解散,历朝敕赐碑文被砸断抛入海中。再此后,参将刘恩至等灭倭于潮音洞一带。提督王忬命把总黎秀会同主簿李良模领兵到山,遣僧拆庵,佛像、钟磐等运往镇海招宝山……屡遭劫难的普陀山梵音虚寂。

迪斯口述中1545年的普陀山,正值明朝中期潮音洞一带屡得兴建后的大好时光,“大肆庆祝”则反映了佛教法会的热闹场景。

这是西方人记载的首次考察普陀山情景,明朝时代的普陀山已逐渐成为东西方“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心之一。